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周軍:小米目前是一種依託於品牌的商業模式

周軍:小米目前是一種依託於品牌的商業模式

來源:金融界網站

在商學院的課程體系裡面,品牌通常是在市場營銷學中予以系統討論的議題,在經濟類學科中沒有過多涉及。可能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品牌這個概念在很多人的眼裡,更多地屬於營銷工具、營銷方法的範疇,最多把它上升到企業的一項無形資產的高度。

然而,在很多投資家看來,品牌是公司的一類重要壁壘,巴菲特把它叫做護城河。在他們的投資框架裡面,企業有沒有護城河,有多寬多深的護城河,是非常關鍵的投資決策因素。

既然投資家們如此看重品牌,如果品牌僅僅是一種營銷方法或者一項無形資產,那麼就很難理解它如何能深刻地影響投資決策。品牌一定可以有一些不同角度的理解。為此,我想嘗試從經濟學角度分析品牌對於企業的價值和意義,並在這個視角下,探討小米的商業模式。

假設一個沒有品牌,只有產品的公司。當公司的產品從推出到佔領市場,到獲取一定的市場份額,開始為公司持續獲取收入。這一過程中,公司付出了生產、營銷等各方面成本的先期投入,終於完成了「資本的驚險一躍」。然而公司是否賺錢,創造價值,仍要看收入是否能超過成本(包括資金成本)。要想保證收入超過成本,最有效的辦法是掌握定價權,沒有定價權的產品,只能隨行就市,接受市場所給予的價格,這樣定價的產品,不一定能保證收入超過成本。經濟學理論認為,在充分競爭的市場中,價格接受者最多能賺取市場平均收益,無法創造資本的超額回報。而定價權取決於產品的競爭優勢,只有有競爭優勢的產品,才可能有定價權。然而,即使這個公司的產品確實有競爭優勢,能夠掌握定價權,並創造了超額回報,仍然難以避免的是:任何一個產品,或長或短,總是有其生命周期的,一旦進入衰退期並退出市場,企業要麼隨著產品結束而結束,要麼推出新的產品,重複一遍以上過程,再次演繹「驚險」的一躍。

有了品牌的公司,在後面的階段則有所不同,再次一躍的這個過程可以變得不那麼驚險。在有品牌的公司,品牌可以將上一個產品所給予客戶的體驗和傳遞的價值予以抽象,通過概念的形式存儲在客戶的心智當中。當下一個新產品推出的時候,只要提及品牌,就可以喚醒客戶心中對於該品牌所累積的體驗和感覺,以較短的時間獲得較高的市場接受度,從而降低了新產品營銷成本,提高了新產品的推廣速度,幫助新產品更順利地完成「驚險的一跳」,最終降低了企業的風險。

通過以上比較分析,我們可以認為,品牌是一種可以平滑連續產品生命周期波動,從而降低企業經營風險,保證企業持續創造資本超額收益的企業價值穩定器。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投資家非常看重企業的品牌,因為品牌和很多其他類型的所謂「護城河」一樣,都可以起到保護資本超額收益的作用。

恰逢小米公司正在港股首次公開發行,其估值定價成了資本市場頗有爭議的話題。據說小米團隊在路演中提出,小米的商業模式等於蘋果加騰訊,因此其估值應按照蘋果的利潤乘以騰訊的倍數。我姑且也來談談小米的商業模式。

我認為,小米目前所實現了的商業模式,應該是一種依託於品牌的商業模式,更具體一些,是聚焦於3C類產品的品牌商業模式。類比一下無印良品,可以更清晰地看清這一模式。和無印良品一樣,小米成功地以一種簡潔風的產品美學設計結合相對低價,物美價廉的價值定位,打造了一個強大的利基品牌。區別僅在於無印良品是聚焦於日常用品,而小米則是3C產品。

很多公司有強大的品牌,然而他們並不是依託品牌的商業模式,比如可口可樂。而小米和無印良品則將品牌的作用發揮到了極致,從而建立了依託於品牌的商業模式。在小米和無印良品的模式中,產品可以不是公司自己開發和生產,可以是所謂生態合作夥伴來開發生產,只要產品設計上保持一致的風格,價值定位上與品牌一致,就可以放在公司品牌下銷售。所以我們看到,小米投資了很多生態公司,合作生產小米品牌的各種3C產品。小米為這些合作夥伴提供的價值主要是品牌價值,包括品牌所內涵的客戶、渠道。小米的品牌某種程度上成為了一種平台,在這個平台上,小米可以嫁接各種產品,無論其是自己還是合作夥伴所生產。而生態合作夥伴則為小米提供了新的供應鏈資源,增加了品牌與客戶的接觸點,從而提高了品牌的客戶粘性。

小米的生態投資戰略恰恰是其品牌平台模式的有力證據。小米生態合作夥伴都是產品類的公司,沒有強大的品牌,因而企業價值有較高的產品風險折價。而他們的產品一旦嫁接到小米的品牌平台,即可降低產品風險,享受到了小米品牌的風險溢價。這個溢價,就為小米投資或收購這些產品公司提供了報價空間,雙方都可以獲得交易的雙贏。

當然,小米可以認為,與無印良品不同,因為其聚焦於3C產品,而3C產品的信息屬性,為公司帶來了軟體服務的機會。這一點蘋果已經做到了,蘋果的軟體服務類收入已經在整體營收中佔有相當的比例。小米的軟體服務類收入佔比似乎還缺乏一點說服力。而在硬體產品方面,小米與蘋果也不一樣。蘋果是高毛利、高價值的產品定位,而小米目前還是性價比領先的定位。至於騰訊,我暫時還看不出來小米在哪一方面有太多的類似性。

綜上所述,小米的商業模式目前還是一種利基品牌平台的模式,無印良品與其可比性更高,而不是蘋果加騰訊。當然,不能排除小米未來向著蘋果加騰訊的模式演進,只是投資人在當前的報價中,還是更多參考無印良品更加有依據,而蘋果加騰訊的想像空間可以給予一定的折價後,加以考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融界 的精彩文章:

外聯出國:特朗普放大招,全家免排期快速拿綠卡
Uber倫敦城市爭奪戰 有望本周重獲對360萬用戶的運營許可

TAG:金融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