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俄羅斯高官稱未來直接研製第六代戰鬥機,蘇-57僅僅只是個過渡

俄羅斯高官稱未來直接研製第六代戰鬥機,蘇-57僅僅只是個過渡

俄羅斯蘇霍伊公司研製的蘇-57隱身戰鬥機近日麻煩不斷,雖然6月30俄羅斯媒體大張旗鼓宣傳蘇-57獲得俄國防部首批12架訂單,將於2019年順利服役。但俄羅斯副總理尤里·鮑里索夫緊接著就在7月2日潑了一盆冷水,他表示在未來幾年內沒有必要大量生產蘇-57,剛剛簽訂的首批12架蘇-57也僅用於裝試訓單位。現在裝備的蘇-35S戰鬥機在性能上已經夠用。

蘇-57被認為性能不及美國F-22和F-35

7月4日,俄羅斯國家杜馬工業委員會副主席弗拉基米爾·古特涅夫在接受採訪表示,蘇-57應被視為一種過渡性戰鬥機,適用於出口:「……蘇-57具有不容置疑的優點,但該機在2001年首飛後,出於一些客觀原因,項目進度被推遲(按照最初計劃,蘇-57應該在2014年裝備部隊)……目前我們已經擁有了非常好的戰鬥機,如蘇-34和蘇-35,在實戰中證明了自己的能力。而蘇-57才剛開始測試第二階段發動機產品30,在2023-2024年才可能裝上這種發動機。雖然蘇-57比國外同類戰鬥機要便宜許多(我估計F-22的價格是蘇-57的2.5倍),但與蘇-34和蘇-35相比仍要貴上許多,並且需要更細緻的維護。」

蘇-57內部的彈倉極小,空戰並不佔優勢

古特涅夫表示支持鮑里索夫的說法,他認為如果跳過五代機直接裝備六代機,將能節省大筆國防預算。至於已經花了巨資的蘇-57,則可以推向外銷市場,作為一種出口型戰鬥機以收回投資,「這是絕對正確務實的解決方案。」事實上,俄聯邦國防和安全委員會主席維克多·邦達列去年11月就已經露出類似口風。他表示蘇-57得益於其先進性能,作戰表現將由於F-22「猛禽」,並且該機還有被發展成第六代戰鬥機的潛力。

蘇-57可能僅僅只是一個過渡

俄羅斯高官們的上述表態無疑為蘇-57未來奠定了基調,那就是不可能大批量生產成為俄空天軍的主力戰鬥機。其背後的原因有三點:

1、性能不達標。蘇-57戰鬥機在研製過程中先後暴露出機身結構、發動機、航電等方面的問題,導致研製進度大幅落後。前不久印度割肉止損,退出俄印聯合實施的FGFA五代機項目時,就抱怨蘇-57的隱身性能不如預期。對蘇-57來說極為重要的產品30發動機才剛開始測試,如果不安裝這種發動機,該機的超巡和超機動性能也將大打折扣。

2、研製成本超標。經過漫長拖延之後,蘇-57項目的研製成本大幅超支。印度退出FGFA項目後,該項目失去了大筆資金來源,這對於處於經濟困難中的俄羅斯來說已經成為不可承受之重,因此將蘇-57推向外銷市場以收回研發成本幾成必然。

3、蘇-57相對於F-22不佔優勢。蘇-57相對於F-22沒有任何性能優勢,甚至在隱身方面還處於劣勢。如批量裝備的話,那麼在花費大筆軍費的情況下卻換不來技術優勢,還不如採用跨越式發展策略,積蓄資源和技術,在同一條起跑線上的六代機上再與美國一較高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事貼圖 的精彩文章:

量產型直-10武裝直升機的瞄準系統是個縮水版?讓事實打破謠言

TAG:軍事貼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