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果沒有荷西,那就真是流浪了

如果沒有荷西,那就真是流浪了

【一】

「Echo,等我六年好不好。四年大學兩年兵役,之後咱們就結婚。我一直想要一個像你這樣的太太。」

那一年,三毛24歲,荷西讀高三。

之後的六年當中,三毛身邊不乏眾多追求者,而她,也曾和一個德國人訂婚,遺憾的是,在結婚前夕,對方因為突發心臟病離開了她。

之後不久,三毛收到了荷西的來信,信里寫到:「我已經知道了你的近況,我想的很清楚,要留住你在我身邊,只有跟你結婚,要不然我的心永遠不能減去這份痛楚的感覺。我們夏天結婚好嗎?」

三毛這才知道,他從未將她放下。她將這封信看了快十遍,然後把信塞在長褲口袋裡,到街上去散步了一個晚上,回來就決定了。

結婚以前荷西曾問三毛:

「你要一個賺多少錢的丈夫?」

「看得不順眼的話,千萬富翁也不嫁;看得中意,億萬富翁也嫁。」

「說來說去,你總想嫁有錢的。」

「也有例外的時候。」

「如果跟我呢?」荷西很自然地問。

「那隻要吃得飽的錢也算了。」

他思索了一下,又問:「你吃得多嗎?」

三毛十分小心地回答:「不多,不多,以後還可以少吃點。」

就這幾句對話,她成了荷西的太太。

【二】

著名畫家劉墉先生曾問三毛,你為什麼喜歡流浪?

三毛說,為了找到心靈的安頓。

如果沒有荷西,你還去不去流浪?

三毛沉吟了半天,慢慢一個字一個字地說:那就真是流浪了!

流浪,百度里是這樣解釋的,「生活沒有著落,到處轉移,隨地謀生。」

這,只是常人眼中的流浪,除此之外,還有一種三毛式的流浪,一種充滿了煙火氣息的,溫柔氣息的流浪。

說到三毛的流浪,離不開兩個人的支持,一個是她的父親,另一個是她的愛人——荷西。

最初,當三毛提出想去沙漠里住一年的時候,父親給了她很多的錢,這應該是父親所能做到的最大的支持吧。

就算不舍,也同意放她去,就算是流浪,也希望她能做一個富有的流浪者。

三毛將這些錢統統裝進大枕頭套里,出發那天,她一手拎著一個裝滿了錢的枕頭套。

另一個支持她的人,便是荷西了。

為了三毛,荷西刻意將自己的工作調整到了沙漠,並在那裡租下了一間房子。

他帶三毛第一次回家時,站在房子里,問三毛對新家的第一印象。

三毛對著這個破舊的沙土房說,很好我喜歡,真的,我們慢慢來布置。

說這些話時,三毛面對的是一個狹窄的,簡陋的,沒有傢具,沒有床,房頂上還有一個大窟窿的沙土房。

【三】

和三毛這樣的女子在一起,便會有一個三毛風格的家,無論這個家在哪裡,無論是否家徒四壁。

三毛和荷西,他們自己動手修建房子,然後用撿來的棺材板做傢具,去總督家偷綠植裝飾房間,用舊輪胎做成沙發……

荷西請上司來家裡吃飯,三毛就「先做好三道菜,用文火熱著,布置了有蠟燭的桌子,桌子鋪了白色的桌布,又加了一塊紅的鋪成斜角,十分美麗。這一頓吃得賓主盡歡,不但菜是色香味俱全,我這個太太也打扮得十分乾淨,居然還穿了裙子。」

三毛將普普通通的生活,過出了人情味,活潑味,浪漫味。

她不僅愛生活,更懂得欣賞生活里的一切瑣碎與細微。

一切一切的不起眼,在三毛這裡,都成為了一切一切的美與好。

而荷西,則是她流浪生活里的煙火。

在《黃昏的故事》一文里,三毛說她最喜歡黃昏和黑夜交接的那一段時光。每當牆下的金銀花沁出淡香的時候,她就知道黃昏來臨了,是的,三毛是通過味道,而非天色來辨別黃昏的。

每個黃昏到來時,她都會換上舒服的涼鞋,然後對荷西說,我走了。

荷西照例說,旅途愉快。

所謂的旅途是傍晚里的一場長長的散步,三毛說,早晨是一日的開始,心情上,有一日的負擔和算計,迎接未知的白日,總使人緊張而戒備。黃昏便是不同,它是溫柔的夜的前奏,是釋放,舒暢,教人享受生命最甜美的時光。

荷西,該是這個世界上最懂得她的人。

荷西在三毛的流浪生活里,安放了一個家。

【四】

有一次,出版社邀請三毛寫一篇關於荷西和她的文章,名字叫《我的另一半》。

荷西不解地問,「什麼另一半?」

「你的另一半就是我啊!」三毛提醒他。

「我是一整片的。」荷西肯定地回答。

「其實,我也沒有另一半,我是完整的。」我心裡不由得告訴自己。

「我們雖然結了婚,但是我們都不承認有另一半,我是我,他是他,如果真要拿我們來劈,又成了四塊,總不會是兩塊,所以想來想去,只有寫《大鬍子與我》來交卷,這樣兩個獨立的個體總算拉上一點關係了。」

荷西,給了三毛一個家,這個家在遙遠的地方,帶著三毛來流浪。

荷西,給了三毛一個家,這個家裡充滿了自由,任由三毛盡情做自己。

沙漠里的生活,如果沒有荷西,那就真是流浪了。

不要問我從哪裡來

我的故鄉在遠方

為什麼流浪

流浪遠方

流浪

為了天空飛翔的小鳥

為了山間清流的小溪

為了寬闊的草原流浪遠方

流浪

還有還有

為了夢中的橄欖樹橄欖樹

不要問我從哪裡來

我的故鄉在遠方

流浪遠方流浪

PS 第一次讀三毛的書,是在初中二年級的時候,看同桌的《哭泣的駱駝》,之後,凡是和三毛有關的所有作品,都會拿來讀,反反覆復。

前段時間,女兒翻書櫃,問我三毛的書里寫得都是什麼,本來準備等她長大一些後,再介紹她看,但被她一問,我便有些等不及了,二年級的小朋友,我推薦她看《溫柔的夜》,第一篇是《拾荒記》,她很喜歡。每次,看到女兒讀我曾經讀過的書,喜歡我曾經喜歡過的人物,都覺得美好。

同一本書,不同的年齡,總是會讀出不同的感覺,這次,重讀三毛,會和大家分享一些讀書心得。

【文章圖片來自網路,原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禾的日記本 的精彩文章:

TAG:美禾的日記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