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遊戲 > 盤點那些年玩《三國戰紀》聽錯的招式名稱,獨劈華山不是烏雞發獃

盤點那些年玩《三國戰紀》聽錯的招式名稱,獨劈華山不是烏雞發獃

相信小時候很多小夥伴在遊戲廳都玩過IGS公司出品的三國戰紀系列街機,不可否認三國戰紀確實是IGS公司推出的非常成功的一款遊戲,包括在人物原型設計、道具設計以及劇情安排各個細節方面都是做得非常完美,尤其最為突出的是整個遊戲的BGM上確實花了不少功夫,小地圖刷小兵時BGM的平淡無奇,BOSS出現時的起承轉合以及通關之後回憶畫面的略顯感傷,整場遊戲無時不刻保持了遊戲劇情與BGM之間的相互照應。

除此之外的遊戲亮點就是每個人物自帶的技能BGM,相信不少小夥伴小時候都有過出了遊戲廳在街上邊跑邊叫「倒轉崑崙」、「大鵬展翅」的經歷。遊戲中不少武將人物在釋放技能時能夠清晰地聽清楚技能名稱,可能為了增強人物戰鬥的氣勢,也有很多武將釋放技能時雖然聲音很洪亮但是吐字卻很是不清晰,相信不少技能名稱一直被很多人誤解很多年,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盤點一下三國戰紀裡面那些容易被誤解的技能名稱。

盤點那些年玩《三國戰紀》聽錯的招式名稱,獨劈華山不是烏雞發獃

一、諸葛亮

諸葛亮的b26a「萬箭穿心」發音還是比較清楚,必殺技「雷霆萬鈞」容易被聽錯成「雷霆萬擊」,超必殺「呼風喚雨」發音也是比較清楚,可是還是有很多人誤聽成「大海無量」,一傳十,十傳百,「大海無量」已經成為諸葛亮的超必殺的標誌名稱。

盤點那些年玩《三國戰紀》聽錯的招式名稱,獨劈華山不是烏雞發獃

盤點那些年玩《三國戰紀》聽錯的招式名稱,獨劈華山不是烏雞發獃


二、張遼

除了超必殺「風捲殘雲」很容易聽清楚之外,26a「秦王鞭石」基本沒人能夠聽清楚他bb的什麼,小時候一直叫這招「左右拉刀」,還有就是必殺技「翻雷滾天」,小時候一直以為他放必殺時說的是三個字,一直公認的是「奔雷炸」,可是不知道為什麼官方給的必殺名稱卻是「翻雷滾天」四個字。

盤點那些年玩《三國戰紀》聽錯的招式名稱,獨劈華山不是烏雞發獃

盤點那些年玩《三國戰紀》聽錯的招式名稱,獨劈華山不是烏雞發獃


三、黃忠

黃忠最難聽清楚的就是真黃的26a「獨劈華山」,記得小編小時候為了聽清楚黃忠放這招到底說的什麼,不管打小兵還是BOSS一直使用這一招,結果聽了半天一直聽的是「烏雞發獃」,到現在為止小編仍然聽不出是「獨劈華山」。

再者就是爆氣之後28a「野馬分鬃」,也根本聽不清楚這老頭說的啥,小時候稱這招「小李飛刀」,因為在那個沒文化的年代見到帶刀的就是小李飛刀。

盤點那些年玩《三國戰紀》聽錯的招式名稱,獨劈華山不是烏雞發獃

盤點那些年玩《三國戰紀》聽錯的招式名稱,獨劈華山不是烏雞發獃


四、張飛

張飛的聲音非常粗獷,基本輸出全靠吼,46a「狂風式」,一直被錯聽成「哄哄式」,仔細一聽確實像是「哄哄式」,到了10幾歲打這個遊戲還這樣叫它,確實有些幼稚。還有82a「餓虎撲羊」,小時候一直聽成了「呃!呼呀!」,選個白張飛用這招猛撲阿斗和二娘,不掉血還可以聽到一絲銷魂的叫聲,所以這招對於猛男張飛來說還是非常厲害的招式。

盤點那些年玩《三國戰紀》聽錯的招式名稱,獨劈華山不是烏雞發獃

盤點那些年玩《三國戰紀》聽錯的招式名稱,獨劈華山不是烏雞發獃


五、馬超

馬超這個穿人字拖的少年還是挺帥的,小時候特別喜歡玩這個人物,因為爆氣之後超必殺特別帥,有時候是一群冰雕,有時候是一群火豹,尤其喜歡攢氣在司馬懿那裡放這招,等司馬懿放他的冰豹就立馬放火豹跟他相剋,但最後發現其實沒什麼效果,只是畫面震撼而已。

放這招時說話聲音基本上被冰雕或火豹的聲音給掩蓋住了,所以小時候只知道叫這招「冰雕火豹」,但是後來知道這招真實名稱叫做「藏伏奔原」,還是一個挺霸氣的名字,也很配這招霸氣的技能。

盤點那些年玩《三國戰紀》聽錯的招式名稱,獨劈華山不是烏雞發獃

盤點那些年玩《三國戰紀》聽錯的招式名稱,獨劈華山不是烏雞發獃

喜歡小編文章的話請點擊關注,可以第一時間觀看更新,以及查看往期

小編的文章都是經過長時間整理和創作,圖片自己截取,純手工打字,絕無水貼。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