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又一產業遭美質疑!涉5.75億消費者、市場價值325億美元

中國又一產業遭美質疑!涉5.75億消費者、市場價值325億美元

就在美國針對中國「重要工業技術」產業激戰正酣之時,中國另一個迅速崛起的娛樂產業進入了美國人的「視野」。

美中經濟安全審查委員會發布了《中國的數字遊戲產業》報告。報告認為,中國已經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數字遊戲市場,但中國的一些做法給美國企業帶來重大挑戰。

全球數字遊戲市場的中美對比

近年來,數字遊戲產業迅猛發展。據美國數字遊戲市場研究公司 Super Data 統計,2015~2017年,全球數字遊戲收入從 650 億美元增長到 1005 億美元,增幅 55%;據預測,到2020年,全球遊戲銷售額將超過 1200 億美元。

自數字遊戲行業出現以來,美國一直領跑全球。但是,從當前全球數字遊戲市場競爭格局來看,中國企業後來居上。隨著電腦、智能手機和互聯網在中國的迅速普及,中國的數字遊戲市場已成為全球收入最高和消費者數量最多的市場。

中國的遊戲市場迅速擴大。根據市場情報公司 Newzoo 的統計,2017年,中國數字遊戲已經擁有 5.75 億消費者。2013~2017年,中國遊戲市場的價值增長超過一倍,從 138 億美元增加到 325 億美元。截至2017年,中國佔全球遊戲產業收入和遊戲活躍用戶的 26%。

同樣,數字遊戲行業也是美國增長最快的行業之一。根據娛樂軟體協會(ESA)的統計,2009~2016年,美國數字遊戲的銷售額從 100 億美元增長到 245 億美元,增幅超過 140%。2017年,美國遊戲市場的價值達到 250億美元,擁有約 1.8 億消費者。

與此同時,中國擁有了世界上最大的數字遊戲公司。根據市場情報公司 Newzoo 的統計,騰訊公司作為中國領先的遊戲公司年收入約佔中國遊戲市場的 46%,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數字遊戲公司。2016年,騰訊公司的數字遊戲業務創收 102 億美元,佔全球數字遊戲收入的 13%。除了遊戲之外,騰訊還提供了廣泛的在線交流、電子商務和數字支付服務,它可以利用這些服務擴大在中國遊戲市場的影響力。中國第二大遊戲公司網易2017年前三季度在數字遊戲領域的收入達到 41 億美元,同比增長 41%。

相比之下,美國最大的遊戲公司動視暴雪(Activision Blizzard)2016年的遊戲收入為 66 億美元,在全球市場中佔比 6.5%。

此外,在全球遊戲產業的併購領域,中國企業異軍突起。據統計,2015~2017年,全球遊戲產業併購的 70% 由中國買家發起。自2011年以來,中國買家併購海外遊戲公司總額已超過 150 億美元。

通常,中國在遊戲領域的併購有 3 種形式。首先,將外國公司成熟且成功的遊戲引入中國市場,這些被購買的遊戲成為中國國內同類遊戲發展的基礎。其次,中國部分工業企業為了改善盈利模式,實現多元化發展,也開始收購外國遊戲公司。最後,中國企業已經開始收購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大型外國遊戲公司,這些公司擁有龐大的國際用戶群體。

但是,在電子競技和遊戲視頻等新娛樂產業,美國仍然具有不可比擬的競爭優勢。目前,美國是全球電子競技和遊戲視頻內容的領導者。據 Newzoo 統計,北美市場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子競技市場,2017年收入達到 2.57 億美元,約佔全球市場的 40%。2017年,全球遊戲視頻內容收入約 46 億美元,同比增長 21%。目前,42 家美國公司佔據了遊戲視頻內容市場的絕大份額。

中國遊戲產業的政策環境——來自美國的質疑

美國方面認為,中國數字遊戲產業的迅速崛起得益於中國的政策扶持;同時,對外資設置嚴格的准入限制、知識產權保護狀況堪憂、鼓勵企業海外併購等政策環境也幫助本土遊戲企業獲得了競爭的優勢。

