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共享經濟還能撐多久?

共享經濟還能撐多久?

共享經濟由原來的如火如荼到今天的相繼凋零,熱潮如曇花一現,風口紅利面前,堅持共享經濟之路,仍然還需要創業者不斷地探索和嘗試。

就單車一個項目,市場上就出現摩拜單車、ofo共享單車、小鳴單車、小藍單車、優拜單車、hellobike等等品牌,這波熱潮並沒有依照創業者所期待的那樣,如今大多數已經人去樓空,只留一堆廢棄的單車無人管理,在街市上隨便轉轉就會發現隨意停放的單車,或者是損壞的單車。共享單車創業的呼聲越來越弱,共享經濟發展真到盡頭了嗎?

聚美優品的CEO陳歐在機場,車站鋪設很多共享電寶投放點,讓人們可以方便快捷用到電寶,但是效果不盡人意,由此還被國民老公王思聰戲謔對賭。

共享雨傘更是遭資本冷落,據統計,共享雨傘現有10餘個玩家,只有5家獲得過融資,且均為天使輪。

共享雨傘是共享經濟的一種新形態,主要是企業在地鐵或公交站、商業區等提供雨傘共享服務。運營模式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無樁」模式,另一種為「有樁」模式,前者可以隨用隨取,後者則需要找到固定借傘機。

共享雨傘是否是剛需且高頻的需求?關於此問題,唱衰者居多。有人認為,北方整體降雨少,而南方雖雨量多,但當地居民本身已經養成了隨身攜帶雨具的習慣。

從行業邏輯上看,共享雨傘是從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等衍生而出的。它是一個標準化服務的分時租賃商業形態。

從全球範圍看,其它國家也有一些類似的業態。

一、瑞典、挪威。瑞典受地中海氣候影響,挪威則受溫帶海洋性氣候影響,某些季節下雨頻繁。於是,兩國便誕生了市政工程式共享雨傘,用戶可以通過刷市民卡的方式使用雨傘。

但這只是星星之火,並沒有形成燎原之勢。由於移動支付程度以及信任體系的不成熟,共享雨傘並未被商業挖掘。

二、加拿大。其共享雨傘項目名為UmbraCity,在大學試點運行。它打通了校園卡,用戶刷卡即可借傘,還傘也是通過設備自動歸還。

從國內看,香港也有共享雨傘的業態。不同於內地有樁或無樁式的兩種投放方式,香港的Umbrella Here則是通過與陌生人分享雨傘的機制,聚集陌生人從而擴大社交範圍。用戶只需發出一個信號,就能告訴他人自己願意分享雨傘。

共享雨傘發展面臨重要困境還有很多。還記得很多年的共享電話嗎?它解決了人們忘記帶手機的窘境,和共享雨傘出發點如出一轍,但最後還是消沉了下去......

共享經濟市場的發展具有突發性,顯而易見沒有一個漫長的沉澱。僅僅是投資人和投資客之間的遊戲,沒有做好充分的市場的調研,規劃及試運營。

精確定位消費群體,是否能夠找到足夠人流量的投放點,對投放點的嚴格把控,標準化管理,做好一切突發性問題的解決。這些都是創業者一再要斟酌的。

共享經濟的項目失敗歸根結底,是創新發展不足以產生更高的價值,原本的租賃商業模式,張冠李戴默認共享經濟是思想意識的錯誤,創業者太過心急而沒有做好全面發展。

因此,創業者需要深入挖掘共享前景,加強初創企業風險意識,求真務實解決消費者需求而不是盲目跟進的借名圈錢,投放後要進行嚴格監督,防止破壞共享經濟市場的和諧穩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艾創科技 的精彩文章:

TAG:艾創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