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爬出「產能地獄」的特斯拉將駛向何方?

爬出「產能地獄」的特斯拉將駛向何方?

騰訊《深網》 紀振宇 7月6日發自矽谷

7月1日的清晨,特斯拉的全體員工收到了一封落款是Elon Musk的電子郵件,在郵件中,這位特斯拉首席執行官難掩激動的心情:「我們做到了!這是由傑出的團隊做出的多麼難以置信的工作,與你們共事我無比自豪!「

幾個小時前,特斯拉對外承諾的Model 3第二季度產能目標的最後期限到來,在無數的質疑聲中,這家電動車廠商對外宣布:第二季度最後一周,Model 3完成了單周產量5000輛的目標。

這是馬斯克帶領特斯拉贏得的又一次勝利,與此前幾次一樣,這一次過程中同樣不乏戲劇性:在短短6個月中,這家電動車廠商先後經歷了馬斯克睡工廠一線督戰、公司架構重組、大規模裁員、首席工程師出走、內部員工破壞生產並竊取數據、工廠起火、馬斯克與看空特斯拉的高盛分析師隔空叫板等。

儘管對於馬斯克和特斯拉來說,這一次的「勝利」給了那些質疑以有力的回擊,但這僅僅是一個新的開始,對於肩負著將特斯拉徹底轉變為一家大眾主流電動車公司的Model 3,要解決的遠不止產能這一個問題,接下來,Model 3還將面臨市場的考驗,畢竟目前在產的Model 3並非是此前對外宣傳的完全意義上的低端入門款,進入中高端價位區間的Model 3在市場中的競爭力如何仍待觀察,此外,特斯拉隨時可能引爆的財務危機依然在時刻威脅著正常的生產進程。

這些問題並沒有因為Model 3的產能達標而被忽視,資本市場依然給了特斯拉無情的回應:在宣布產能達標後的兩個交易日內,特斯拉股價不漲反跌,連續下挫超過7%。

在與時間賽跑的過程中,一些新的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例如員工加班加點已經怨聲載道,工廠安全生產再度引起關注,另外有消息稱,趕製出來的Model 3甚至沒有經過常規的翻滾和剎車測試,存在安全質量隱患。

但這或許就是特斯拉的常態,一直以來,這家獨特的電動車廠商在發展過程中從來沒有遠離過爭議和質疑。一位汽車行業人士對《深網》表示,如果從傳統汽車廠商的角度來分析,特斯拉的一切都顯得不合理,但如果將其當成一個獨一無二的存在來看待,結合之前馬斯克那麼多次將不可能變為可能,這些又變得沒那麼離譜了。

特斯拉爬出「產能地獄」

7月1日凌晨,就在第二季度結束後的幾小時,特斯拉對外公布產能數據:外界最為關心的Model 3在該季度中最後一周的產量達到了此前預定的5000輛以上,在與時間的賽跑與外界的質疑中,特斯拉終於贏得了勝利。

但這樣的「勝利」,伴隨著各種各樣「特斯拉式的戲劇性」,從馬斯克親自睡在工廠一線督戰,到對外宣布大規模重組計劃,裁員範圍涉及4000多人,再到內部出現員工蓄意破壞生產,竊取數據,特斯拉似乎永遠都不乏登上新聞頭條的理由。

去年7月,馬斯克曾向外界承諾,到當年年底,Model 3的產能將達到每月2萬輛的水平,但是在當季財報公布後,真實數字卻讓所有人都大跌眼鏡:3個月里,Model 3總共出產了2425輛,在該季度的第一個月里,僅僅生產了260輛,這些數字均與馬斯克之前給出的承諾相去甚遠。

去年11月,馬斯克在對外公布特斯拉首款半掛電動卡車時,首次對外喊出了「產能地獄」這樣的表達,足見特斯拉在提升產能方面的掙扎。

進入2018年後,外界看空特斯拉的言論甚囂塵上,圍繞的關鍵便是Model 3的產能問題。

第一季度中,特斯拉對外宣布Model 3的量產目標調整為到3月底達到每周2500輛,到今年6月底達到每周5000輛的規模,對於全年產量目標,馬斯克依然堅持50萬輛的數字不變。

