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淮陰侯韓信被呂后、蕭何誅殺的歷史真相

淮陰侯韓信被呂后、蕭何誅殺的歷史真相

原標題:淮陰侯韓信被呂后、蕭何誅殺的歷史真相


古今智謀讀歷史,懂智謀,成為智者 點擊關注


韓信劇照


班固《漢書·傳·韓(信)彭(越)英(布)盧(綰)吳(芮)傳》中對韓信生平事迹的記載與司馬遷《史記·七十列傳·淮陰侯列傳》的記載整體上是一致的。


韓信和英布、蒲將軍一樣,都是先投奔在項梁麾下,項梁與章邯作戰被殺後投奔在項羽麾下。因為項羽不重用他而離開,經過蕭何推薦,到了漢王劉邦處,曾經因犯法差點被斬首,幸得騰公夏侯嬰賞識而逃過一死,並且被漢王劉邦封為大將軍。幫助劉邦攻打魏國,破其都城安邑,打敗魏王豹,殺死成安君陳餘謀士夏說。暗度陳倉打敗章邯,於井陘之戰敗趙王歇,殺陳餘,俘虜其謀士李左車,並且如同昔日秦穆公對待已經滅亡的虞國的大夫百里奚一樣敬重李左車,把他當作自己的老師一樣侍奉。


韓信劇照


漢四年即公元前203年,劉邦派遣高陽酒徒酈食其勸說齊王田廣和田橫歸順漢王,田廣同意了,並且撤銷齊國邊境的守備軍隊。韓信本欲退軍,卻聽取了謀士蒯徹(司馬遷為避漢武帝劉徹之諱而寫作蒯通)建議,趁此機會出兵齊國,打到臨淄城下,齊王田廣知道後大怒,要求酈食其去說服韓信撤軍,酈食其自知今日必死無疑,乾脆在田廣面前大放厥詞,並且自稱為田廣的老子,說自己絕對不會去勸說韓信退軍,這下徹底激怒了田廣和田橫,於是慘遭烹刑:


〖淮陰侯(韓信)聞酈生伏軾下齊七十餘城,乃(聽取蒯通建議,)夜度兵平原襲齊(,破臨淄城)。齊王田廣聞漢兵至,以為酈生賣己,乃曰:「汝能止漢軍,我活汝;不然,我將亨(烹)汝!」酈生曰:「舉大事不細謹,盛德不辭讓。而公不為若更言!(做大事的人不屈小節,有美好品德的人不怕別人責備,如今,老子不會在幫你去勸說韓信退軍了!)」齊王遂亨(烹)酈生,引兵東走。】——【司馬遷《史記·七十列傳··酈生陸賈列傳》】。



項羽劇照

韓信佔領臨淄城後,齊王田廣求救於楚霸王項羽,項羽派遣將軍龍且協助田廣救援臨淄城,結果龍且被韓信殺了,項羽因此大驚失色,派遣盱眙人武涉勸說韓信重新歸楚,蒯通也趁此機會勸說韓信自立,可是韓信本人卻認為自己有功於劉邦,而劉邦和蕭何對自己也不錯,「君待我如國士,我以國士報之。」於是終究沒有背叛劉邦。


〖(蒯通勸說韓信自立,)韓信(聽完後,對蒯通)曰:「漢王遇我甚厚,載我以其車,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聞之,乘人之車者載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懷人之憂,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豈可以鄉利倍義乎!」】——【司馬遷《史記·七十列傳·淮陰侯列傳》】


許多人不願意相信韓信最後唆使陳豨叛亂之事,原因可能就是在這裡了。關於韓信要劉邦封自己為齊假王這件事,應該是沒有什麼好爭論的。


【(漢四年即公元前203年,韓信敗齊王田廣和將軍田橫,又殺死楚國將軍龍且,佔領臨淄後,)使人言漢王曰:「齊誇詐多變,反覆之國,南邊楚,不為假王以填之,其勢不定。今權輕,不足以安之,臣請自立為假王。」當是時,楚方急圍漢王於滎陽,使者至,發書,漢王大怒,罵曰:「吾困於此,旦暮望而來佐我,乃欲自立為王!」張良、陳平伏後躡漢王足,因附耳語曰:「漢方不利,寧能禁信之自王乎?不如因立,善遇之,使自為守。不然,變生。」漢王亦寤,因復罵曰:「大丈夫定諸侯,即為真王耳,何以假為!」遣張良立信為齊王,征其兵使擊楚。】——【班固《漢書·傳·韓(信)彭(越)英(布)盧(綰)吳(芮)傳》】。


只是司馬遷把這些記載一簡化,就變成「韓信趁著劉邦與項羽在滎陽作戰時候自立為齊王」了。

【其明年(即漢四年也就是公元前203年),淮陰侯(韓信)破齊(王田廣,殺楚將龍且),自立為齊王,使使言之漢王(劉邦)。漢王大怒而罵,陳平躡漢王。漢王亦悟,乃厚遇齊使,使張子房卒立信為齊王。】——【司馬遷《史記·三十世家·陳丞相(平)世家》】



項羽垓下被圍劇照


公元前202年,劉邦在固陵被項羽打敗後,也是聽取張良建議,讓韓信帶兵到垓下,才能成功打敗項羽,逼的項羽烏江自刎,屍體慘遭呂馬童、王翳、呂勝、、楊喜和楊武等人蹂躪。漢朝建立後,剛開始漢高祖劉邦並不是不想穩固這些功臣的根本,實現自己的諾言,可是那些功臣或者他們的後代那些枝枝葉葉卻還是逐漸的衰微了,這可能是,劉邦被很多人當作「卸磨殺驢」之人的原因吧?

