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父母在等我們感謝,我們在等父母道歉

父母在等我們感謝,我們在等父母道歉

前兩天晚上大概11點的時候,李大濕正要準備睡覺,忽然,我的微信里提示有新消息。

「大濕,你在嗎,我想和你說說話,我心裡很難受。」

嗯?這麼晚了,應該是比較嚴重的事情吧?

「我媽總是給我安排相親對象!」

我撲哧一聲笑了,這應該是個喜劇話題吧?看來今天的素材又有著落了!

誰知,等粉絲阿玲告訴我的時候,我怎麼也笑不起來了。

阿玲今年三十歲,還沒結婚。

她的媽媽最常說的話便是,「都三十了還不結婚,你說你還有什麼用?」

所以,阿玲平時沒什麼事都選擇晚歸,甚至周末也跑去單位加班,就是為了躲開媽媽的奪命追魂令。

那天晚上下班,她回到家,媽媽拿出一堆「候選人」資料,準備給阿玲安排相親行程。

「明晚,三姑鄰居的兒子,後天晚上,大姨的遠房親戚,大後天晚上,二伯朋友的兒子......」

阿玲實在厭煩了這種貨如輪轉的相親日程,不想去,結果這話音剛落......

「我說養你那麼大,你一個女孩子家,都三十歲了還不結婚?讓我們的老臉往哪擱啊?真沒用!你怎麼不去死啊!」

阿玲氣不過,跑去朋友家躲了起來,一邊哭一邊告訴了李大濕。

「讀書的時候,我媽就嫌棄我成績不好。工作了,她嫌我工資太低。現在就嫌我嫁不出去,覺得這是個天大的錯誤,天天在家數落我,說我沒用,說我給他們丟臉,說她為我好我還不領情......」

我嘗試著安慰她,「其實,你媽媽也是為你好,有沒有嘗試過和她溝通呢?」

「大濕,我和我媽說了好幾次,感情這東西又不是挑貨品,沒法錢一付感覺就來,但是她覺得只要是她為我好的行為,我就必須聽從。將心比心,如果一個人以愛的名義,去為你套上枷鎖,去打擊你,你認為這種行為,還是愛嗎?」

她的這番話,讓我感觸良多。

大家有沒有聽過類似的話?

你看看xxx,人家的孩子多有出息!你看看你!

就憑你也想做xx?別人做成功了你也能嗎?

這麼簡單的事情你都不會?怎麼那麼蠢!

取笑,挖苦,打擊,是很多中國式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他們賦予了它一個非常好聽的名字,「打擊式教育」。

這段時間,湖南衛視出了一檔新節目,叫做《少年說》。

節目組走遍全國十幾個學校,搭建勇氣台,鼓勵同學們喊出自己的想法。

其中有一個同學,向她的媽媽喊出了心裡話,因為媽媽總是打擊她,看不到她的努力,她希望媽媽多表揚一下自己,不要再拿她和別人家的孩子對比了。

此番言論引起了同學們的共鳴,但是她的媽媽依舊不為所動。

媽媽認為閨女五行欠打擊,驕傲了怎麼辦,退步了怎麼辦?我可是為你好啊,所以才要苦口婆心地一直打擊你!換別人我才懶得打擊呢!

而其實,我知道那個女孩子只是需要媽媽一句話。

「對不起啊閨女,我沒有顧及到你的感受。媽媽一直知道你在努力,只不過我心急而已。」

可惜的是,自始自終,那位媽媽一直沒有抓住重點,甚至還認為自己的女兒不應該把重點放在情感需求上,要多從自身去找問題。

旁觀的小夥伴感同身受,當局者媽媽依舊堅持不為所動並陳述大道理,最後那位女孩心態崩潰,抹著眼淚走下了台。

「就算我肯定你你也不一定能進步,那還不如用打擊的方式來幫你提高能力。」

嗯,對於一件器物,可以千錘百鍊,以便使其品質過硬。

但是人,生而非器物,卻如同器物般,被安排在流水線上,接受雕刻,接受捶打,以求達到品質上佳的效果?

根本原因,就在於有些父母,只重視子女的技能和能力,卻忽視了他們所自帶的情感需求。

開了公眾號後,大濕會收到各種各樣的諮詢求助問題。

或許是成績不好,或許是工作不順,或許是情感危機,或許是其他原因。

為什麼他們寧願不告訴父母,而選擇告訴一位素未平生現實見都沒見過的李大濕呢?

因為,我知道,不管是誰,首先他需要的,是尋求安慰,只有幫他把情感穩定下來了,才能分析出後面的癥結所在。

果不其然,很多人都會告訴我,剛找父母說出自己的苦惱時,他們的第一反應便是嫌棄數落一通。

後續?孩子們心裡已經開始有了抵觸情緒,還是找一個陌生人傾訴吧。

「我希望家,是遭受過大風大浪後能讓人休憩的地方,而不是給予大風大浪的地方。」

孩子希望那份愛,是可以被父母「看見」的,就能明白,自己在這個家,是被無條件愛著的,從而就有了安全感。

當孩子生活在打擊之下,他們也會默認,父母是不喜歡自己的,因為自己做什麼都是錯。

所以你會看到,「常春藤女博士因母親一句話跳樓自殺」,「深圳16歲花季少女不堪父母責罵服毒自殺」,「17歲少年q空間留遺書自殺」等新聞層出不窮。

許多父母接受採訪的時候表示,他們在外人面前,將自己的子女引以為傲,可是面對兒女的時候,他們連一句「你很棒」都吝嗇給予。

彷彿只要一表揚自己的孩子,他們馬上就會驕傲自滿,不求上進。

李大濕認為,能力的好壞,成績的高低,受用一時;而讓孩子感受到他是被無條件愛著的,這才是受用一生的力量。

「利刀割肉瘡猶合,惡語傷人恨不銷。」

陌生人的譏諷都讓人不爽猶久,更何況是最親最愛的家人?

父母天然愛孩子,但這並不意味著,父母天然就會表達對孩子的愛,天然就懂得怎麼愛孩子。

最大的悲劇,莫過於愛孩子,卻總是傷了孩子,還不自知。

我想要蘋果,你卻給了我一箱梨。

你一直以為吃梨有助身體健康,但我知道吃蘋果更有助於我的成長,你不屑一顧並認為「你一個小孩子知道什麼」,長此以往,我不想接受你的好意,你覺得我是白眼狼。

當父母不需要考試,不需要持證上崗,誰都可以當父母。

但是好的父母,知道他們也是第一次當父母,經驗不夠,永遠不會停止學習。

父母努力對我們好卻不知道對我們的傷害,我們認真等他們道歉卻不理解父母對自己的愛。

這才是最無奈的地方吧。

可幽默,可無厘頭,可嚴肅,可撩。

謝謝你們願意這麼相信我。

我就是一個愛寫文章的窮鬼李大濕。

我覺得只要我堅持創作,

總有一天,

世界都會看到我的文章。

點擊「素質只配留給有涵養的人」,

查看那些人醜惡的嘴臉。

李大濕的世界:我只想做一個

講好故事的老濕

微信ID:ilovelidashi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李大濕的世界 的精彩文章:

TAG:李大濕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