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法國人在上海做了什麼好事?

法國人在上海做了什麼好事?

1848年4月6日,上海法租界劃界建立,法國勢力正式抵達上海。一個半世紀過去了,外國侵華勢力早不復存在,「法租界」的影響力和吸引力卻越來越強,那婆娑的法國梧桐和精緻的天價老洋房,這些幾乎成了魔都「小資情調」的代名詞。

老上海地圖

法國人到底給這片區域帶來了什麼,又在這裡做了些什麼?所謂的「法租界」,除了「小資情調」,還有什麼?

法國傳教士在滬辦學

晚清的西方列強中,在華創建教育機構數量最多、對中西教育交流著力也最多的國家是法國。

法國天主教傳教士占各國來華傳教士的絕大多數,他們出於「在古老的東方土地上建立新的家園」的強烈動力,跟隨領事官員們來到上海,在徐家匯獲得了一塊土地,就此安置下來。不久後,他們開始建造徐家匯教堂,這是一座耶穌會傳統風格的天主教教堂。

徐家匯天主教堂

據史料記載,1875年左右,法國天主教傳教士在中國開辦的學校數量已達到450所,其中江南一代尤多。

最具影響力的法國教會學校是耶穌會於1850年創辦的聖依納爵公學(Collège Saint Ignace),又名徐匯公學(今徐匯中學)。學校的歷史幾乎與上海開埠同步;從課程設置到考核體系都效仿西方近代教育體制,在當時可謂是一項創舉。

徐匯公學的第一批學生僅有12人,其中一人就是後來震旦大學(Université l"Aurore)和復旦大學的創始人,大名鼎鼎的教育家馬相伯。

除了創建徐匯公學,上海的法國神父們還有一樣貢獻:19世紀60年代初,他們在徐家匯南部的土山灣高地建造了一所孤兒院。

這所孤兒院的特殊之處在於:它不僅給孩子們提供衣食和蔽身之所,還為他們練習工作手藝設立了各種工場,如印刷、繪畫、雕塑、木刻等。

土山灣博物館

由於西方繪畫的技巧貫穿土山灣畫館的教學,模具也均來自歐洲,在藝術模型和研究資料極度匱乏的當時,土山灣畫館竟成為「西畫東漸」的重要傳播平台,為本來無緣一窺西方藝術的中國人提供了一個窗戶。

如今,我們已無法知曉孤兒院神父們的真正心理:他們的出發點也許是為了讓孤兒們掌握可以謀生的一技之長,也許是借練習技藝之名傳播宗教。但令他們預想不到的是,美術作品比宗教更吸引中國的民眾,黃皮膚的年輕人們在此勤奮地學習西方藝術的技能,其中幾位後來甚至成為了頗有建樹的畫家。

法國建築藝術的試驗田

法租界到底美在哪兒?

多數人都會同意,它美在建築風貌。法租界突出呈現了上海區別於中國其他城市的迷人的歐陸風情。

與同一時期畫風雜亂的公共租界不同,法租界的大部分區域用於建造高檔住宅,因此建築風格協調、公館小樓秩序井然。事實上,由於這些洋房並不完全由法國人建造,也不是只有法國人居住,它們更像是中法文化、或者說多國文化的「混血兒」,又因為其主人們的人生故事,慢慢地在近代史的發展中浸染了傳奇的色彩。

法租界的住宅樓

一些年輕的建築師來到上海,在這裡成立了法國建築設計事務所,承建了許多工程,包括學校、醫院、銀行、居民樓等等。上海成了法國建築藝術的試驗田。

法租界的復興公園由原來的顧家宅公園改建,是中國唯一保存完整的法式園林。

復興公園完全展現了法式園林藝術的審美要求:突出中軸線、鋪設大面積草坪、設計幾何化的植物造型,並用噴泉和雕塑加以點綴。這是屬於法國古典主義的條理清晰、秩序嚴謹的美。在國力衰弱的時代,復興公園的門口曾掛著「華人不得入內」的提示語,如今它已成了路人舉步可達的詩意綠洲。今昔相比,「復興」似乎還有了更生動的內涵。

法國總會大樓是當時法租界最出色的建築。這個名字如今聽上去有點陌生,因為它換了名姓,現在叫上海科學會堂。

法國總會花園的正面(手繪稿)

這座氣勢恢弘的建築是上海市區內難得一見的文藝復興風格建築:面積達五千平方米,外牆用鵝卵石鋪面,內部裝飾大量運用大理石和彩繪玻璃窗,據說連欄杆和扶手都是在法國生產後運輸到中國來的。

科學會堂內部

法租界的萬種風情

不知是法租界管理者的人為決策還是歷史的自然選擇,與英美掌控的公共租界相比,法租界的貿易算不得興盛:商行數量不敵英國商行的五分之一,規模也沒法與後者相提並論。法國人對做生意賺錢的興趣似乎還不及對傳教辦學的熱情大。

風情萬種的霞飛路(Avenue Joffre,今淮海中路)雖然出眾,但高級百貨商店、劇院、理髮店、麵包甜品店等琳琅的零售商鋪更像是一種炫耀。當時中國的權貴和富商、乃至當時生活在上海的歐美人,都偏愛這條最「摩登」、最有「腔調」的一條街,加上法租界良好的環境和設施,中上層人士和社會名流們紛紛搬到「法國城」來居住。

舊日霞飛路(今淮海中路)

以一戰時期的法國霞飛將軍命名

法租界的外國人里,除了外交使者和傳教士,還有來華的建築師、音樂家、戲劇家、媒體記者和研究人員,他們給法租界注入了更多的活力。法租界里不僅能看到法國最受歡迎的戲劇作品,連電影業也蓬勃發展。上世紀二十年代,上海的戲院里已經開始播出《悲慘世界》等影片。

1917年7月14日法國國慶節

上海大世界遊藝場在法租界盛大開幕

1920年,上海的法盟(法語聯盟)也成立了。首要目的是教授法語,還有文學課和藝術史。法盟還有專門的大會議廳用於舉辦音樂會、藝術展覽和各類講座,漸漸成為了嚮往法國文化者的聚集地。

倪貽德《拂曉外灘》

我們不能否認,上海開埠的歷史的的確確是一段近代中國的屈辱史。這種開放是被動的,從租界的成立、發展到擴張,走出的幾乎每一步都完全按照西方國家的意志來進行。但當人事代謝、往來成古今之際,我們站在延安東路遠眺,可以真實地感受到來華外僑和前法租界所帶來的近代西方文明,它在一百多年前於此地生根發芽、而今已長成大樹參天。

當我們回望歷史時還會發現:與擴張的經濟相比,文化和教育往往具有更加深刻而動人的力量。

在中國近代的特殊時期,公共租界的英美商人們用百年的時間留下了令今人為之讚歎的外灘萬國建築群,但除此之外,曾經的輝煌和影響力好像都煙消雲散了;法租界卻因為近代法僑們在教育、文藝和社會生活方面的努力,成為了一個具有獨特向心力的地標,它的文化和生活氣氛,像百年前植下的法桐一樣蓊鬱蔥籠,依舊吸引著許許多多的人們。

註:上海法租界,更準確的說法應為「上海前法租界」,於中法不平等條約《黃埔條約》後劃立,1943年7月被汪精衛政權收回,上海法租界歷史宣告結束。文章取人們慣用說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左岸有耳 的精彩文章:

TAG:左岸有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