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豆瓣9分!徐崢新片《我不是葯神》刷屏,到底"神"在哪?

豆瓣9分!徐崢新片《我不是葯神》刷屏,到底"神"在哪?

首發:7月6日《新華每日電訊》調查·觀察周刊

作者:新華每日電訊記者熊志 劉晶瑤

只要有足夠的誠意,將廣闊的現實題材作為創作源泉,國產電影完全可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崛起。正在逐漸成熟的國產電影市場也不會讓那些有耐心、專註自我打磨的演員失望。正所謂「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近日,不少人的朋友圈被一部國產電影刷屏了。「良心製作、口碑炸裂、哭倒一片……」無論是已經看過點映的觀眾,還是來自業內人的評價,都是清一色的稱讚。這部贏得廣泛讚譽的《我不是葯神》究竟有哪些過人之處,又能給國產電影的創作帶來哪些啟示呢?

作為商業片的成熟創作者,寧浩和徐崢的本次合作,將鏡頭對準了遭遇求醫困境的群體,他們的嘗試也收穫了不俗的口碑。在向來以苛刻的眼光審視國產電影著稱的豆瓣上,觀眾也給《我不是葯神》打出了高達9.0的評分。不僅如此,市場也給製作者的誠意以回報,該片點映期間的票房已經過億,打破了現實題材電影有口碑無票房的慣例。

《我不是葯神》講述徐崢扮演的保健品店老闆程勇,因為認識慢粒白血病患者呂受益(王傳君飾),誤打誤撞走上從印度代購廉價仿製葯道路的故事。由於專利保護的相關規定,程勇的代購行為屬於違法走私,最終被判5年,減刑到3年出獄。

雖然承受了牢獄之苦,但在正版慢粒白血病特效藥格列衛2萬多一瓶的價格環境下,程勇低價售賣同樣有效的印度仿製葯,甚至後期貼錢,拯救了很多因無錢購葯而垂死掙扎的病患。

這部電影並非憑空創作,而是基於真實案例改編而成。主人公程勇的人物原型叫陸勇,被視作印度抗癌藥「代購第一人」。事實上,陸勇的經歷遠遠比電影還複雜,現實中的他被起訴、網上追逃,最後被無罪釋放。在涉及事件主要矛盾的處理上,電影也進行了一定的藝術加工。

縱觀近些年的國產電影,市場上似乎存在一種誤區,那就是現實主義題材不受觀眾「待見」,很容易贏了口碑輸了市場。但《我不是葯神》的出現,卻打破了這一「魔咒」,即便有陸勇案的現實和美國同題材的《達拉斯買傢俱樂部》珠玉在前,讓《我不是葯神》的劇本的原創力和突破性打了一定的折扣,但這部劇仍然勝在聚焦現實、直面社會矛盾上。其中一句「世界上只有一種病,就是窮病」的台詞,更是賺足了觀眾的眼淚。

提到國產電影,很多人會想到同在亞洲電影市場「競技」的韓國,他們拍出了《熔爐》《素媛》《辯護人》這樣擲地有聲的作品。其實如果論及獎項數量,中國電影在三大電影節上的影響力,曾經遠遠超過韓國,但這似乎更多是屬於過去的榮耀。

近些年來,反觀國內電影市場,願意直面現實生活的導演並不多,製作方很少將拍攝視角下沉,去講最基層人群的故事。不僅如此,在故事性與票房的較量中,電影工業更偏好於大IP和明星效應,用極具票房號召力卻沒有絲毫演技可言的「小鮮肉」,拍攝出眾多的注水之作,即使故事邏輯混亂,甚至充斥了無病呻吟的矯情,也不妨礙流量明星和劣質影片賺得盆滿缽滿。這種扭曲的影視製作生態,無形中擠壓了現實題材的影片的生存空間,長此以往,也會拉低觀眾的審美趣味。

一部好的電影,首先要有足夠的問題意識,《我不是葯神》能夠成功,除了演員演技在線、服化道設計精良等技術因素,更重要的是關注現實,不迴避真實存在的社會問題。從這個角度看,它一方面為國產電影指明了方向,另一方面則證明只要有足夠的誠意,將廣闊的現實題材作為創作根基,國產電影完全可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崛起。

值得一提的是,《我不是葯神》的男二號扮演者是演員王傳君,他通過電視劇《愛情公寓》走紅,當同年齡段的許多演員頂著「鮮肉」「小花」的名頭忙著上綜藝「掙快錢」的時候,特立獨行的他選擇了耐下心來沉澱,在本片中以不俗的演技強勢出鏡。這進一步說明,正在逐漸成熟的國產電影市場不會讓那些有耐心、專註自我打磨的演員失望。

正所謂,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華每日電訊 的精彩文章:

確認過眼神,遇到對的世界盃打開方式!
非法侵佔保護區千餘畝,「循環產業園」緣何成為「污染源」?

TAG:新華每日電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