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髒亂差」的印度耍賴快50年,讓西方大葯企憤怒卻無奈,終成窮人的世界大藥房!

「髒亂差」的印度耍賴快50年,讓西方大葯企憤怒卻無奈,終成窮人的世界大藥房!

最近,庫叔的朋友圈被《我不是葯神》刷了屏。

這部電影可謂「口碑炸裂」——點映票房過億,評分全線破9!

看過的朋友紛紛表示笑中帶淚,專業人士評價:這個段位應該是十年來國產電影之最!

《我不是葯神》海報

我們一直羨慕韓國、印度可以拍出「改變國家的作品」,如今,中國也拍出了這樣的作品!

一部電影就能「推動社會進步」?為什麼這麼說呢?

文 | 庫叔

本文由瞭望智庫綜合。

1

只是為了活著

《我不是葯神》講的是:

白血病人呂受益,

身子一天比一天弱,

只能靠一種叫「格列寧」的葯續命。

但是,他買不起,

準確地說,在國內買不起,

因為市價40000一瓶。

而印度產藥效相同的葯,

一瓶只要2000,

1/20,價格相差太懸殊!

於是,呂受益就去找賣壯陽葯的程勇,

讓他去印度,

購買治療白血病的仿製葯,

到國內來倒賣。

這裡面風險相當大,

因為這種藥物

並沒有得到國內葯監部門的批准,

依照法律,

要當作假藥來處理。

但是,巨大的差價意味著巨大的利潤。

生活入不敷出的程勇猶豫了數日,

接受了這個「商機」,

帶著呂受益的全部家底去了印度,

正式開始了印度藥品代購。

程勇的初衷是賺錢,

但是,在重獲生機的病患眼裡,

他就是「救世主」。

500元的進價,

他賣5000一瓶,

雖然已是暴利,

可相對正版葯40000一瓶的價格,

簡直算是半賣半送。

GIF

隨著業務擴大,

程勇和呂受益還拉來了另外3個人「入伙」,

隨著他們在各大醫院、論壇中展開宣傳攻勢,

越來越多的患者找到了程勇,

並給他冠以「葯神」的稱號。

錢,賺了很多,

但是,樹大招風,

程勇團隊惹惱了擁有合法版權的國際醫藥公司。

醫藥公司派人向警察局舉報。

程勇只能金盆洗手,

解散了自己的代購團隊。

沒了程勇的廉價葯,

很多患者只能從藥販子那裡買,

沒想到,價格漲到了20000一瓶!

呂受益自己也因為吃不起葯而撒手人寰。

好朋友的死觸怒了程勇,

他決定重出江湖。

讓人驚訝的是,

他把藥品價格降到了500!

這可是賠本的買賣!

他這樣搞,

患者們自然很感激,

同時,引起了警察的重視。

被抓的病友們用沉默來保護程勇。

一位老奶奶懇求警察:

「四萬塊錢一瓶的葯,

我吃了3年,

房子吃沒了,

家人被我吃垮了。

我不想死,我想活著!」

那一瞬間,警察探長眼泛熱淚:

「這個案子,我不查了!」

然而,程勇還是難逃法律的審判,

被判了5年有期徒刑。

他在法庭上說:「看著這些病人,

我心裡難過,

他們吃不起天價葯,

只能等死,甚至是自殺……」

不少人說,看完《我不是葯神》,

不由自主地想起《辛德勒的名單》。

從一個老奸巨猾的商人,

到能救人於水火的勇士,

辛德勒的善良在一次又一次的請求中被喚醒。

無視,是一種習慣,

拯救,也是一種習慣。

2

「葯神」確有其人

這部電影的靈感,

來自2014年轟動一時的「陸勇案」,

陸勇,正是這部電影主角的原型。

與影片中的程勇不同,

陸勇本身就是一名白血病患者,

他曾吃了兩年正版格列衛,

花費56.4萬元。

後來,他偶然得知,

印度有仿製版「格列衛」抗癌藥,

經過檢驗,藥效相似99.9%,

於是,開始服用仿製「格列衛」,

一盒僅需3000元,

不僅如此,這葯此後還持續降價,

2014年以後,一盒只要200元。

陸勇不僅把這些葯推薦給其他病友,

還幫忙代購,

一度被稱為「葯俠」。

一般來說,

在國內,沒有批文、

未經合法渠道的葯,

就會被葯監部門定性為假藥。

2014年7月21日,

陸勇因涉嫌「妨礙信用卡管理罪」

和「銷售假藥罪」被捕。

1002名癌症患者在聯名信上簽字為他聲援。

檢察機關在研討後認為,

陸勇的行為不是幫助「銷售」行為,

而是幫助「購買」行為。

而且,在這個過程中,

沒有產生利潤。

最終,檢察院撤回起訴,

「自救與救人者」陸勇重獲自由。

3

印度為何能成「世界藥房」?

