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溥儀最「忠心」的大臣:殘害革命軍,一生都在為光復清朝「戰鬥」

溥儀最「忠心」的大臣:殘害革命軍,一生都在為光復清朝「戰鬥」

歷朝歷代,不管皇帝怎麼腐敗無能,都不乏忠實的擁護者,就算是溥儀這位在朝堂上沒什麼影響力的皇帝,在退位後還有很多大臣追隨,多羅特允升就是其中比較著名的一個。

此人1858年出生在北京,祖上六代在朝為將,屬於蒙古鑲黃旗人,他本人在1882年中舉入朝為官,先後擔任山西按察使、布政使、陝西巡撫、陝甘總督等職務,是堅定的保皇派,對皇帝忠心耿耿。

溥儀最「忠心」的大臣:殘害革命軍,一生都在為光復清朝「戰鬥」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後,全國掀起了反封建帝制浪潮,民眾紛紛要求溥儀退位,就連不少王公大臣也加入其中,只有少部分保皇派仍在負隅頑抗,擁護帝制,允升就是其中的領頭人物。

允升以「勤王」之名召集手下4000餘人,以勢如破竹之勢接連攻下山西18座城池,準備迎接溥儀,建立一個小朝廷。但讓他沒想到的是,當他出生入死為皇帝打天下時,溥儀卻投降了,在1912年2月12日宣布退位,自此結束了清王朝的統治。

溥儀最「忠心」的大臣:殘害革命軍,一生都在為光復清朝「戰鬥」

溥儀的退位讓允升覺得受到了背叛,他們家族效忠了一輩子的大清王朝就這麼沒了,這讓他不能接受,所以允升沒有聽從溥儀的命令,依舊打著「勤王」的名號殘殺革命人士,為恢復「大清江山」努力著。

允升對大清王朝忠心耿耿,願意為它付出一切,可他的手下不幹了,紛紛拒絕作戰,很快允升打下來的十多座城池就被革命軍搶了回來,但允升並不甘心就此失敗,1913年年近花甲的他又遠赴蒙古,請求各部落出兵恢復大清江山。失敗後,他又遠赴日本,企圖藉助日本人的力量,鎮壓革命軍。

溥儀最「忠心」的大臣:殘害革命軍,一生都在為光復清朝「戰鬥」

然而,日本人怎麼會真心實意幫助他呢?所以他的奔波註定是失敗的,但他從來沒有放棄過,一生都在為恢復清朝統治而努力著,比溥儀這個皇帝積極多了,一片忠心讓人感動。

溥儀最「忠心」的大臣:殘害革命軍,一生都在為光復清朝「戰鬥」

1931年7月23日,允升在天津租界病逝,時年73歲,他將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清朝,雖是愚忠,但這種忠貞不渝的精神也確實令人敬佩。只可惜允升生不逢時,生活在了中國歷史上最混亂的時期,如果生於盛世王朝,再遇上以為開明的君主,允升定能大有一番作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學社 的精彩文章:

金日成主席親自下令為他建造雕像,也是朝鮮唯一的別國領導人雕像
越軍此戰惹惱許世友,怒令「一間房子也不留」,幾萬炮彈狂瀉而下

TAG:史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