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神秘的紫禁城:故宮裡有些東西連專家都不敢亂動

神秘的紫禁城:故宮裡有些東西連專家都不敢亂動

紫禁城,從前百姓不能進入這座城,它的記憶只屬於皇帝。現在它成了故宮,這裡不僅是皇宮,更是一座博物院了,是中華文明的集大成者,是傳承中華文明的基地。但是,這座城現在依然保持著它與生俱來的神秘,也是這樣的神秘,是它成為我們我們華夏兒女最嚮往的地方之一。

隨著近幾年的故宮大修模式啟動,在大修過程中,又發現了許多之前不為人知的神秘文物,又給故宮增添了不少的神秘色彩。2004年9月,在修繕欽安殿時發現了寶頂內的3000多部經卷,這是故宮建院以來最重要的考古發現之一,本就不同尋常的欽安殿更添神秘。有人曾說過,這些經卷是用來護佑整個紫禁城的,不能亂動。工作人員在對欽安殿的金頂做了修復以後,又把經卷放回了金頂。

2005年,距離太和殿上次重修過去了310年,故宮博物院對它進行全面修繕。在天花板的上面,還有一個空間,稱為:舉架。除了當年修建的工匠之外,很少有人走進。這次勘測中,意外的發現了擺在上面的神符。專家們查閱史料發現,雍正九年八月十二日,雍正皇帝降旨,在紫禁城最重要的三個地方:養心殿、太和殿、乾清宮,各安放一塊符板。太和殿上面一共有五塊神符,至於其他的四塊現在已經無從考證了。或許是出於對神靈的敬畏,在對神符做了簡單的除塵以後,就沒有再動了。

這兩處的意外發現,只是故宮大修以來意外發現中比較有名的兩次。還有許多鮮為人知的意外發現,比如,在修繕某處的屋脊時發現了藏有五穀和銅錢元寶的鐵函,挖開養心殿地磚發現了故宮的地暖系統等等。故宮神秘而無法解釋的地方太多了,故宮的神秘面紗永遠都不可能全部揭開的。

紫禁城至今已有600多年,是明成祖朱棣在位時修建的,明清兩代總計24位皇帝都居住於此。

其中,太和殿是紫禁城建築群中最高大、裝飾最富麗堂皇的宮殿,因為這裡是明清兩朝統治者最重要的政治活動場所,舉行大典、發布重要政令都是在這裡進行。太和殿俗稱金鑾殿,是皇權的象徵。

明成祖十八年,太和殿修建完成,但之後經歷了四次的雷電、火燒,被毀了。明清兩朝統治者多次翻新、重建、改建,而我們現在看到的太和殿是在康熙三十六年和乾隆三十年重建的,也就說並不是最初的樣子了。

其實,包括太和殿最初的名字也不叫太和殿。在明成祖時代叫奉天殿,意為承授天意當皇帝,反映了君權神授的思想。

後來嘉靖皇帝又改為皇極殿,「皇極」一詞,取之於《尚書》,意思是皇帝要鞏固政權,就必須要建立一個統治天下的準則,即所謂大中至正之道。

清軍入關之後,順治二年才改名為現在的太和殿之名。「太和」一詞取自於《周易》,意思是要保持住一種元氣,才能使一切都適宜。到底是一種什麼元氣呢?我想,太和殿匾額上「建極綏猷」四個字告訴了我們答案——皇帝承擔著上對蒼天,下對黎明的雙重神聖使命,承天而建立法則,撫民而順應大道。這四個字也是出自於《尚書》。

而關於太和殿最為神秘的傳說則是軒轅鏡,傳說可以識別是不是真龍天子。

太和殿類正面有一個兩米高的方形平台,平台上是皇帝坐的金鑾寶座,兩旁是六根高大的蟠龍金柱。在金鑾寶座的正上方雕刻著一條精美生動的蟠龍,龍嘴裡掛著一顆倒垂的大銅球——這便是傳說中的軒轅鏡。相傳是上古時代黃帝所鑄造的,代表著皇位的正統合法性。

