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數據造假!「錫都」2850萬元環保監控系統淪為擺設

數據造假!「錫都」2850萬元環保監控系統淪為擺設

科技日報記者 李禾

雲南箇舊市是中外聞名的「錫都」,也是中國最大的產錫基地。有色金屬冶煉容易排放大量污染物,嚴格監控非常必要。生態環境部7月6日通報,箇舊市該區域內冶煉企業廠區環境管理混亂,無組織排放嚴重,名為在線監控,實為無人監管,冶煉企業在線監控形同虛設。

投2850萬元建設在線監控系統

箇舊市的環境問題由來已久,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箇舊的雞街、沙甸片區就形成以有色金屬冶煉產業為主體的工業聚集區。2016年11月,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就指出:箇舊市未如期完成落後鼓風爐的淘汰任務,沙甸、雞街片區鼓風爐煉鉛小企業大量聚集,廢氣無組織排放嚴重,生產期間整個區域濃煙瀰漫,廢渣隨處堆存。

針對督察反饋意見,箇舊市要求:2017年6月底前所有鼓風爐煉鉛企業全面停產整頓,對無組織廢氣完善污染治理設施,排放口全部安裝在線監控設備;2017年底前,完成雞街片區12座鼓風爐的淘汰;2018年底前,全部完成沙甸地區59座鉛冶煉鼓風爐的淘汰。

截止目前,箇舊的49家重點監控企業已全部安裝了在線監控設備,除5家停產企業外,其餘44家企業完成驗收並將企業端數據接入箇舊市在線監控中心平台。而49家企業在線監控設備和箇舊市監控中心平台建設共投入資金約2850萬元。

督察人員現場檢查沙甸等冶煉廠在線監控設備運行情況

數據嚴重失真 監控平台淪為擺設

看起來整改做得很完美。但中央第六環保督察組現場督察發現,實際情況並非如此。檢查發現,當地多家企業在線監控系統存在弄虛作假、數據失實、管理粗放等問題。

例如已於2018年2月完成驗收並與市監控平台聯網的箇舊市沙甸永和冶煉廠,自2018年5月9日至6月15日,連續38天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折算濃度顯示為零;箇舊市濱濤有色金屬冶煉廠監控系統未設置預警上線,自2018年4月1日至6月17日,連續78天顆粒物實測值在0.5毫克/立方米範圍內波動,數據嚴重失真,在線監控顯示二氧化硫多次超標;箇舊市達明威工貿有限責任公司在線監控系統氧含量數據異常,工控機設置報警值不合理,二氧化硫濃度監測數值與實際不符。

此外,從事環保運營的第三方也不靠譜。如箇舊市沙甸永和冶煉廠、箇舊市濱濤有色金屬冶煉廠、箇舊市達明威工貿有限責任公司在線監控系統均委託紅河州瑞雪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開展日常運行維護管理。對在線監控設備,瑞雪環保並未按規定設置報警值,數據異常不能及時預警,即使出現了超標排放,企業也不知道;在線監控系統管理混亂,由於未按要求開展日常巡檢校準工作,監測設備運行是否正常難以確定;企業人員能隨意進出監控用房,數據真實性無法確定。

督查人員表示,監控中心平台已淪為擺設。箇舊市監控中心平台本應具備實時監控、預警報警、數據審核及統計分析等功能,為實施監督管理提供助力。但督察人員隨機查看箇舊富祥工貿有限責任公司2號排放口等實時數據,監控平台顯示,或數據缺失或數據超標。對於這些異常情況,當地有關部門監管應急響應機制還沒有正常運行,平台尚在只看不管、建而未用階段,平台管理責任不明確,工作程序不清,還沒有發揮與監管執法等聯動監管作用。

箇舊市監控中心平台運行現狀

冶煉廢渣會對土壤等造成重金屬污染。檢查發現,當地冶煉企業雖然進行了整改,但仍普遍存在管理混亂,選礦廢渣、冶煉廢渣隨意堆存等。部分企業沒有按要求將冶煉廢渣轉運至填埋場填埋,而是採取就地堆存的方式處理,並在廢渣表面覆土以應對督察組檢查,整改形式主義嚴重。

沙甸片區環境管理混亂 「四清」普遍不到位

將追究排污企業、第三方及監管部門責任

中央第六環保督察組副組長、生態環境部副部長黃潤秋表示,在重金屬冶煉企業監管中,箇舊市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存在責任意識不強、監督管理不到位等問題。

從監管部門日常監察處罰檔案看,還不同程度存在以罰代管或只罰不管等情況,難以對企業起到真正的警示作用。

針對各種環保問題,黃潤秋要求箇舊市要舉一反三,抓緊開展煙氣排放在線監控企業全面排查整治,嚴肅查處超標排污企業,追究相關企業和運維管理方及監管部門責任,切實整改數據不穩定、超標無報警和響應、平台監管不到位等問題。督察組還將根據「回頭看」有關要求,進一步核實情況,依法依規做好後續督察工作。

來源:科技日報

編輯:岳靚

審核:王小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日報 的精彩文章:

遇海盜咋辦,淡水從哪來,風浪中如何定點作業……科考船這些冷知識你了解嗎
圖-160M2:史上最牛超聲速轟炸機

TAG:科技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