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年夫夫喜迎新生兒

20年夫夫喜迎新生兒

三男一宅中國式同志家庭

Tommy 的話:

前幾天有位粉絲留言,說他和同性伴侶也當爸了,便約他寫寫。加了微信,聊起來,居然曾經是同城另一家媒體的同行,看過我早年做記者時的報道,報上他的名字,我也是有印象的,真巧!更巧的是,他們跟我們一樣,在一起也20年了。十幾年前他們就移民加拿大,如今,他們的女兒出生了。

今天先分享他記錄的這些天初為人父的經歷和心情(畢竟是名記,文字沒得說)。我約他等忙完這陣子,有空了再寫寫他們兩個人20年的歷程,期待哦!(劇透一下,他的伴侶挺帥的,據說當年也是廣同上的風雲人物)

100個同志家庭故事

----------------------

檔案

家庭成員:Morgan+Lucas(老大)+女兒Lumi

居住城市:加拿大溫哥華

生活時間:20年(2005年移居加拿大)

一家三口

2018年6月27日

飛往東海岸,Lumi,我們來了

今天是我為了過兩天去接寶寶特意提早放假的第一天,本來想著要遲一些才起來的,然而早上七點未到,莫名就醒過來了。

習慣性拿起手機一看,馬上就把我給透徹弄醒過來了——錯過了兩個極其重要的電話和簡訊。

寶寶的代母Annie連發兩個簡訊。第一個是她在當地哈里法克斯的大西洋時間早上八點(比溫哥華時間早四小時)寫的: 「Hi guys! I am having contractions about 7 minutes apart since I woke up this morning. Baby Lumi might be coming today. Just dropped my kids off at school and heading to the hospital to get checked out.」

另一個簡訊是隔了一個多小時之後,Annie再度發過來的。她說「I an at the hospital and set up in a room. I am 3 cm dilated so still a ways to go before Lumi comes. I will keep you posted! Let me know when you get this.」

兩個錯過的電話,是中介Alana打過來的。看我沒接,她也緊接著發來簡訊說:「Hi Morgan and Lucas, Annie has texted, she said contractions are 7 mins apart. This means Lumi may be coming soon!」

我看完之後,緊張、興奮又一時不知所措,頭皮一陣一陣地發麻。要知道,我們訂好的飛往哈里法克斯的機票是一天半之後才啟程的,而Lumi寶寶的預產期應該是10天之後的事啊。

怎麼辦?

扭頭看,老大還在酣睡之中——昨天他剛剛把草地給割了,說是走開這一個月都沒法割草了。之前的幾天,我們兩人還把家裡的地毯清潔了一番,他作為主力軍可是累壞了。再之前,老大花了前後半年的時間,在前院左上角的冬青樹牆與那棵大楓樹之間,開出來一個給孩子玩耍的大約12平方米面積大小的石板地。從開挖草地到墊沙石,再到填土、鋪石塊、平表面,全是DIY。代價是他中間針灸推拿理療了兩個多月,頸椎和腰骨算是好好地安利了一番這邊的公費醫療,同時作為軍師短期指導了書生下地幹活,結果兩人都給彼此受了一肚子的吃力不討好的氣。凡此種種,按下不表。

我決定先不叫醒老大,讓自己冷靜幾分鐘。然後我分別跟Annie和Alana聯繫上,掌握了大致情況。雖說比預產期提早生產,我心理上多少也做了準備,但這樣轟然就提上日程,不容你商量,再次感覺很久沒有過的一陣陣的心潮澎湃。

在手忙腳亂之間,我把早餐煮好。然後給航空公司去電話問今天的航班信息——Westjet西捷航空隔天才有直飛航班,如果今天出發,都只能轉機。早上10點有一班,但現在都快8點了,估計夠嗆。然後中午12點和一點各有一班,再就是晚上7點。選哪一班機,不僅牽涉到能不能趕上寶寶出生的時間,還影響到去到哈里法克斯的機場後,租車公司是否已經下班,怎麼趕過去離機場一個多小時的大西洋邊上的新格拉斯哥鎮。

