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高情境文化下,「討好型人格」的滋生

高情境文化下,「討好型人格」的滋生

好久不見!感恩沒有取關的大家!mua唧!

GIF

「生まれて、すみません」。

—寺內壽太郎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存在並不總是合理,

對不起我不夠好,

我自責,

給集體帶來了麻煩,

再見。

太宰治

你會不會覺得lo裝很可愛卻害怕穿出門?

你會不會對自己腿型不自信不敢穿熱褲出門?

你會不會害怕別人看你好孤獨就拒絕一個人吃飯一個人回家?

你會不會為了滿足父母的期待去考個教師資格證過個安穩人生?

你會不會為了維繫朋友關係耗費一個又一個夜晚聽她失戀的故事?

你會不會為了得到別人的喜歡的讚賞,拼盡全力搏人一笑?

一上來就六個排比,

第一組排比,關於我們對社會環境的依賴性。

第二組排比,關於我們對人際關係的依賴性。

今天的某毛看起來氣勢洶洶。

那就開始時隔兩月的一本正經心理小科普好啦~

1

社會依賴性

之前的推送里有講過一個關於「social norm」(社會常態)的概念,

當社會文明不斷向前,

有些常態被傳承,變成美德。

有些常態被擯棄,變成劣行。

我們習慣性的根據社會常態來衡量人類行為和是非對錯。

當一個想法被廣泛認同並傳播,它就一定是真理么?

當一個行為被廣泛接受並傳承,它就一定是美德么?

讓一個五六歲的小孩克制住自己的眼淚,眼睜睜把心愛的玩具讓給別人;

讓一個八九歲的小孩在學校打完架被欺負後,寫反省報告,用記入檔案來嚇孩子;

讓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孩學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現在想想,奇怪甚至又有些殘忍。

小時候就是大哭大鬧的年紀,

為什麼心愛的玩具被搶了還要被說小氣?

小學生就是小吵小鬧第二天繼續嘻嘻哈哈,

人之天性有什麼好自我反省?

初中生又到底是經歷了什麼樣的淤泥和爭奇鬥豔,

竟然要學會獨善其身?

長大之後,

再看小時候,

黑板報上的「為中華名族之崛起而讀書」,

成長手冊上的「夢想是成為一個對社會有利的大人」,

作文簿背面的「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等等等,

無私到可笑。

GIF

我不是在崇尚一個自私自利的社會,

只是,

在還沒有形成完整的自我認知的小孩子面前,

過分強調他人,社會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以此為代價的是,

孩童天性與自我意識的犧牲。

這也就是為什麼,

當很多小孩終於成長為社會人的時候,

缺乏對喜愛事物的熱情,缺乏對自我價值的認知。

因為在他們很小的時候,

最喜歡的玩具被搶走。

因為在他們小時候,

為了不拉低班級平均分做「害群之馬」而學習,

為了家長會不被批評而學習。

你可能會覺得我在針對一個特定的社會,

但其實social norm 每個社會都固有。

美利堅無腦的英雄主義,

日耳曼人血液里的自大,

西班牙人又懶又愛睡午覺。

不管是千奇百怪的社會標準也好,

還是早已習以為常的社會常態,

我承認它們的存在都是有意義的,

但不能因此就成為衡量,甚至批判的指標。

在這一點上,

集體主義社會與個人主義社會就存在這很大的區別。

個人主義是「Low Context Culture」(低情境文化),

人們的思想與行為對社會環境的依賴性較低。

而中國作為集體主義國家,

屬於「High Context Culture」(高情境文化),

對周圍情境的依賴性極高,

因此更容易被social norm所束縛。

From:Fubiz Media

高情境文化(High context culture), 是由人類學家愛德華·霍爾於1976年在《Beyond Culture》中提出:

Messages exchanged in a high-context culture carry implicit meanings with more information than the actually spoken parts, while in low-context cultures, the messages have a clear meaning, with nothing implied beyond the words used.

他認為,

在高情境文化中所傳遞的信息內容遠遠多於信息的實際內容,而低情境文化里的信息傳遞則更為清晰和直接。

舉個例子,

From:New Media Business Blog

2016年,

一份有關微信主要用途的報告顯示,

超過半數的人主要通過微信平台瀏覽或發布朋友圈。

人們熱衷於「觀賞」朋友圈裡各式各樣的人生,

也熱衷於分享自己的「光鮮人生」。

其實不只是微信,

微博,ins,qq空間等等,

我們都熟練的接受著社交媒體承載的情境信息,

用朋友圈去了解一個人,甚至去分析一個人。

用著美少女戰士作為頭像的男孩子,

轉發著「今天,我為中國驕傲」的小學生,

朋友圈裡全是美圖自拍的大眼睛尖下巴,

個性簽名處寫著「越努力,越幸福」。

兩個不熟悉的人,打量著彼此的朋友圈。

在跳過通過聊天相處對彼此的直接了解前,

先收集了一圈情景信息然後在心中為對方打上一個標籤。

「是gay吧?一定很娘吧?」

「現在的小學生真是愛國」

「又是一個網紅臉,留在朋友圈裡看笑話」

「她一定不幸福吧?」

其實有時候,

哪怕你並沒有意識到你有這樣的想法,

你潛意識裡還是帶給了對方偏見。

假設一下,

一個朋友圈裡喜歡曬吃喝玩樂的女孩子推薦股票A,

一個朋友圈裡喜歡加班打卡,分享國內外新聞的西裝男給你推薦股票B,

在沒有自行理性的去分析兩隻股票的情況下,

你更會去接受誰的推薦?

