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不是葯神:少點商業,多點民生

我不是葯神:少點商業,多點民生

在商業與狗血里徘徊游移的多數中國電影,有著與時代同步的表象氣質,浮華瀰漫,流量小生泛濫,臉譜花旦成災,讓原本是藝術屬性的電影創作,墮落為赤裸裸的金錢交易的快餐。這是逼良為娼,還是市場妥協?坊間市井,茶餘飯後,飄蕩著七葷八素的聲音。

剛剛上映的電影《我不是葯神》,似乎逃離了狗血爛片的窠臼,那些褪去華而不實的無病呻吟,揭開平民百姓心酸生存的遮羞布,曝光在大銀幕上,一波波共鳴在觀眾心底油然而生……

看病難,一向是中國老百姓民生問題里的一大痼疾,儘管如今的醫療制度已有了顯著的改善與進步,可依舊難掩很多病人及其家屬的悲苦呼聲。

《我不是葯神》的主線鏡頭,對準了4萬一瓶的正規抗癌藥物與5千一瓶的走私抗癌藥物之間的矛盾衝突,引發了法治與民情,商業與良知,疾病與窮病等話題延伸。

你能保證一輩子不生病嗎?

徐崢曾坦言說,《我不是葯神》是我迄今為止最滿意的表演作品。

的確,我們從電視熒屏里的《春光燦爛豬八戒》,到電影大銀幕上的《泰囧》,都在爆笑喜劇的故事裡追捧著徐崢的表演功力與才氣。

即便後來與鬼才導演寧浩搭班子,組團搞黑色喜劇,徐崢留給我們的形象依然是那個豬哥哥氣質,冷幽默極佳,能帶動我們哈哈樂的標誌性表演動作——嘎嘎樂的喜劇演員。直到今天《我不是葯神》的出現,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徐崢。

他把買保健品兼職走私藥物的勇哥,演到了點上。事業無成,妻離子散,父親病危,讓窮困潦倒的勇哥深陷生活泥沼,無可奈何地頹喪,與現實社會裡掙扎在階層最邊緣的中年大叔沒有什麼兩樣。

這樣的人設,界定了徐崢的突破性表演。一無所有的勇哥,只剩下那份惻隱之心值得自我安慰。所以後來迫於為父親治病的高昂費用,不得不接受白血病患者呂受益的販賣走私抗癌藥物的請求。

當越來越多的白血病患者成為自己的消費者,勇哥在見好就收的一年之後,再次鋌而走險走私藥物,以賠本的500一瓶價錢賣給病患者,他的惻隱之心已經超越了大無畏精神,他用不法的行為救贖著可憐的生命,成為律法之外的葯神與英雄。

因此,在警察追緝勇哥等人時,一位滿頭花白面帶倦容的老奶奶哀求道:不要再追查走私印葯了,4萬一瓶的正規葯,我吃了三年,房子吃沒了,家人吃垮了,警察領導,誰家沒個病人,你能保證一輩子不生病嗎?

多重社會問題與現實意義,在這部電影中淋漓盡致地剝離出來。社會矛盾、困頓卑微、世俗不公、無妄之災……活生生地出現在大銀幕上時,很難不觸動經歷過與正在經歷著這些現實問題的我們。

這世界上只有一種病,那就是窮病!

影片中的資深醫騙張長林,是活在我們生活之內的江湖術士。他花樣百出的騙術,捲走了病患者的救命錢。而他並不會因拔走了很多人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而心懷愧疚。

拋去張長林的犯罪行徑與道德淪喪之外,混跡醫藥圈多年的經驗,也讓他道出了中國人看病最心酸最無奈的事實:這世界上只有一種病,就是窮病!

看不起病,吃不起天價葯,就算砸鍋賣鐵,四處借錢,賣身賣命,該治的病,終究還是沒有治癒。這在中國勞動階層與工薪家庭中,是再普遍不過的事情了。

一個家境殷實的中產家庭,靠的是夫妻倆兢兢業業地工作,安安分分地做人換來的最好生活環境,可病拖垮了這個美滿家庭。4萬一瓶的葯,瞬間讓富足的人生,墮入窮困的深淵。為了活命,平民百姓不得不淪為窮命。

窮途末路的卑微,如同《我不是葯神》里的呂受益,眼睜睜看著自己與老婆孩子,從此陰陽相隔兩地,卻完完全全的無能為力。

比只能數著秒針等死更絕望的是,自己再怎麼努力卻依舊無力改變結局。而世間最溫暖的希望也莫過於,明知是蚍蜉撼大樹,卻還有一些人不顧一切地去爭取與拯救。

《我不是葯神》最耐人尋味的看點就在於此,從只想著賺錢否認救世主的商業思維,到倒貼錢也要救助白血病患者的濟世情懷。

社會的殘酷,現實的冷漠,人心的無奈,都在揭露中散發著淚水的氣味,然後人情推動了社會劇情發展,活著的人反覆思索,該如何避免無奈地死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健身會給你帶來哪些改變?
香港驗血性別檢測疑問解答匯總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