《我不是葯神》展現了印度作為

「世界藥房」的一面。

電影中的台詞說:

「人們說,印度是窮人的藥房,

所以全世界都在這裡買葯。」

現實中,

很多患者一直在吃印度的仿製葯。

我們先來了解幾個概念。

專利葯:

在全球最先提出申請並獲得專利保護的藥品,

一般有20年的保護期,

其他企業不得仿製。

一般情況下,研發一種專利葯,

需要花費15年左右的時間、

投入數億美元,

經過對成千上萬種化合物的層層篩選、

通過嚴格的臨床試驗,

之後,才得以獲准上市。

目前,只有大型跨國製藥企業才有能力研製專利葯。

原研葯:

過了專利期的、由原生產商生產的藥品。

仿製葯:

過了保護期,

其他企業均可仿製的藥品。

在劑量、安全性、效力、作用、質量及適應症上,

仿製葯與專利葯完全相同,

但是,仿製葯均價只有專利葯的20%到40%!

個別品種甚至能達到10%。

印度就是世界仿製葯生產的佼佼者,

印度廉價的仿製葯不僅對發展中國家很有吸引力,

並且,有60%以上出口到美歐日等發達國家!

美國市場上近40%的仿製葯來自印度。

一般來說,

通過美國FDA(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認可的印度藥廠,

其生產成本比美國低65%,

比歐洲低50%。

憑藉低成本、雄厚的技術、

大量懂英語的合格技術人員和高質量產品,

印度製藥廠商總是能夠獲得大量外包生產合約。

當然,印度也是經歷了漫長的求索。

獨立之初,

跨國公司控制了80%以上的印度醫藥市場,

99%的專利葯掌握在這些公司手中。

到了上世紀60年代,

印度葯價高得離譜。

這時,印度政府果斷出手!

1970年,時任印度總理的英迪拉·甘地

主導了對《專利法》的修訂,

真正讓印度製藥企業受益。

印度前總理英迪拉·甘地

修訂後的《專利法》規定:

對食品、藥品只授予工藝專利,

不授予產品專利。

說白了,印度使用的是「耍賴大法」

——我就是不承認你的葯有專利。

這意味著印度放棄了對藥品化合物的知識產權保護

在制度上為仿製葯的生產「放行」。

同時,印度政府還頒布了藥品價格管制法案,

嚴格控制本國絕大多數藥品的價格,

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居於壟斷地位的跨國製藥企業,

為印度仿製葯提供了野蠻生長的空間。

印度街頭的藥店

不過,只是「耍賴」,走不長遠,

WTO成立以後,

印度仿製葯面臨著跨國訴訟和經濟制裁。

怎麼辦?

一個字:拖!

1995年,WTO成立,

取代此前的GATT(關貿總協定),

印度從GATT的發起國躋身於WTO主要成員國,

要簽署《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TRIPS)。

印度是發展中國家,

對於TRIPS的執行具有10年的過渡期,

也就是說,自2005年1月1日起,

印度需要正式開始執行相關規定。

到了2004年,

印度實在拖不下去了。

怎麼辦?

印度人又想出了新辦法:

專利強制許可和對一些化合物專利授許可權制。

專利強制許可:

WTO允許發展中國家可以利用強制許可制度生產專利藥品,

前提是在符合以下幾個條件的情況下:

第一,專利權人未實施或者未充分實施其專利。

第二,以公共利益為目的的強制許可。

第三,救濟壟斷行為的強制許可。

第四,依賴性專利的交叉強制許可。

印度利用了這一點,

聲稱自己存在嚴重的公共健康問題,

為了維護公共利益,

在醫藥方面實施了專利強制許可。

化合物專利授許可權制:

不允許現有化合物通過新的製劑處方獲得專利保護。

舉個例子,

2006年,印度拒絕向諾華公司授予格列衛的專利,

稱其是對現有物質伊馬替尼的不可申請專利的修正。

諾華公司覺得這完全是在胡說八道,

但是也拿它毫無辦法。

不過,印度明白,不能太囂張,

在藥品的專利期內,

其仿製葯是不允許出口的

——私人購買可以,

大批量出口不行。

2009年,印度新《專利法》正式生效。

按照新規,

印度本地公司不能再沿用30多年來的習慣做法,

忽視跨國公司的專利而自行生產醫藥產品的仿製品。

該法案生效後,

印度側重與國際巨頭合作,佔領市場。

這看起來是為了吸引外資,

政府對仿製葯政策的「收緊」。

但是,實際上,

在外界看來,這個政策還是「非常寬鬆」的。

按照規定,

經美國FDA批准上市的藥品,

在印度上市時無需再做臨床實驗;