一個腦子不夠用了,只得把老大喊醒。你都沒法想像出來,老大睡眼朦朧中聽到消息的意外表情——驚說不上,喜說不上,茫然失措有之,緊張慌亂有之。

我總是能在老大的評定之下做出最有效率的決定——10點趕不了,那就趕12點的。其它的環節出現的狀況,那就緊緊圍繞這個安排一一去解決。

老大負責聯繫送我們去機場的朋友,還有收拾行裝——雖然我們大致搞好了關於寶寶要帶的東西,但我們自己的還沒來得及收拾。我就負責聯絡各方,包括改訂航班,通知我們在哈里法克斯的律師改簽法律文件的預約,聯繫AIRbnb的房子主人告之我們的行程變化,以及取消之前租車公司的訂單。

眨眼的功夫,我們在早上11點趕到了溫哥華機場,等待12點的航班飛往多倫多,然後再轉往哈里法克斯,轉機中間的兩個小時,就繼續處理各種相關環節。

飛機衝上了三萬多英尺的高空,也隨之把我們忐忑不定的心情帶到了雲霄。

Lumi寶寶,爸爸爹爹在路上了,你可要乖乖地等我們來啊!

老大和Lumi

2018年6月28日

隔山隔海情緣難斷 今生今世月圓重逢

Lumi的出生是在我們到達之後的當天(6月28日)下午四點多。原以為趕不上了,不料想她其實是篤定地等我們。

我們花了一個日機和一個夜機來趕路。航程6個多小時,在多倫多轉機等了兩個半小時,然後從哈里法斯機場坐上代母Annied的先生特意來接我們的車,又趕了一個多小時的夜路,到達新格拉斯哥的阿伯丁醫院時,已經是當地時間凌晨快四點了。

這間小鎮醫院一片靜靜悄悄的。今天這裡的待產婦只有一個,那就是Lumi的代母Annie。她先生Jake告訴我們她的產房號,並且說醫生給她打著點滴讓她安睡,他就回去補覺了——這位憨厚的先生一大早出門工作,下午提早下班來醫院陪太太,然後午夜又去機場接我們,前後忙了差不多24小時。

因為我們還在多倫多夜裡轉機等候時就和Annie聯繫過,得知當前Lumi的動靜不算太大,有可能要到第二天才會出生,所以我們到達醫院之後也沒有馬上驚動她,先在婦產科的等待室合衣躺下了。Annie之前應該有跟醫院方面知會過這次的特殊狀況,所以婦產科的護士們也給我們提供了毯子和枕頭。天亮時,兩個年輕的護士叫醒我們,把我們轉去更少打擾的產房區的休息室,還給我們推來一張病床當睡床用。臨別時她倆還是憋不住問了我們一些情況,比如孩子出生後是交給代母還是交給我們,我們是否馬上帶走孩子等等。「你們是我們醫院接待的第一例輔助生育的家庭呢。」

我們在休息室里呆了兩個小時就已經快九點了。八點多的時候,Annie的產科男醫生Joshi也特意來敲門和我們來認識一下。我問他Annie今天會很快生產么?他笑說,不會很快,但大約會在下午三點左右。我們既然已經沒有了睡意,隨後就跟當值的護士說,如果Annie睡醒了,我們可不可以去和她見見面。護士去查看了一會兒,很快回來告訴我們說,Annie在等著你們進去呢。

時隔八個多月,我們再次見到了這位年輕大方的代母Annie。上一次也是頭一次見她,是她在先生Jake和一歲大的小女兒Caroline的陪同下飛來卑詩省接受胚胎著床。之後我們一直保持著密切的電郵來往。Annie這次在產房裡挺著渾圓的肚子躺著,一見我們進來,就張開雙臂示意我們過去和她擁抱。

未幾,Annie的先生Jake和Jake的媽媽(即Annie的婆婆)Kelly也一同來到了產房。大家寒暄完之後,產房裡的護士Leanne就和顏悅色地給我和老大講解目前Annie的待產狀況。之後我們和Jake一起去醫院對面的麥記吃了早餐。又回到產房接著陪Annie。

臨近中午一點,Annie接受了腰部麻醉放鬆治療。我和老大趁著這個時間空擋,由Jake帶路去附近的租車行Enterprise Car Rental取車,順便吃了Subway的三明治當午餐。

回來近三點,打過針的Annie表示好受一些了,但是寶寶要出來的門口還沒有足夠大。三點半左右,Annie頻繁的陣痛收縮開始了。她先是握住了Jake的手,之後她轉向我和老大,我們就這樣一起陪她加油。