若從形狀上看,軒轅鏡應該叫軒轅球才對。

神奇的是,據說當有冒牌貨皇帝坐在金鑾寶座上,這個軒轅鏡就會自動啟動機關,上百斤的銅球便掉落下來,將假皇帝砸成肉泥!所以沒有人敢去坐皇帝的寶座,怕的是軒轅鏡照出他是冒牌貨,從而啟動機關。

當年袁世凱開歷史倒車,妄圖復僻當皇帝。1915年12月宣布恢復帝制,自稱洪憲皇帝。為此專門修飾了紫禁城內的三大殿,將一些滿漢文合璧的匾額改為只有漢字一種。

袁世凱很迷信,他知道軒轅鏡的傳說,他也知道自己這個皇帝當得不那麼正統合法,於是專門將太和殿平台上的金鑾寶座向後挪了挪。可以想像,當袁世凱在舉行登基大典時一定是戰戰兢兢的、渾身發抖的,生怕掉下來被砸死了。

當然,袁世凱不是被軒轅鏡砸死的(事實上軒轅鏡就從來沒掉下來過),而是狼狽的當了83天皇帝之後,在全國一片討袁聲中抑鬱而終了。

除了太和殿有軒轅鏡,紫禁城的交泰殿也有軒轅鏡。這是一座非常重要的建築,傳說是紫禁城乃至整個北京的龍穴位所在之處。軒轅鏡守護著龍穴之地,防止出現不正統、不合法的假皇帝。

交泰殿不僅是龍穴所在之地,也是皇帝從自己寢室到皇后寢室睡覺的必經之路。

紫禁城御花園的萬春亭也放著一個軒轅鏡。這裡是皇帝辦公之外休閑最多的地方,自然也是很重要的。

但是,現在除了太和殿有軒轅鏡,其他兩處都已不在了。

在清朝的時候,一般有些背景的家庭,都會有專人修家譜。家譜又稱為族譜,或者是宗譜,上面所記載的是本家族的世系繁衍,還有各個時期出現的重要人物事迹的書。

家譜不僅有顯示家族成員血緣關係親疏遠近,更可作為數典認祖的證明,以及彰顯巨姓望族門第的作用。家譜還有敦宗睦族、凝聚血親的功能,如果出自名門望族,一旦出門在外,向別人介紹自己的時候,就可以說:「我的十八代祖宗是皇帝!」

這十個字一出口,估計會出現三個效果,一個是讓對方徹底震驚,另外一個就是特有面子,最後一個是能夠得到同宗族人的照顧。

名門望族的宗譜都有此重要作用,那麼清朝皇帝愛新覺羅家族會不會修皇族族譜,皇族族譜的作用又是什麼?

愛新覺羅家族,不僅會修皇族族譜,而且修得家譜,比普通人家的家譜要仔細得多,更嚴格得多。換句話來說,誰要想上皇族的族譜,首先修家譜的人會查你個底掉,只有證明你確實是皇族的人,才可以將你寫在族譜之上。

皇族的族譜其實不叫族譜,它有一個非常高大上的名字「玉牒」,因為修玉牒工作太過繁瑣,故此,清朝的皇室規定,十年才修一次,清代玉牒以太祖努爾哈赤的父親塔克世為大宗,從大宗又分為近支和旁支兩系。

近支的玉牒用黃綾子做封面,而旁支的玉牒用紅綾做封面,到清朝滅亡的時候,清朝皇族的玉牒,已經整整2600多冊,滿滿地堆了一個大庫房。

這些玉牒是嚴格保密的,就是說,非經皇帝的允許,任何人無權查看這份皇族檔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付春兵 的精彩文章:

《手機2》繼續在拍攝的現場照片流出,驚見有穿滿族服裝
信奉伊斯蘭教的明朝皇帝

TAG:付春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