From: Dreamstime.com

當我們通過朋友圈去接受情境信息瀏覽別人的人生,

當我們在意發出去的朋友圈的點贊和評論數,

當我們虛構一個「幸福快樂正能量」的自己,

我們活在朋友圈背後,

喜怒哀樂被它操控。

就像找人花錢修改簡歷一樣,

以後找人花錢修飾朋友圈好了。

活著,反正就是為了一張好看的皮嘛,

一張被社會接受,被同事認可,被朋友喜愛的皮。

然後對自己的小孩說,

「快點把玩具讓給弟弟玩,不要那麼小氣。」

「考試考好一點,給我爭氣點!」

「要聽老師的話,老師才會喜歡你哦~」

2

人際關係依賴性

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被嫌棄的松子一生》?

這部2006年的日本電影,講述了女主角松子渴望愛、渴望被愛而坎坷曲折的一生。

From: 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

松子從小缺乏父愛,她一生都在渴望得到愛。

為了得到愛,

她用做鬼臉的方式取悅大家,

承認莫須有的錯誤只為解決大家的麻煩。

From: 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

「去愛一個人吧,總比孤獨一個好」。

即使被背叛,被出軌,

她依舊信任每一個人,討好每一個人,為愛付出一切。

她那種卑微到塵土裡給予愛的方式令人唏噓。

最後的結果,也就是一具冰涼的屍體倒在河川旁。

她善良,樂觀,積極的對待人生,

人生卻落的什麼都沒有的下場。

是社會的惡意,

還是松子本身的性格決定了她人生的走向?

「討好型人格」,

一個近幾年的「網紅辭彙」。

其實我並沒有找到關於「討好型人格」的心理學官方定義,

知乎和奇葩大會上某些振振有詞的言論,

可能更多的是基於自己的經歷和理解。

人類作為社交動物,必然是離不開人際關係的。

希望得到別人的讚賞,被別人喜歡,

其實也算是生物進化里逐漸形成的本能。

如果通過簡單的討好,防止自己被「天敵」圍攻,這未嘗不是自我保護?

可是當你過於依賴人際關係,為羈絆而活的時候,

活著的自身意義,也就消失了,

更嚴重者,會患上「依賴型人格障礙」。

依賴型人格障礙(Dependent personality disorder),不管是DSM 5 (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還是ICD 10 (國際疾病分類),都把它列入了人格障礙的一種。

根據Springer出版的《Practitioner』s Guide to Evidence-Based Psychotherapy》,依賴型人格障礙的主要表現為,

Cognitive

The individual perceives themselves as powerless and ineffectual and see other people as more powerful and potent.

Motivational

Individual possesses a desire to obtain and maintain relationships with their caregivers.

Behavioral

Individual demonstrates a pattern of behaviour that decreases the possibility of abandonment and rejection while trying to strengthen interpersonal ties.

Emotional

Individual possesses a fear of abandonment, fear of rejection, and anxiety when being evaluated by figures of authority.

簡單講就是,

在認知方面,認為自己無依無靠,缺乏能力,認為別人比自己強大;

在積極性方面,依賴和渴望人際關係,將自己的需求附屬於所依賴的人;

在行為上,採取迎合討好的方式維繫人際關係以防被人拋棄,過分順從他人的意願;

在情感上,恐懼孤獨,恐懼被人拋棄;

所以,

如果你覺得你對人際關係的依賴程度真的已經上升到人格障礙的話,

還是很有必要去找專業的心理醫生的。

本毛的以下言論僅為網紅辭彙「討好型人格」提供一個改善方法。

心理學上有個叫做「spotlight effect」的現象,又名聚光燈效應。

From: pixabay.com

這個現象尤其發生於:當人們做出非典型行為時,會放大自己行為給別人帶來的後果。

生活里超多這樣的例子,

剪了個超級短的劉海,頂著它去上學人家會不會嘲笑我。

看上一條女人味十足超性感的小裙子,但不好意思穿出門。

這一天太累,沒精力聽閨蜜訴說心事了,她會不會去找新的朋友。

剛剛和老闆面對面走過忘記打招呼,會不會被認為沒禮貌。

伯克利的心理學教授Denton-Mendoza分析認為,

The reason behind the spotlight effect comes from the innate tendency to forget that although one is the center of one"s own world, one is not the center of everyone else"s.

直白點講就是,

你太在意別人眼光的本質是你太以自我為中心。

害怕別人不喜歡你離開你,因為你覺得別人在意你。

害怕辜負別人的期待,因為你覺得人家對你有期待。

拚命去討好別人讓別人開心,

最終的追求是那種別人因你而開心而得到的自我滿足感。

類似於那種心理,

「你看,你因為我做的好開心吧。

沒有我來滿足你的期待,你會失望吧?」

但其實,很多時候你並沒有重要到人家非你不可。

當你明白了這個道理的時候,

下次再猶猶豫豫,扭扭捏捏,

考慮這個考慮那個的時候,

麻煩一下!

請告訴自己!

GIF

然後放心大膽的去穿你的性感小裙子吧,

牽著你喜歡的小夥伴的手一起上街吧,

禮貌的表達不滿,

真誠的表達慾望,

那些會因此離開你的人,不值得你的在意。

From: 奇葩大會

最後,

本毛還是想對中國傳統教育說一句話。

從來都不應該是會哭的小孩有糖吃,

那些握著拳頭勇敢說出,

「這個娃娃我借你玩一會兒,你要好好照顧她,然後回家前還給我,好嘛?」的小孩才最可愛。

願每一個可愛的小孩子,

長大後都能說出一句:

「生而為人,真是太好啦。」

作者:毛本人

排版:毛本人

>>>完

文章內容照片均為原創

如需轉載請聯繫公眾號,謝謝

喜歡就請關注我們!

毛姑娘和粒小姐

有趣的靈魂各不相同

愛折騰的我們

燦爛過一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毛姑娘和粒小姐 的精彩文章:

TAG:毛姑娘和粒小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