1.中國政府對遊戲產業的態度

過度沉迷於遊戲對於身心健康和發展有不良影響,特別是對青少年來說。因此,中國政府在打擊遊戲上癮方面做出了努力。比如,要求遊戲運營商在遊戲中安裝「戒癮軟體」;要求網路遊戲玩家使用身份證號碼註冊,以驗證年齡;要求遊戲開發者創建「遊戲疲勞系統」,減少遊戲玩家的遊戲時間等等。此外,中國政府對進入市場的遊戲具有嚴格的審查程序。

但是,美國方面認為,中國政府對遊戲運營商和玩家的要求,是出於進一步控制遊戲產業以及掌控個人信息的目的。

2.中國對電子競技活動及遊戲產業的支持

美國方面認為,儘管中國政府極力控制遊戲成癮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但是,中國政府對娛樂網路遊戲與電子競技活動的態度截然不同。中國正在大力鼓勵電子競技的發展。「十三五」時期,電子競技首次出現在體育產業規劃中,並且被列為重點發展的項目。2016年,國家發展改革委與國家體育總局、文化部、教育部等都出台了關於發展電競的相關政策,引領這一朝陽產業發展。將電子競技設置為普通高校的正式專業;通過承辦電子競技比賽加速和帶動地方經濟建設,打造電競特色小鎮等等。

同時,中國政府也表明要對中國的遊戲企業給予支持。在「十二五」規劃中,中國政府鼓勵中國遊戲進入國際市場。而且,在稅收方面,中國的遊戲公司有資格享受「高新技術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企業所得稅從 25% 下降到 15%。

3.中國對外資遊戲企業進入設置壁壘

數字遊戲公司要在中國經營,需要獲得中國文化部和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頒發的《網路文化經營許可證》、《網路出版服務許可證》。此外,數字遊戲在中國發行還必須通過中國商務部和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審查程序。鑒於這些限制措施,絕大多數外國數字遊戲公司會將其遊戲授權給一家中國國內公司在中國運營。

美國方面認為,正是這些限制措施導致中國公司從外國數字遊戲中獲得了絕大部分收入。據 Niko Partners 估計,美國電腦遊戲在中國獲得的收入約有 2/3 流向了中國的合作夥伴。

事實上,兩家美國公司(蘋果手機和美國最大的個人電腦數字分銷平台STEAM)並沒有向中國公司授權,目前也成功在中國銷售遊戲。

4.中國遊戲產業的知識產權環境

美國方面認為,遊戲產業在中國面臨的最大的知識產權問題就是盜版。在中國可以免費下載盜版遊戲軟體,報告援引 Newzoo 的數據稱,2013年,PC 單機遊戲在中國的銷售額僅為 1400 萬美元,僅占當年中國市場總銷售額的 0.1%,主要是由於可以免費下載的盜版遊戲廣泛存在。此外,運行盜版遊戲的改良遊戲機佔據市場。這些改良的遊戲機系統不僅促進了中國國內市場的盜版,也促進了國際盜版。據國際知識產權聯盟統計,中國是此類遊戲機系統的最大製造商和出口商。除了盜版,許多中國遊戲公司還創造了美國遊戲的「克隆」版本。

最終結論

美國方面認為,中國在遊戲開發方面尚不足以對美國形成競爭,但是對美國遊戲產業的挑戰和影響正在發生。中國企業通過併購海外遊戲公司獲得了強大的影響力。這得益於中國的政策環境為中國遊戲產業提供了保護。同時,美國也在質疑中國對國內公司的管控力,這種強大的管控引發了對數據隱私的擔憂。最後,中國對遊戲機改良設備的生產和銷售損害了美國在其他國際市場的地位;遊戲盜版也限制了某些美國遊戲在中國的生存能力。

從美國對中國遊戲產業及中國國內政策環境的質疑來看,中國數字遊戲產業的迅速崛起已經引起了美國人的警覺。美國對待中國數字遊戲產業的態度,與此前對中國「重點工業技術」產業的態度如出一轍,其對產業分析得出的結論無非是「中國的政策環境助長了中國數字遊戲產業的崛起,損害了美國企業的利益」。需要警惕,中國數字遊戲產業或將成為美國下一輪打壓的目標。

(文/機工智庫研究員史雲慶

轉載請註明出處

商務合作:

機工情報新媒體編輯部

貿易風險預警網:www.risk-info.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機工情報 的精彩文章:

TAG:機工情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