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許世友三易其名的故事,毛澤東命名讓他激動萬分!

許世友三易其名的故事,毛澤東命名讓他激動萬分!

原標題:許世友三易其名的故事,毛澤東命名讓他激動萬分!


誰都知道一代名將許世友有許多傳奇故事,但他的三易其名卻很少有人知道。其實,將軍名噪軍旅,正是從毛澤東同志給他改名以後。


1935年8月,在紅軍長征途中,許士友第一次見到了毛澤東。那一年,他還不滿30歲就擔任了紅四方面軍第九軍副軍長兼第二十五師的師長了。從1927年參加紅軍起,這位出自古剎名寺的少林弟子,就以威猛驍


勇著稱。


紅軍中這樣特殊出身特殊性格的戰將,也使得用兵如神的毛澤東主席格外青睞。一次,在保衛川陝革命根據地的戰鬥中,許士友率部得勝歸來。毛主席非常高興,當即差人請他來,要認識認識棄僧從戎的許士友長得是什麼模樣。


由於雙方都不曾見過面,許士友起初還略有緊張之感。他習慣性地整理一下衣帽,便被帶進毛主席的辦公室。

他們在一條舊長木椅上坐下。談得很隨便、也很投機。


「我經常聽到你的大名,但沒見過你,你的名字是哪幾個字呀?」毛澤東帶著幽默的口吻望著許士友,那神態像是嘮家常。


「許士友。言午『許』的許,士兵的『士』,朋友的『友』。許士友若有所思地回答,一副輕鬆和自信。 「啊,士兵之友?"毛澤東濃重的湖南口音里盛滿了讚許。「好哇,這名字很有大將風度,很不錯。」


「不過,我原來的名字有點太俗氣了,沒這個進步,叫許仕友,就是立人『入仕』。」許士友怕別人不理解,用手比劃著。


「是不是『學而優則仕』的『仕』啊?」

「對對……」許士友見毛澤東稍有詫疑,便解釋道:「依照家譜輪到我這個輩上是『仕』字,所以父母給我起名叫『許仕友』。」


「那後來又為什麼改成這個『士友』呢?」毛澤東越聽越有興趣,不住地往下追問。



「主席,這話要說可扯遠了……」接著,許士友像翻檔案似的,向毛澤東講起了自己的家庭和身世。


1906年12月28日,他出生在河南省新縣泅水店區許家佘子村(今湖北省麻城縣灑店區)。父親許存仁,是個老實巴交的莊稼漢子。母親李氏,是個健壯善良的農家婦女,生有四子一女,其中男孩分別取名叫許仕德、許仕勝、許仕友、許仕盛,納「德勝友盛」吉祥之意。許仕友排行老三,乳名三份子,這沒有什麼講究,完全是隨便稱謂;然而,起大名的時候卻費了一番斟酌。庄稼人,圖實感、圖吉利,想來想去,就叫「仕友」吧,一是能結交幾個做官的朋友來幫助自己改變命運;二是真有那麼一天在仕途上有點造化的時候,要多為賓朋少為人敵。

然而,現實生活給他的是一顆苦果。舊社會軍閥混戰,豪紳掠奪,老百姓啼飢號寒。為了活命,許士友剛剛8歲就進了嵩山少林寺,做了一名小和尚,千般辛苦,萬般習練,8年功夫,他練得一身武藝,成了赫赫有名的武林一強。但隨著他逐漸長大成人,越來越對黑暗的現實不滿,決心要衝出「三界」打出山門,投向革命。這一天終於來到了—他參加了黃麻起義,並一展風采,自此,在他的軍旅生涯中揭開了新的一頁。


在長期的革命鬥爭中,學政治、學軍事、學文化,他漸漸發現自己的名字有點扎眼,儘管人名是姓氏的符號,但還應有點意義才好。想來想去,他覺得「仕友」不如「士友」。子是,他悄悄地把「仕」字換成了「士」字,立志做紅軍的好戰士,士兵的好朋友。


