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孩子的未來需要規劃嗎?

孩子的未來需要規劃嗎?

今天無意中看到俞敏洪和馬東有一個對於孩子未來規劃的訪談,馬東說他父親很早的時候就對馬東說希望你以後做個普通的人,不一定要出多大的名,非得念名校。俞敏洪說對孩子的興趣引導很重要,而不要強加興趣給孩子。發現和引導孩子的興趣,並幫助他們建立自信。

俞敏洪還認為成功的含義是有一份喜歡的工作,有一個喜歡的人。確實工作不能僅僅為了錢,薪水高低雖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其實是快樂和興趣。話雖如此,但在現實生活中賺錢和快樂哪個更重要卻是因人而異的。

可以把人生分為幾個階段,在初級階段生存和生活的壓力比較大,賺錢的多少就得放在第一位了,因為沒有辦法,錢賺得太少可能你想快樂也快樂不起來。當然也有些人錢雖然少,但依然過得很快樂的。相信大多數人壓力是比較大的,房貸、車貸、奶粉錢、學費哪一個都不是省油的燈。這個時候哪裡顧得了什麼快樂幸福的感受,為了人民幣再苦再累也得咬牙堅持。

但是這個時候也不能放棄夢想,不能放棄對財務自由和幸福快樂的嚮往。齊秦的那首《狼》能表達此時的狀態:我是一匹來自北方的狼,走在無垠的曠野中;凄厲的北風吹過,漫漫的黃沙掠過;我只有咬著冷冷的牙,報以二聲長嘯;不為別的,只為那傳說中美麗的草原。

到了財務基礎相對紮實的中級階段,可能就要更多的考慮興趣愛好、人生目標、快樂幸福這些奢侈的因素了。這個時候擁有了一定的選擇權,你可以不用再愁眉苦臉、苦大仇深的看別人臉色過日子了,至少有底氣說出奶奶個熊,老子不幹了!或許生存危機警報未完全解除,一些決策和社會局勢的動蕩還可能讓你回到為填飽肚子發愁的舊社會。但是至少你現在已經放鬆多了,可以鬆口氣靜下心下來好好想一想自已的人生目標,我從哪來要到哪去?可以摸著自已的心口問問自已內心需要什麼,想做點什麼?好好的做一回自已,展示出真我的風采!

所以我希望我的孩子今後能從事一份自已喜歡的事業。有時自已喜歡的事和擅長的事情並不一致。這時候我覺得應該優先選擇那些喜歡的事而非擅長的事。

談到對孩子的規劃,我其實心裡就是沒什麼規劃。孩子的未來也沒辦法規劃,往往規劃好了的事情到了將來就事與願違。這種規劃其實根本就不科學,首先家長們的認知水平就有局限性,往往根據自已有限的經驗和知識來判斷,看到社會上什麼行業熱門、什麼單位吃香什麼職業賺錢快就讓孩子去學什麼。有不少家長自身就是急功近利的人,眼光多停留在周圍有限群體中。容易被眼前的現象、被名利金錢迷惑,缺乏長遠的眼光和更加寬廣的視角來看待問題。

其次,他們對小孩並不了解,沒有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對孩子的興趣和天賦方面進行觀察和挖掘。而且往往拿過去的經驗來對未來做規劃。最後造成的結果大多是孩子成年後被放在一個並不適合的地方,昨天熱門的職業明天可能就變成雞肋,曾經很穩定的工作風口一轉可能就變成了最不穩定的工作。

不要過早的就給他們畫好今後成長的軌跡,不要認為自已現在就這樣了,就指望著小孩給我出人頭地了。自已做不到就算了,還指望別人來完成你的雄心壯志。所以,我認為比較恰當的規劃應當是像花園的園丁一樣專心做好灌溉和施肥基礎上,讓花朵充分的接觸大自然,吸收養分並自然的生長。

比較贊同俞敏洪的那句話:有一份喜歡的工作,有一個喜歡的人。

觀念聽起來很輕鬆,但在平時對小孩的培養方面還是要花費不少心思的。花時間多陪伴是少不了的,只有在陪伴中才能觀察和感受到孩子的快樂和天賦、興趣所在,並加以保護和引導,培養他們的自信。活出真我的風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弎水心理 的精彩文章:

TAG:弎水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