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痛風的艾灸方法

痛風的艾灸方法

痛風,有不少人長期受此病的困擾,病因什麼的就不說,網路上就能找到很是詳細的說明。

來說說我的艾灸方法:

正常參考值磷鎢酸還原法:男:149416umol/l。女:89357umo1/l。尿酸酶過氧化物酶偶聯法:成人:90420umo1/l

西醫里叫高尿酸血症,是體內尿酸量過高或尿酸排泄受阻。中醫里叫痛痹,歷節,腳氣等範疇。

痛風病是肝脾腎升降失調,應該調節肝經,脾經,腎經進行整體調理。

取穴:腎俞、腰陽關、中脘、神闕、關元、足三里、三陰交、阿是穴。該組穴有祛痛、培元固本的功效。重點是阿是穴。

在此的基礎上我還會加太溪穴,增強補腎效果,促進尿酸的排泄。

一客戶平時吃有傳承的民間中醫所開的中藥,配合一周一次的艾灸,灸了十次之後,尿酸從670降至430

當然該客戶痛風不超過5年,關節未腫。痛風時間越久、病情越是嚴重,所需要的時間也就越多。

痛風發作時的痛苦難捱,西醫沒有好的辦法,高明中醫師也是能解決,但是需要時間。艾灸也是能解決,也是需要時間。疾病不是一天生成,長時間的疾病想要短時間內痊癒,可能嗎!

如果想要止痛的話,直接灸腫痛處就行了,不管懸灸、還是知熱灸,灸完時應該會感覺火辣辣的疼痛,早上起床後應該不會痛了。

想要痊癒的人耐心自灸半年至一年以上的時間,至少能得到很好的控制,灸的時間具體的看個體的情況而定。當然生活習慣非常的重要。

每穴15-30分鐘,從未艾灸過的人可以適當減少時間,循序漸進。到一定程度甚至超過30分鐘。每天可以選3-5穴進行艾灸。

這就是我艾灸痛風的方法。

穴點陣圖:

1腎俞穴

取法:第二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

功效:滋陰壯陽、補腎益氣、利水消腫、聰耳通竅。

2、腰陽關

取法:在腰部,後正中線上,第四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功效:強腰補腎,溫經散寒、調經通絡。

3中脘穴

取法:臍中上四寸。

功效:健脾和胃、消積化滯、理氣止痛。

主治:胃脘痛、腹脹、飲食不化、嘔吐、呃逆、反胃、吞酸、腸鳴、泄瀉、痢疾、疳積、膨脹、黃疸、便秘、便血、虛勞吐血。

4、關元穴

取法:肚臍下四橫指處。

功效:溫腎益精、回陽補氣、調理沖任、理氣除寒。

5神闕即肚臍正中央。

功效:培元固本、回陽救逆、補益脾胃、理氣和腸。

功效:中風脫證、四肢厥冷、屍厥、瀉痢、脫肛、繞臍腹痛、水腫膨脹、失禁、淋症、便秘、不孕等。

四大強壯要穴之一。

6三陰交

取穴:內踝尖上3寸處。

功效:健脾和胃、調補肝腎、行氣活血、滋陰生津、舒經通絡。

7、足三里

取法:小腿前外側,犢鼻直下三寸,距脛骨前脊外一橫指處。

作用:健脾和胃、消積化滯、調理氣血、疏風化濕、通經活絡、扶正培元。

主治:胃痛、噁心、嘔吐、食少、噎嗝、完谷不化、腹脹、腹痛、腸鳴、泄瀉、痢疾、便秘、疳積、腸癰、乳癰、頭痛、眩暈、失眠、耳鳴、心悸、怔忡、虛勞、贏瘦、氣短、氣喘、咳嗽、痰多、癲狂、中風、腳氣、水腫、下肢痿痹、半身不遂、膝脛酸痛。

8、阿是穴:即疼痛不適位置。阿是穴用知熱灸為佳!

本公眾號為中醫艾灸、健身術等健康知識交流共享平台,文章僅供參考。

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供交流學習使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艾灸 的精彩文章:

女性朋友的貼心小夥伴—艾灸
關於瘦身,艾灸你可以了解一下

TAG:艾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