許士友曆數了他兩次起名的經過,半是玩笑半是認真地說:「主席,您看這個『士』,字改得好不好?我看還是有點革命的味道哩……」


「別看你曾是出家人,可肚子里還喝了不少的墨水呀!」毛澤東打趣地點點頭,並風趣地說:「雖是一『士』(仕)之差,可思想境界又上了個台台呢!」

許士友有點不好意思,紅著臉道:「說是當和尚,其實是干雜役的。」他有意辯解說:「我算得上是地道的無產階級呀,每天在寺院里給老和尚搞勤務,什麼活都干,倒尿、洗衣、劈柴、燒飯……」


看許士友有點窘迫,毛澤東笑了:「好好好,我們承認你是無產階級。」又問:「你當初學了幾年武功?」


「不算在家學的,有八、九年的光景。」


「嗬,時間不短,怪不得連那個什麼山寨的霸主都打不過你呢?」


「怎麼,主席連這事也知道?」許士友驚異地望著毛澤東,話越說越多,剛來時那種緊張心情早跑得無影無蹤,他興沖沖地說:「實不相瞞,這是讓人逼的。」他接著繪聲繪色地講了起來:紅軍長征途中,他領兵路過一個少數民族山寨,寨主揚言道:「窮寇不拿買路錢,休想跨越一步!」話音剛落,幾個會點功夫的戰士上了擂台,卻被三拳兩腳打下陣來。


寨主自恃無人敢惹,更猖狂已極:「你們紅軍玩槍使炮不算草包,但武林功夫是飯桶一個!」這一來,氣壞了任師長的許士友,他把軍裝一脫,光著脊樑同對方交手。只見他飛拿騰娜。步步相逼,寨主初爾尚能招架,繼爾准以支撐,最後拱手求饒,甘敗認輸.為表示綠林豪傑兄弟義氣,寨主還特設宴席款待,並提出要將女兒許配給他。當即,許士友捧手婉謝,並真誠地表示:「我是共產黨員,已有妻室,友誼不在於此,待到革命勝利後,咱們再把酒論英雄。」



許士友把這段故事講完,毛澤東忍不住地笑道:「真有你的!看來,你不僅是士兵之友。而且也是民族之友啊!」說罷,他們又都一陣好樂,尤其許士友感到很滿足,他對自己的名字更加陶醉。誰知,正當他沉浸在一種難以抑制的興奮之中時,毛澤東話鋒一轉:「不過,我覺得這個『士』字還顯得標準低了點。古人言,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我看,你這個『士』字還可以再加上幾筆……」


許士友先是一愣,爾後有點不解地說:「要改字?改什麼字?」


「咱們這次是北上抗日,是打日本.咱們紅軍戰士不光要解放全中國,將來還要為解放全世界做貢獻啊!你看,把『士』字改成世界的『世』,你不就成了『世界之友』了嗎?多好!」說完,毛澤東放聲大笑.


「世界之友!」許士友一下領悟到毛澤東這種高屋建瓴的思想和敏銳的混察力,激動地說:「明白了!明白了!『世界之友』!中國紅軍是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一部分,要站在世界的高度,要有世界大同的胸襟.」他「叭」地向毛澤東敬了個軍禮,深情地說:「『士』、『世』一字之別,但我找到了自己今後奮鬥的目標!謝謝主席。」


從此以後,許世友的名字在人們的口頭上報刊中及文件里就正式出現了。


十餘年後,朝鮮戰爭爆發,一心要做「世界之友」的許世友,機遇再次降臨。



那是1953年的春天,毛澤東點將許世友出征,陳毅司令員向他傳達率志願軍第三兵團赴朝作戰的命令。』許世友聽後,深情地說:「我就盼著這一天呢,同美國鬼子較量較量,盡我的一份國際主義義務,這是我們共產主義戰士的崇高職責,要不怎麼叫『世界之友』呢?!」在漫長的戎馬生涯中,許世友將軍出生入死,頑強拼搏。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和世界人民的正義鬥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飛花默吟 的精彩文章:

史上那些披著佛道外衣行騙的惡人:「三姑六婆」如何成為淫盜之母
日本自衛隊發射反坦克導彈,查看戰果後指揮官半天說不出話來

TAG:飛花默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