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你不是葯神,你是財神

你不是葯神,你是財神

有財經報道發問:「去年北京文化在《戰狼2》熱潮下,股價攀升,但公司高管卻在高位套現,這次還會再度上演嗎?」

文 | 那五

很少有一部電影像徐崢的新作《我不是葯神》這樣,尚未公映便製造出了現象級的話題。網友在刷屏,大V在自來水,公號狗在蹭熱點。人們熱議《我不是葯神》,倒不是因為這部片拍得多麼好(但估計也不會差),而是影片的內容擊中了社會公眾的一個關切點:葯太貴,病不起。

為避免被你誤以為我在做廣告,我先聲明:我並不鼓勵你去看這部片子,我自己也不打算看——所有宣稱「戳中淚點」的電影,我都不看。下面說重點。

《我不是葯神》原計劃是今天才上畫的,但昨天就提前公映了,原因可能有二,一是影片在點映時頗受好評,據說點映的票房已過億;二是公映前居然流出了盜版資源,氣得導演徐崢在微博上發文:「迅猛打擊盜版,全靠大家。」將盜版插曲跟影片主題放在一起看,我們會發現一個很有趣的地方:

《我不是葯神》的主題是控訴「正版葯」價格太貴,便宜的「仿造葯」才是救命葯。「正版葯」之所以貴,原因之一是價格中包含了專利費;「仿造葯」之所以便宜,是因為盜用了藥品開發商的知識產權。這個道理,跟槍碟遠比電影票便宜是一樣的。徐崢不願意看到盜版資源流出,聲稱要「迅猛打擊盜版」,開發「正版葯」的大藥商肯定也不願意看到「仿造葯」流入市場。

AD

不能簡單地認為大藥商冷血、不恤人命,因為一項新葯的開發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如果不賦予新藥專利期,如果鼓勵仿造葯,最後的結果只能是沒有藥商願意開發新藥品,吃虧的還是患者。可是,「正版葯」太貴、一般病人吃不起的問題也迫在眉睫,又該如何解決?也許得靠醫保,以及用國家之力扶持新葯開發。

《我不是葯神》如果只有煽情、淚點,而不能引發更深入的思考,那麼它將是膚淺的。不過,從商業的角度來看,《我不是葯神》無疑是成功的,先別說票房如何如何,影片投資方「北京文化」的股價在「葯神」帶動下已經暴漲了60%,市值暴增40億元。在哀鴻遍野的股市內,令人眼紅。不過,跟風的散戶會不會成為「韭菜」呢?有財經報道發問:「去年北京文化在《戰狼2》熱潮下,股價攀升,但公司高管卻在高位套現,這次還會再度上演嗎?」嗯,原來你們不是葯神,你們是財神。

財神都是要「割韭菜」的。股市如此,幣圈也是如此。前幾天,幣圈大佬李笑來的一段談話錄音在網上瘋傳,錄音中,李笑來大談自己利用網紅身份和概念炒作「割韭菜」的經驗,並把散戶稱為「傻叉」。別生氣,李笑來實話實說而已。

財神「割韭菜」的套路太多了,總有一款適合你。連看世界盃,你都有可能被割韭菜,而被割韭菜的偽球迷第二天只好排隊上天台。哦,對了,今天晚上正好有世界盃1/4決賽,烏拉圭對陣法國。我猜烏拉圭會贏,因為在俄語中,「烏拉」就是勝利的意思,烏拉圭即「烏拉歸」,凱旋而歸。不過你別信我,我是來給「韭菜」施肥的。

來源|南都周刊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都周刊 的精彩文章:

《粽子101》來襲,快來pick 你的i-zong 吧!
安東尼·波登教會了我美式炒蛋,還有更多

TAG:南都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