只要印度製藥廠能做出與美國市面上同樣的藥品,

經印度藥物管理局測試認定後,

就能在印度合法上市。

這加快了印度藥廠的仿製速度,

一種新葯在美國上市9個月後,

印度就能生產出同類仿製葯,

並將其投入市場。

而且,同一種葯可能會有多家印度製藥廠生產。

不過,「鬆綁」也帶來了副作用:

印度人逐漸淪為西方醫藥企業的「小白鼠」。

據《印度時報》報道,

2005年到2012年,

在475項試藥項目中,

只有17項新葯通過檢查。

7年來,約有57萬印度人參加了臨床藥物試驗,

因試藥而死亡的達2644人;

由新葯副作用引發的事故超過12萬例!

涉及藥物試驗的廠家

包括阿斯特利康、輝瑞和默克等歐美公司。

印度病人排隊報名臨床試驗

4

讓中國人吃得起「救命葯」

由印度的案例可見,

仿製葯確實能給患者帶來實惠,

甚至獲得新生。

為啥我們不能學印度?

對比一下印度的環境污染和衛生糟糕狀況,

我國國內健康和安全狀況

還沒到申請專利強制許可的地步。

另外,印度這麼干雖然賴皮,

但歐美是承認的......

更重要的是,我們應該看到,

如果像印度那樣打開仿製葯限制,

就無法避免「假藥」湧入,

不利於藥品市場安全穩定,

印度仿製葯副作用引發的事故數不勝數。

更何況,

過於寬鬆的專利條款不利於知識產權的保護,

更不利於藥品的研究和發展。

葯企研發一種新葯,

所花費的時間和金錢成本是巨大的,

而且,還不一定成功。

如果葯企的投入沒有回報,

誰還願意投入巨資研發新葯?

這樣,最終反而不利於攻克疾病。

《2017中國腫瘤登記年報》顯示,

我國每年新發癌症病例429萬,

癌症死亡281萬例,

相當於平均每天1.2萬人新患癌症、

7700人死於癌症。

「誰家沒個病人,

你能保證一輩子不生病嗎?」

不只是電影中的主人公,

我們每一個普通的個體,

都可能會被捲入這樣的困境。

但是,我國的仿製葯「物不美、價不廉」,

不少仿製葯藥效遠不如「印度製造」,

價格還貴出不少。

許多家庭依舊用不起。

電影中江湖大騙子張長林的一句話,

道盡了中國一些病人的辛酸和痛苦:

「這世界上只有一種病,就是窮病。」

問題到底出在哪?

仿製看似容易,其實不然。

除了把「正版」研究透以外,

從尋找合適替代物到臨床試驗,

整個流程對研發能力來說都是極大的考驗。

然而,中國葯企的現狀是多而不強,

研發能力、融資能力上不去,

再加上臨床試驗等環節的重重梗阻,

生產仿製葯的成本很高,

定價也就低不到哪裡去。

值得欣慰的是,

很多進展正在悄然發生。

5月1日起,

28類進口葯關稅降至零,

其中包含了治療癌症的常用藥;

對進口抗癌藥品,

減按3%徵收進口環節增值稅,

這些舉措正是降低進口抗癌藥價格的開始。

此外,

我國藥物標準和審批制度也在不斷更新完善;

政府常出面進行藥品價格談判,盡量壓低售價;

越來越多的大病和用藥在納入醫保範圍……

電影主人公原型陸勇曾表示,

「2004年我成立了一個QQ群,

裡面100位患者,

只有兩個人吃得起正版葯。

吃正版葯是什麼概念?

等於每天睜眼就需要800元,

如果我不小心掉了一粒葯,

我都會去把它找回來。

但現在,找我的患者越來越少,

因為大家負擔的起,

也吃得起葯了。」

隨著國家一系列政策慢慢鋪開,

我們相信,一切都將會如電影中程勇所說:

「今後都會越來越好吧,

希望這一天早點來。」

確實,在越來越微弱的生命面前,

有時候,是一刻也拖延不得的,

我們要做的還有很多。

(本文綜合自觀察者網、上觀新聞、再深一點、鈦媒體、澎湃新聞、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等)

庫叔福利

庫叔的贈書活動一直都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為庫叔提供30本《制度與繁榮》贈予熱心讀者。看清中國經濟未來,判斷地緣政治走向。讀懂這本書,未來就是透明的!

總監製:吳亮

監製:夏宇

責編:戴麗麗 李逸博

編務:謝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瞭望智庫 的精彩文章:

洗澡必須使勁搓才算洗乾淨?過度「搓泥兒」會傷身
13個泰國人失蹤,竟驚動了8個國家,這場規模空前的千人大救援太燃了!

TAG:瞭望智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