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什麼統一六國的是秦國,而不是別的國家呢?

為什麼統一六國的是秦國,而不是別的國家呢?

原標題:為什麼統一六國的是秦國,而不是別的國家呢?



秦始皇滅掉的六國有韓、趙、魏、燕、楚、齊。我寫的這六個國家的順序也是秦始皇滅六國時候的先後順序。


秦始皇為什麼會按照這個順序來滅六國呢?


這還要追隨到秦始皇的曾祖父秦昭王時期,秦昭王時期也是秦國發展史上的最頂峰時期。


那時候唯一可以和秦國抗衡的一個國家就是趙國,趙國的王就是大名鼎鼎的趙武靈王。不過趙國的強大如同曇花一現,他隨著趙武靈王的死去,也跟著迅速衰落了下來。


秦國始終有一個野心,那就是統一全國,正好當時戰國晚期最有政治眼光的范雎在秦昭王這裡做宰相,他為秦昭王定了一個統一全國的策略,那就是遠交近攻。


遠交近攻的好處就是秦國把最近的土地打下一寸來,這一寸就能劃入到秦國的版圖,打下一尺來就能把一尺地劃入秦國的版圖中。


總之就是不斷的蠶食六國,讓自己一步步做大做強。


無疑,這也是最可行的策略,所以,這一策略就被秦國的歷代君王給傳承了下來。



秦始皇十三歲登基,二十二歲開始獨掌秦國的政權,他先是把家室給處理完,處死了他的後父嫪毐,囚禁了他的母親趙姬,流放了他的義父呂不韋。


騰出手來的秦始皇就開始考慮滅六國的事情了。


韓國距離秦國最近,所以,韓國是第一個要被秦國滅掉的國家。


這時候的韓國已經成了秦國的附屬國,秦國說什麼,他們就做什麼,從來不敢反抗,但是即使這樣,秦國照樣要滅它。


韓國肯定不想被滅,韓王就讓自己兒子韓非去秦國說服秦王嬴政。


韓非是一個有口吃的人,韓王為什麼讓韓非去說服秦王呢?


因為韓非的才能,還有一點就是秦王嬴政是韓非的粉絲,嬴政讀過韓非的文章,他把韓非的文章視為天作,並且嬴政在看完韓非的文章後發過感慨,我要是能見到韓非的話,死而無憾了。可見嬴政對韓非的崇拜。


韓非到了秦國,他告訴秦王嬴政,韓國不能滅,你要是滅的話,最好是滅趙國。原因就是韓國比較弱,滅不滅韓國對秦國來說作用不大,但是趙國就不一樣了,趙國很強悍,只要把強趙給滅了,其它國家也就不敢對抗秦國了。



秦始皇覺得韓非說的有道理,他想考慮考慮。可是,這時候秦國的宰相李斯堅決的反對。


李斯是韓非的同學,他們都是荀子的學生,而且李斯還知道,他學的沒有韓非學的好。若是韓非在秦始皇身邊發光發熱,就沒有李斯的什麼事了。


所以,為了私心,也是為了國事,李斯建議嬴政一定要把韓非給殺掉。


李斯告訴秦王嬴政,韓非必須殺,因為他是韓國的公子,他在考慮事情的時候,肯定是先考慮韓國,然後才考慮秦國的。


嬴政說把韓非給放了,李斯說韓非不能放,因為他對秦國的國事已經了解的差不多了,放了他對秦國沒有好處。


李斯把韓非給關了起來,然後又送給韓非一劑毒藥,韓非就這樣一命嗚呼了。


韓非死了,秦國向韓國出兵,直接攻打韓國的都城,韓國根本沒有還手之力就被秦國滅掉了。


關於韓國的被滅,史記用了不到二十個字。



下一個要被滅的國家是趙國,趙國不好滅,趙國是秦國統一六國的最大障礙,因為趙國的名將比較多,戰國四大名將,趙國有兩個,一個就是廉頗,另一個是李牧。


秦國也有兩個,一個是白起,一個是王翦。


可以說當時的趙國和秦國的實力是不分伯仲之間的。可是發生了一件事,徹底讓趙國給垮了下來,那就是長平之戰。


這時候的秦國是秦昭王統治的時期,而趙國則是剛經過趙武靈王改革不久後的趙孝成王的時代。


這一時期趙國的名將有廉頗,有趙奢,當然還有趙奢的兒子趙括。


剛開始趙孝成王是安排廉頗來對抗秦軍的進攻的,地點就是趙國的長平。


廉頗實行的是守城的打法,不管秦軍是如何吆喝,廉頗就是不出城迎戰。這樣的對抗一打就是三年的時間。


長期耗戰對於秦國來說是極其不利的,因為長平是趙國的,趙國很容易得到輜重的補充,秦國補充糧草就困難了。



在這種情況下,秦軍就使用了一個反間計,他們用金錢賄賂了趙國的高官,讓這些高官在趙國散布謠言,說秦軍最怕的人是趙奢的兒子趙括,廉頗他們根本就沒放在眼裡過,你看我們來打趙國,廉頗連迎戰都不敢。


