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俄國人把克里姆林宮藏哪兒了?二戰德軍轟炸莫斯科時竟沒找到它

俄國人把克里姆林宮藏哪兒了?二戰德軍轟炸莫斯科時竟沒找到它

#俄羅斯篇(6)#

作者:M·辰

克里姆林宮是俄羅斯的心臟與象徵,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和總統府的所在地。它擁有俄羅斯最古老璀璨的宮殿建築群,擁有世界上最大、最奢華的博物館(之一)以及世界上最大(重)的銅鐘、世界上口徑最大的火炮……

沒到過克里姆林宮你就不算到過俄羅斯。

(本文圖片由作者拍攝,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使用)

「kремль(克里姆林)」,俄語意為「內城」。

11-12世紀,斯拉夫人在博羅維茨基山崗上建立起居住點;之後,逐漸建立莫斯科公國。博羅維茨基山崗即為現在克里姆林宮所在地的原始雛形。

14世紀上半葉,莫斯科大公伊凡一世等在博羅維茨基山頂建造了最初的幾座白石教堂(現已毀失),奠定了「克里姆林宮」最初的雛形與格局。人們稱其為「kремль(克里姆林)」——內城。

15世紀末—16世紀初,莫斯科成為首都。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在克里姆林建造了氣派的大公官邸,並在老教堂原址上建造了雄偉恢宏的新教堂。

克里姆林宮」一詞始於何時目前暫未看到具體的文獻資料。想必大概是源於伊凡三世建造了氣派的大公官邸以及壯麗的教堂後,人們覺得用「克里姆林」來稱謂它更加形象與準確,進而流傳開來。

現在,克里姆林宮Кремль已成為專有名詞(「K」大寫)。

克里姆林宮,199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克里姆林宮內主要建築:

天使報喜大教堂,聖母升天大教堂,伊凡大帝鐘樓,總統府、大克里姆林宮等。

天使報喜大教堂,建於1484-1489年。教堂內現珍藏有聖物、聖像畫、古書以及珍貴器皿等。

(本文圖片由作者拍攝,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使用)

天使長大教堂,建於1505-1508年。主要為王公教堂,是王公們的戰功守護神,王公們出征前會來此祈禱。教堂內存放有莫斯科大公家族陵寢,每有新沙皇上任便會率眾來此大教堂祭拜祖先。

聖母升天大教堂,建於1474—1479年。它被譽為俄羅斯「第一教堂」,帝王加冕儀式、皇家婚禮以及東正教大牧首的任命儀式等都在此教堂舉行。

1917年蘇聯革命後,聖母升天大教堂成為博物館,館內展示有眾多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俄羅斯中世紀繪畫藝術品。

(本文圖片由作者拍攝,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使用)

伊凡大帝鐘樓建築群,自1505—1815年歷時三個多世紀建成。其中伊凡大帝鐘樓是克里姆林宮最高建築,高達81米。

伊凡大帝鐘樓內設有博物館,展有克里姆林宮建築群有關的歷史文物。

大克里姆林宮,歷代沙皇皇宮;其內部奢華富麗;樓頂旗杆現豎有俄羅斯國旗。

克里姆林宮內除了建有眾多的教堂、宮殿、軍械庫以及辦公建築外,還附有一個很大的花園(上圖),其中紅肥綠瘦四季不衰。

嘿嘿,上面說了這麼多,除了向小夥伴們介紹克里姆林宮的歷史以及建築外,最重要的是給大家一個印象——克里姆林宮好大、好巍峨聳立,有木有!

然鵝,就是這樣一個佔地面積約27萬餘平方米、宮牆圍長近2.3公里、圍牆厚度6米、高度14米、內有眾多建築群的龐然大物,在二戰期間,德軍飛行員數度飛臨莫斯科上空欲將其炸毀,結果卻是:「沒有找到目標!」……呃

如此龐大的建築群,如此熠熠生輝的百十個「洋蔥頭」,它們究竟被藏到哪兒去了呢?

原來,克里姆林宮被俄國人精心地偽裝了起來。

二戰時期,克里姆林宮是蘇聯政府機構所在地,也是德軍轟炸莫斯科的主要目標之一。俄國人自然知道克宮的重要性和危險性,因此提前為它做了安全保護——改變建築外觀顏色(重新粉刷)、消除建築頂部十字架與紅星的閃光(套上麻布)、宮內格局魔法大變(增加假橋、假路、假建築),甚至連宮牆外部的周邊環境也被做了乾坤大挪移……

德軍飛行員在莫斯科上空繞啊繞、找呀找,就是找不到。

就這樣,克里姆林宮在二戰中幸運地被保護了下來,僅受到了些「擦破皮兒」的小損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走遍世界博物館 的精彩文章:

俄國人把克里姆林宮藏哪兒了?二戰時德軍轟炸莫斯科竟沒找到它
在俄羅斯國家歷史博物館感受俄帝國曾經的奢華與精彩

TAG:走遍世界博物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