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傳承3000年的古法艾灸 今天你做「艾」了嗎

傳承3000年的古法艾灸 今天你做「艾」了嗎

現在的我們

每當發燒感冒等小毛病出現時

都會選擇療效比較快的西藥

過度依賴醫生與藥物

中醫有言「三分治,七分養」

治標必須要治本,身體才能真正健康

在中醫典籍《本草從新》中有這樣一段描寫「艾葉苦辛,生溫,熟熱,純陽之性,能回垂絕之陽,通十二經,走三陰,理氣血,逐寒濕,暖子宮…以之灸火,能透諸經而除百病。」

艾灸就是一種極為有效的增強人體自愈能力的方式,民間甚至有「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的說法。艾灸不止可以治療一些慢性病,還是養生保健、調理體虛體弱的一大法寶。

/ 哪些人可以嘗試艾灸?/

- 寒性體質的人 -

痛經、經期紊亂,手腳冰涼都是宮寒的最直接體現。此外,面色暗沉無光、皮膚乾澀鬆弛,臉上長斑,氣色差,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要老,肚子贅肉多、體形發胖……絕大部分都是因為氣血兩虛引起的宮寒。

眼看秋冬手腳冰冷捂不熱被窩的日子正在一天天逼近,對於女生來說秋冬補陽更是必須要重視的事了!!艾灸可溫宮散寒,活血通經,調和氣血,使面色紅潤,促進血液循環身體排毒,從而讓整個人都精神煥發,健康年輕。

寧靜曾在電視節目中表示,艾灸治好了多年痛經

- 濕氣重,長期吹空調的人 -

夏天最容易濕氣侵體,使得脾胃功能虛,令人渾身乏力,再加上吹空調,造成濕寒交加,導致關節風濕、肌肉僵硬,尤其是肩頸酸痛,水腫肥胖,面色蠟黃……

此時艾灸,可直接將陽氣注入,把體內的濕寒祛除,疏通血氣,補充精神,恢復身體健康和活力。

- 易受寒、易腹瀉、怕冷人群 -

此外,易受寒、易腹瀉、怕冷人群,風濕關節、肩周炎、頸椎病患者突出都可通過艾灸中溫經通絡、消瘀散結的作用,得到緩解。

/三伏灸、最好的艾灸時間/

三伏天是中醫所說的「陽氣最旺盛」的時候,這時氣候炎熱,人體皮膚鬆弛,毛孔大開,選擇此時在穴位上艾灸,藥物更易滲透皮膚,刺激穴位,起到疏通經絡,調節臟腑,藉以調整機體功能,增強抗病能力,旨在使「正氣存內,邪不可干」以防冬季發病。

2018年三伏天具體時間

伏 前 灸---7月6日—7月16日

初伏 10 天---7月17日—7月26日

中伏 20 天---7月27日—8月15日

末伏 10 天---8月16日—8月25日

伏後加強灸---8月26日—9月5日

小編以前也嘗試過自己艾灸,無論是隔姜艾灸還是隔蒜、隔鹽,都有一個缺點,那就是身邊都得有一個人幫忙照看,否則很容易燙傷或超時,要是上班外出的,晚上回家都沒有時間艾灸了,

艾灸最好的時間是在白天,而且需要長時間堅持,自己在家艾灸麻煩,白天還沒時間,去艾灸館又貴。那怎麼辦?

今天小編跟大家推薦一款艾匠明火無煙艾灸儀,作為最方便有效的時代進步產物。「艾匠牌」無煙艾灸儀既幫助您解決了艾灸時煩人的艾草煙霧瀰漫的問題,還保證了傳統的艾灸方式,同時煙霧也作用在皮膚上,熱量也作用在皮膚上,又達到了過去手工艾灸達不到的效果,可以說是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讓您輕鬆享艾!而無煙艾灸儀的推出已是艾灸養生保健行業的利器。營業場所能夠大大解放人力,大廳里一個人可以同時操作八九客戶,點燃後調好溫度就OK了,專業的、常做艾灸的人一用准喜歡!艾灸儀可以替代熱敷—推拿或手法。

其實任何機器本身是都沒有任何治療作用,只是起到了代替人工和除煙,而真正起作用的就是艾絨,一名出色的灸療師,如果沒有好的艾絨,就猶如一個優秀的狙擊手沒有一把狙擊槍!所以,選擇艾絨最重要!

首先,艾絨的質量與艾葉的年數有關,古語講「三年之病當求七年之艾」,中醫認為用來養生治病的艾絨需要用保存三年以上的艾葉治成。由於大多數朋友都是直接購買艾絨來使用,看不到加工過程,所以對於艾絨的年數不好辨別,如果不是三年以上的陳艾做成的艾絨,傳統醫學認為在艾灸時會損害肌肉經絡,給人帶來損害。所以購買艾絨辨別年數很重要。

1、艾的生和熟:艾分生艾和熟艾,生艾就是沒有真正的加工過,沒有把絨提取出來。而熟艾是經過提純的,質量比生艾要好很多。兩者顏色也有所不同,生艾略帶些青綠,熟艾顏色呈土黃色。

2、艾絨的陳度:關於艾絨的純度,目前普遍存在一個誤區,認為艾絨越陳越好。這是因為由於古人認為:「七年之病當求三年之艾」,所以很多人都會認為絨越陳越好,很多商家為了迎合客戶的心裡,甚至號稱自己的是5年的艾,7年的艾,還有說是10年的艾,至於5年7年或10年的陳艾的這種說法,99%沒有真的,即使有的話價格也是超貴,一點也沒有必要。

無煙不成艾,也可以從艾煙中分辨艾草的質量,好的艾絨,是土黃色,煙不會那麼刺鼻,也不會是滾滾黑煙。顏色發黑、發青的艾絨千萬不要用,那都是當年的艾草製作的,不但效果不好,還非常容易傷皮膚和筋骨,「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指的就是只有三年以上的艾草加工的艾製品才有藥用價值,艾草通常只有通過反覆的精加工,艾絨柔軟無雜質,才能讓其焦油的含量變少,且燃燒後不再刺鼻,反帶有些清香。

相傳李時珍經常上麒麟山採集艾葉,並在家裡種植蘄春艾葉也被稱為蘄艾,是國家地理文化標誌產品。

《本草綱目》中記載:「自成化以來,則以蘄州者為勝,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謂之蘄艾」

收了艾葉之後,晾曬風乾,封存起來,一直到3年以後才用作御艾堂熱灸貼的原料。

陳年老艾,品質濃度達到最佳,遇到溫熱,葯氣綿延不絕。

(全文結束 感謝您的閱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艾灸 的精彩文章:

痛風的艾灸方法
最實用的艾灸知識都幫你總結好了

TAG:艾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