Annie媽媽努力了一次又一次,產科醫生和助產士護士不斷地在旁協助和指導。我們看到Lumi的心跳指數不斷升高,估計她小人兒也在回應著我們內心深處的祈禱和召喚,隨著一聲清脆的哭聲,Lumi呱呱墜地,順利降臨人世間。這是產房裡的電子時鐘顯示:四點零九分三十六秒。

醫生Joshi問,誰來剪臍帶。Annie指向我。

於是寶寶Lumi徹底離開了母體,成了她獨立的自身。身邊還有愛她一輩子下輩子還有更多輩子的爸爸爹爹。

2018年7月1日

阿爸丁育嬰學堂記

我們家的小Lumi是順產,照說第二天或者第三天就可以離開醫院的。但按照這邊的邏輯,孩子不止是你自己小家的,更是社會大家的,還是這個國家的——從這個思路出發,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加拿大出生的嬰兒,會自動獲得加拿大國籍;同時,你要是沒有照顧好自己的孩子,政府也會插手介入。

話說回來,我們足足在醫院裡呆了4天3夜才被醫院放行。其實現在回看起來整體也沒啥事,就是被醫院婦幼科的醫生護士重點關照了。

這種關照其實從我們第一腳踏入這家阿爸丁醫院(Aberdeen.Hospital)就開始了。6月28號我們披星戴月風塵僕僕地從加拿大西海岸太平洋邊上的溫哥華,輾轉了12個小時飛機汽車到達了東海岸大西洋邊上的新格拉斯哥的這家唯一的公立醫院,那時已經是凌晨三四點,醫院早就不讓外人進來了。但出於我們是孩子她爸的關係,醫院不僅讓我們潛入進婦產科,還給我們臨時的地方休息。

天亮後,兩位嘰嘰喳喳的小護士忍不住跟我們探詢了一番,說我們是她們醫院、更是她們本人接觸過第一列輔助生育。我們於是本著知無不答答無不盡的精神深深地滿足了她們的好奇心。

小Lumi出生前後,也趕巧了——整個醫院那天就代母Annie一個產婦。那天當值的所有的醫生護士都圍著她和我們(其實是小Lumi)團團轉,連他們自己都笑說我們幸運地得到了full attention。也難怪他們這麼說,Lumi寶寶出生的當天,產房裡的陣容可不是一般的大——除了一個主要負責的護士大姐,還有兩個年輕一些的跟班護士。產科醫生也有兩個,都是中年男醫生,一位是Dr. Joshi,另一位是Dr. Jota。產房裡除了我和老大,還有代母Annie的先生和婆婆。難怪護士長大姐一進來時都忍不住開玩笑說:「原來這裡開party啊!」

話說回Lumi出生之後,我們一心以為第二天就可以帶她回家(我們訂的AIRbnb要住四個禮拜的地方),結果醫生Joshi似乎看穿我的心思,強調地說,是要呆48個小時,不是24小時。之前聽過一個朋友講,能早點離開醫院就早點離開,畢竟是醫院嘛不是。可是住下來之後,我們覺得倒也不壞,甚至還有些甜頭。

比如說,護士姐姐們主動擔任起母乳搬運工,不僅幫我們與在另外一間病房的代母協調母乳的安排,還幫忙儲備並定時(這裡說的可是每隔3小時、24小時不間斷)定量上門幫忙g給小Lumi餵奶,直到確保我們成為合格的奶爸了,還免費提供奶瓶奶嘴甚至替我們加熱母乳給寶寶喝。更不用說,幾個年齡不同、風格各異的護士們,輪番見縫插針地給我們普及各種帶娃技巧,給我們示範怎麼給娃洗澡等等,不一而足。

與此同時,駐院的兒科醫生Dr. Smith還過來給Lumi做全面檢查,護士們也是每天都來給寶寶稱重和,隔幾個小時就來看一下。最讓我們感動的是護士Erica和Jennifer,她倆的那種關心完全是沒有保留,各種的無微不至。每次走出門口前還要加一句: Now, What else I can do for you?