【(漢高祖劉邦與曹參、蕭何、張良、韓信、英布、彭越、夏侯嬰、盧綰等人的)封爵之誓曰:「使(黃)河如帶,泰山若厲。國以永寧,爰及苗裔。」始(漢高祖)未嘗不欲固其根本,而枝葉稍陵夷衰微也。】——【司馬遷《史記·十表·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劉邦劇照


當時韓信被封為楚王,劉邦收了他的兵權。楚霸王項羽死後,他的部下鍾離昧投奔到韓信處,被韓信收留,韓信會被人告發謀反,可能也與這件事有關係。當劉邦聽了陳平建議假游雲夢澤時,鍾離昧自殺了,韓信把他的腦袋獻給了劉邦,可是仍然被劉邦逮捕到洛陽封為淮陰侯。


【(漢六年即公元前201年,楚霸王項羽的部下鍾離昧逃到楚國投奔楚王韓信,韓信將他留下。不久有人上告漢高祖劉邦說:「韓信企圖謀反」,劉邦又聽說了鍾離昧被韓信收留之事,甚為懷疑,於是聽取陳平建議,偽游雲夢澤到楚國,鍾離昧自殺,韓信獻其首級予劉邦,可是)上(仍)令武士縛(韓)信,載後車。信曰:「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亨;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定,我固當亨(烹)!」上曰:「人告公反。」遂械繫信。至雒陽,赦信罪,以為淮陰侯。】——【司馬遷《史記·七十列傳·淮陰侯列傳》】。韓信在長安做淮陰侯時候,恥於與絳侯周勃、灌嬰和樊噲等人為伍:於是趁著陽夏侯陳豨到代、趙之地任職,經過自己家中探望自己時,說服他謀反,自己願意在長安攻打呂后和太子劉盈,陽夏侯陳豨對此應該還是有猶豫的,可是他在代地時候,趙王劉如意的相國周昌上告劉邦說陽夏侯陳豨圖謀不軌,劉邦又讓人搜集他的罪狀,之前剛投降匈奴的韓王信又派遣王黃再次勸說陽夏侯陳豨,於是到了公元前197年,陽夏侯陳豨果然起兵了,劉邦準備御駕親征時候,蒯成侯周緤曾經勸說過劉邦不要出征,劉邦沒有接受,關於這一點,可以參考司馬遷《史記·七十列傳·傅{寬}靳{歙}蒯成列傳》。於是在劉邦御駕親征時候,韓信一個家臣弟弟告發韓信圖謀不軌,蕭何就以劉邦名義告訴韓信,把他招入宮廷中,殺死在長樂鍾室:劉邦回來知道這件事後是「且喜且憐」。


【漢十年(公元前197年),(陳)豨果(然在代地謀)反,高帝(劉邦準備)自將而往,(蒯成侯周緤勸說劉邦不要御駕親征,沒有被劉邦接受,參考司馬遷《史記·七十列傳·傅{寬}靳{歙}蒯成列傳》於是劉邦到邯鄲鎮壓陳豨叛亂,韓)信稱病不從。陰使人之(陳)豨所,而與家臣謀,夜詐赦諸官徒奴,欲發兵襲呂后、太子。部署已定,待豨報。其舍人得罪信,信囚,欲殺之。舍人弟上書變告信欲反狀於呂后。呂后欲召,恐其黨不就,乃與蕭相國謀,詐令人從帝所來,稱豨已破,群臣皆賀。相國給信曰:「雖病,強入賀。」信入,呂后使武士縛信,斬之長樂鍾室。信方斬,曰:「吾不用蒯通計,反為女子所詐,豈非天哉!」遂夷信三族。】——【班固《漢書··韓(信)彭(越)英(布)盧(綰)吳(芮)傳》】。



蕭何劇照


事後,蕭何也因為誅殺韓信的功勞,所以取代張良的相國一職,而張良卻愛上了辟穀之術。至於韓王信有沒有和陳豨一起謀反,這點不好說了。韓信和韓王信確實死在同一時期,而且都和陳豨叛亂脫不開關係,於是司馬光有這樣的記載:【淮陰侯韓信恥於與絳侯周勃、灌嬰、樊噲等人為伍,心懷怨恨,趁著陽夏侯陳豨要到代、趙之地守邊,過韓信處告辭時,唆使其割據代地與劉邦分庭抗禮,趙相周昌上告劉邦說,陳豨有兵強馬壯,有不軌之心,於是劉邦令人搜集陳豨「罪狀」,陳豨恐,韓王信因使王黃、曼丘臣等說誘之。(公元前197年夏五月)太上皇崩,上使人召(陳)豨,(陳)豨稱病不至;九月,遂與王黃等反,自立為代王,劫略趙、代。上(不聽蒯成侯周緤勸說而)自東擊之。至邯鄲,喜曰:「(陳)豨不南據邯鄲而阻漳水,吾知其無能為矣。」】——(司馬光、劉攽《資治通鑒·漢紀四·漢太祖高皇帝十年甲辰,公元前一九七年》)。其實我個人還是認為,韓信被封為淮陰侯後,心中有怨言而對陳豨說那些話也是有可能的,至於做齊王時候沒有這個心,也不代表做淮陰侯時候沒有。我從來沒有否定韓信能力,說實話,就算這件事是真的,韓信的名聲也不可能因此就臭了啊!


作者:伯禽 (資深歷史愛好者、古今智謀特約作家)



誠邀有志之士投稿,原創或推薦好文章,我們將第一時間發布您的內容,郵箱:107000701@qq.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今智謀 的精彩文章:

八路軍有支抗日特種部隊,成員卻全是日本人,成為日軍永遠的噩夢!
抗戰勝利後,受審後被槍決的六個大漢奸

TAG:古今智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