Model 3的產能問題,一方面卡殼在電池的製造,特斯拉將Model 3的全部電池製造放在位於內華達州的Gigafactory中,該工廠在開工生產的同時,自身目前也仍在不斷擴大規模,另一方面,位於特斯拉弗萊蒙特工廠的裝配環節也出現問題,之前曾有內部員工爆料稱,由於生產線還未建立好,最早出產的Model 3車型甚至全是由手工進行裝配。為了重塑生產流程,特斯拉在今年4月中旬甚至一度將Model 3的生產線短暫關停。

在扁平化管理架構,親自到生產一線督戰後,特斯拉終於在最後關頭完成了對外承諾的產能目標,但這僅僅是一個新的開始。

最終交付成關鍵

在完成第二季度產能目標後,馬斯克在一封內部信中興奮地宣布,特斯拉不僅完成了第二季度的目標,還在朝著下個月完成每周6千輛Model 3的目標平穩邁進。

實際上,能否維持產能正是外界擔心的另一個重要方面。在特斯拉對外公布產能完成情況一周前,高盛一名分析師便指出,單純看Model 3在第二季度最後一周的產能數字並沒有太大意義,最終要看特斯拉能否維持其產能水平,這也是衡量這家電動車廠商是否如馬斯克所說,成為一家「真正的汽車廠商」的重要標準。

Model 3對現階段特斯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這款特斯拉歷史上首個廉價電動車,擔負著特斯拉轉型為一家主流電動車廠商並實現盈利的重任。

除了加班加點完成產能目標外,另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來自於終端的消費者,畢竟在車造出來以後,需要市場來消化,特斯拉在5月份對外宣布,目前Model 3的預訂量,包括新預訂量和去除已經取消的訂單量,已經在第一季度超過45萬輛。

目前Model 3的生產還在消化這部分訂單的過程中,還有大量的預訂Model 3的消費者還沒有拿到車。上周,特斯拉要求預訂的客戶再追加支付2500美元訂金,加上最初的1000美元的預付款,預訂Model 3需要3500美元,追加訂金的做法對特斯拉來說一定程度上能緩解現金緊張的問題,但另一方面卻容易引起用戶的反感,反而導致取消訂單量的上升。

Model 3在消費端面臨的另一大問題是,其定價已經遠遠超出了其此前對外宣傳所稱的「低端」,目前正在生產中的Model 3車型,均是高端車型,價格遠高於4萬美元,遠非此前所宣傳的最低3.5萬美元的價格,對於很多價格敏感型的用戶來說,這無疑又是一個讓他們打「退堂鼓」的因素,畢竟4萬美元以上的價格已經進入中高端區間,作為純電動車的Model 3在這一價格方面已經毫無優勢可言。目前特斯拉對於所有訂單中,有多少訂單是低端車型並沒有做出更加明確的說明。

此外,特斯拉的財務狀況依然隨時可能威脅正常的產能狀況。根據特斯拉的2017年財務報表顯示,去年該公司花費了34億美元自由現金流,較2016年增長一倍多。截至2018年第一季度,特斯拉賬上還有27億美元現金。

就債務方面來看,特斯拉截至2017年底共有230億債務,其中94億美元為長期債務,而短期債務也高達76億美元,所謂短期債務,在會計上的定義是在未來12個月內需要償還的債務。

因而根據流動資產和負債的配比粗略來看,特斯拉在2018年面臨的資金缺口高達20多億美元,財務狀況確實非常吃緊,特斯拉成立至今沒有在任何一個財政年度中實現過全年盈利,在過去的9個季度中,8個季度出現虧損。

最悲觀的分析認為,到今年年底之前,特斯拉就需要從外部獲得數十億美元的融資。高盛分析師認為,為了實現既定目標,特斯拉從目前到2020年需要融資的總額將達到100億美元。

產能達標並沒能給特斯拉股價帶來提振,事實上,在該消息公布後的兩個交易日內,特斯拉股價連續下挫,累計跌幅已經超過7%,除了產能外,特斯拉依然有更多的東西需要向資本市場證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深網 的精彩文章:

TAG:深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