另一位年紀大約有60多歲的護士Dorothy,更是慈愛到不行,給Lumi一下拿來幾快乾凈的裹布(還仔細教我們怎麼包裹寶寶),回頭又給Lumi幾頂帽子。還告訴我們說,這些都是社區的一些義工組織里的大姐阿姨們手工做出來的花布和織出來的帽子,然後無償捐給醫院轉發給寶寶們的。對於遠道而來的我們來說,還能有比這些更好的紀念品了嗎。我甚至都能想像以後怎麼將這些東西收好待Lumi長大了,再擺出來給她看,然後告訴她當年的種種情形,並且有物為證——「寶貝兒你看看,這些就是當年你在這個大洲另一端出生時的種種留念。」

我們從一開始的想早點帶小Lumi出院,到後來住了三四天,天天過得感動並踏實。這種美好的體驗,不再是來自於我們有多特殊,更多的是來自於人與人之間的關愛善待和真誠付出。

剛剛再給我媽打電話時,她老人家還關心地問,「你們生孩子的錢夠不夠用啊?」聽說我們沒有花一分錢甚至連尿布醫院都免費提供之後,我媽不可置信地再問,「那你們得給接生的醫生護士封紅包吧?」

說真的,或許是我們興奮得完全沒有想到紅包這一茬,事實上是在這樣的文化觀念籠罩之下完全不會有機會讓我們想到紅包。我們倒是沒有忘記在帶著每天接受各種花式誇讚的小Lumi臨出院時,送了三盒巧克力,附上了一張感謝卡,僅此而已。護士大姐Dorothy已經笑開了花——「啊哈,你最知道我們護士們的所愛了!」

2018年7月5日

奶爸的日常

正在睡夢中,突然聽到了樓下Lumi娃娃的一陣一陣的哭聲。

奶娃八日,腦子裡已經馬上處理出來,這是娃兒要喝奶的哭法。睜眼一看,臨晨五點不到。

娃兒爹呢?他怎麼不管了?三點多才奶過一次娃,她爹嫌樓上太熱,要我把他的被子和娃的小睡床移到樓下睡去,然後把我一個人留著樓上。這會兒人呢?這兩天新格拉斯哥的氣溫也是瘋了,白天30度烤著,到了晚上樓上真的是不好睡。

衝到樓下去一看,她爹還在沙發上呼呼呢,小Lumi還在桌上的小睡床里可憐兮兮地一聲聲哭鬧著。

我把手指湊過她的小嘴邊,她觸碰到了馬上要張嘴含住的樣子,嗯,好像還是含到了一下——這可不能讓她爹知道,不然要說我怎麼不先把手指洗乾淨了再去。

娃兒的確是餓了。一個半小時前她才喝過兩次,45毫升,不夠,又給了25。這些都是代母Annie送來的母乳,我們家的Lumi可真幸運。

記得醫院裡護士在我們抱Lumi回家時叮囑過,娃娃每天的食量都會有增加的,所以可以逐漸給她慢慢加大份量。Lumi回家五天,每次喝奶的食量一天天地從30毫升,到40,50,60,70毫升,真是節節攀升中。不過這兩天開始,為了減緩Lumi嗝奶,都把稍大一點的份量,在一個小時內分成大小兩次來進行。

她爹應該是累得不行了,才對咫尺之遙的娃兒的哭聲充耳不聞了。我於是把娃兒抱起,進到廚房,從冰箱里取大奶瓶出來,再從消毒架里取出小奶瓶,倒了30毫升的奶進去。然後,插好熱奶器,把小奶瓶放好,打開三分鐘定時器,倒計時開始——這一系列動作,都是我在睡眼惺忪下一手抱娃一手完成的,內心裡不由贊了一下自己。

娃兒在我懷中似乎也知道了自己好運將至,安靜地乖乖地看著我的一氣呵成。奶一熱好湊過去,娃兒就一把含住了奶嘴,不由分說,理直氣壯。奶爸的成就感油然而生啊。

把娃兒放回她的小床上,一翻看尿布,果然一條藍線。於是備好新尿布、尿布墊、濕擦巾和護臀霜,把舊的換下來,新的包上去。Perfect。Lumi很快就對我再次露出了蜜汁微笑。

弄完娃兒,肚子里一陣餓感掠過。自己回到廚房,拽出兩片麵包,按進吐司機,一邊等,一邊切了一個橙子。完事。心滿意足。

上樓回到床上,記下流水賬以後好找Lumi說事去。

還沒記完呢——也許是我寫得不夠快?——小Lumi這時又雙叒叕開始發出聲音啦。

我們一家三口的生活精彩開啟,未來待續。。。

——100個同志家庭故事——

更多同志情感故事

盡在「三男一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男一宅 的精彩文章:

TAG:三男一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