這樣話傳到了趙孝成王的耳朵里,他為廉頗不應戰的作為趕到恥辱,於是他撤了主將廉頗的位置,把趙括給推到了前線。


趙括上了戰場,他就率領四十萬趙軍主動去迎戰秦軍去了。


這時候的秦軍也偷偷的換了將領,把原來的主帥換成了最能打的白起,結果趙括剛一出師,四十萬大軍就被秦軍截成了兩半,並且白起還把趙國的糧道給斷了。


在趙軍斷糧四十多天之後,實在沒有什麼吃的了,趙括想突圍出去,結果戰敗而自殺。


四十萬趙軍向白起投降,白起把這四十多萬人全部坑殺了。


趙國自此一蹶不振。


這時候白起想去攻打趙國的都城邯鄲,但是被秦昭王阻止了,趙國又多存活了二十多年,到了秦始皇時期,在打趙國就容易的多了。


可是,這時候趙國還有一個叫李牧的名將,秦始皇派兵圍剿邯鄲的時候,被李牧打敗了。



當秦王嬴政派王翦再次打邯鄲的時候,王翦知道李牧在,他就有點膽怯了,因為李牧不好打呀,肯定是不能和李牧硬拼的。


王翦想了想又用了一件反間計,他買通了趙國的大臣郭開,郭開在趙王面前大說李牧的壞話,趙王信以為真,把李牧秘密的給殺害了。

王翦一聽說李牧死了,他帶領著秦軍僅僅十幾天的時間,就把趙國給拿下了。



燕和趙被滅之後,秦國開始到了對魏國下手的時候了。


魏國的都城是大梁,正好在黃河邊上。秦國滅魏國基本上沒費什麼功夫,把黃河的水灌入到了大梁城,魏國不攻自破。


就這樣魏國也被滅了,其實魏國被滅最冤了,因為魏國人才最多,但是都是因為主子昏庸,把人才給趕到其它國家去了,你看吳起、商鞅、范雎、孫斌、張儀、信陵君那一個不是魏國的英才呀。



可惜的是,這些人要麼不被魏國重用,要麼流失到它國。為它過服務去了,就是因為魏國的人,到了秦國,才使秦國強大起來的。


接下來就該滅燕國了,燕國是六國中最弱小的。


但是,燕國對秦始皇的威脅是最大的,因為他派了一個鼎級的刺客荊軻去刺殺秦王嬴政去了。可以說這一次荊軻的刺殺是讓嬴政距離死亡最近的一次,可惜的是,荊軻並沒有得手,最後他被秦始皇給斬了頭。


荊軻一死,燕國刺殺秦始皇的事就敗露了,秦國的大軍到了燕國,燕國就滅亡了。


六國中的四個已經被滅了,還剩下兩個比較強大的國家,這兩個國家的地理位置都不錯,而且國家的面積都很大,一個就是楚國,另一個就是齊國。


秦國要先滅的是楚國,這時候的楚國名將是項燕,秦軍王翦帶著六十萬大軍殺向楚國去了。


可是到了楚國的邊境,王翦並沒有急於出兵,他要等楚國的士氣降下來後,在和楚國交戰。



王翦把軍隊駐紮在邊境,每天殺牛,表演歌舞犒勞將士,就這樣過了一年。反正楚國無論是如何來激王翦,王翦就是不出兵。


楚軍項燕這邊不知道王翦究竟葫蘆里賣的什麼葯,這個仗到底打不打?


一年的時間王翦都是無動於衷,這讓項燕放鬆了對秦軍的警惕。在項燕要調動軍隊的時候,王翦帶領士兵給了項燕突然的一擊,楚軍打了一個大敗仗,最終項燕戰敗自殺,楚王也被殺,楚國滅亡。


還剩下一個齊國,齊國的齊王叫王建,秦國是如何滅掉其它五個國家的王建可是看的清清楚楚。


當秦國的大兵臨境的時候,王建嚇的要死,他是不敢公然挑戰秦軍的,因為其它五個國王的下場,他是看的清清楚楚的。


秦國在攻打齊國的時候,先派了使者去齊國,使者告訴齊王田建,只要你放棄抵抗,秦王就會封給你五百里地,作為你的食邑,保證你的榮華富貴。


田建一聽還有這好事,投降了不但不殺我,還給我五百里地。


所以,田建就選擇了繳械投降。



田建投降後就跟著使者到了秦國去等著封賞去了,結果秦王嬴政把他放到了一片松樹林子當中,告訴他這個地方方圓五百里都是你的。


然後秦王嬴政又派兵把田建在的地方給圍了起來,斷水、斷糧,最終田建活活的給而死了。

至此,六國全部滅亡,秦國統一了中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條尋秦記 的精彩文章:

如果扶蘇起兵,那秦王朝會怎麼樣?劉邦、項羽又會怎麼樣?

TAG:一條尋秦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