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區塊鏈預測」搭上世界盃快車 「只贏不輸」背後藏何貓膩?

「區塊鏈預測」搭上世界盃快車 「只贏不輸」背後藏何貓膩?

編者按:今年的俄羅斯世界盃異彩紛呈,隨著德國、阿根廷、西班牙等一批傳統強隊爆冷出局,悲傷抑或興奮的除了賽場內外的球迷,還多了另一群人——區塊鏈「預測」市場的玩家們。

自2014年以太坊出現首個「預測市場」應用以來,以「區塊鏈+預測」為主打的產品日臻興盛。而在中國市場上,一些本土化團隊,也在嘗試挖掘這一市場,四年一度的世界盃則成為他們推廣的絕佳機遇。《證券日報》記者調研發現,不少區塊鏈預測類項目自世界盃開賽以來,活躍度急速提升。但是,這些「區塊鏈預測」的平台是否合法?玩家們參與其中會面臨哪些風險?近日,《證券日報》記者走進了「區塊鏈預測」玩家群體,並與多位區塊鏈行業的專家交流,以期還原這一市場背後的故事。

世界盃點燃區塊鏈預測「引線」

宣稱「只贏不輸」難避博彩嫌疑

本報見習記者 閆晶瀅

在世界盃前夕,「區塊鏈預測」成為了區塊鏈行業的熱詞之一。有研究報告顯示,截至今年6月份,全球「區塊鏈+預測競猜類」存量項目已達27個,市值逾18億美元。2018年新完成眾籌的預測競猜類項目總數已超過60個。《證券日報》記者發現,這些打著「區塊鏈+預測」旗號的平台正通過各種方式借著世界盃賽事「良機」進進球迷們的「視野」。

對於「預測」賽事結果,中國銀行法學研究會理事肖颯律師指出,其實際上還有另外一面,那就是,有猜對的有猜錯的,猜對的把猜錯人的錢拿走。「引入了token(代幣)之後,對一個事件結果的有獎猜測,具有賭博性質」。

眾所周知,我國法律對嚴禁賭博的態度鮮明。但是《證券日報》記者發現,仍有一些團隊嘗試在國內以不同的形式推行「區塊鏈+預測」項目,並借世界盃的機遇進行推廣,這些「區塊鏈+預測」本土化的「變體」,仍難以完全避開賭博嫌疑。

區塊鏈預測本土「變體」

競猜項目「只贏不輸」?

隨著微信提示音響起,某資深「幣客」於先生拿起手機,屏幕上蹦出一條微信信息「XX,只贏不輸的預測市場,邀請您參與預測話題」。根據該信息顯示,其邀請參與的話題是「北京時間6月27日2:00韓國VS德國比賽的結果」,共有「韓國勝利」、「德國勝利」、「平局」三個選項。截至球賽結束,該場「預測」已有578人參與。

於先生參與的是國內某區塊鏈團隊推出的「區塊鏈預測」項目。「我是無意間在一個區塊鏈公眾號上發現的這個項目,覺得他們推廣的『只贏不輸,只賺不賠』的理念很有意思,就此入了場」。

何為「只賺不賠」?於先生向《證券日報》記者詳細解釋了該平台的「玩法」.在世界盃期間,該平台主推賽事項目的「競猜」,玩家押注的「籌碼」來自於該平台在去年「9.4」ICO禁令前發行的代幣。在球賽結束後,押對賽事結果者可以平分獎池(獎池裡的代幣由項目團隊投放),輸家所投代幣將暫時鎖定,在鎖定期過後可以交易,因此號稱「只賺不賠」。此外,平台聲稱邀請好友參加還可提前解鎖。「完全沒有風險,只是等待讓人比較焦急,代幣全部凍結後我就會再入手新的代幣。」於先生表示。

早在世界盃開賽之前,部分「預測市場」類區塊鏈平台就打著「只贏不輸、只賺不賠」、「穩贏百萬福利」、「開啟世界盃預測之旅」等旗號進行項目宣傳。其中,不少的項目團隊、項目公司主體都在國內,這些項目的宣傳文章里都熱情洋溢地寫道,「持有相應代幣便能參與預測,預測成功可瓜分獎池中的代幣,得到預言之神的獎勵,參與人數越多,獎池越大!」同時,預測失敗也不會失去代幣,而只會暫時被鎖定。「完全沒有風險,是一個只贏不輸的預測平台!

由於我國法律對於嚴禁賭博態度嚴厲。一些國內團隊在嘗試落地「區塊鏈+預測」項目時,會改變「預測」模式,從上述項目來看,與傳統的「預測」模式不同,在該平台上進行遊戲,其獎池來自於平台方提供的代幣,而輸家的損失並非在參與預測時投入的代幣,而僅是代幣交易的「鎖定期」。平台相關負責人曾表示,該項目的預測在參與時是無風險的:「對賭博的界定是,贏家贏的錢全部來自輸家,而且贏家的錢沒有增量,為什麼說我們的產品是無風險的?因為只贏不輸,重點是不輸,不會有人因為輸了之後引起賭博的嫌疑。」

無輸家即合法?

專家另有看法

然而,這樣的項目真的完全合法合規嗎?

對於「預測」市場,肖颯律師指出,其實際上還有另外一面,那就是,有猜對的有猜錯的,猜對的人把猜錯人的錢拿走。「引入了token(代幣)之後,對一個事件結果的有獎猜測,具有賭博性質」。

肖颯律師對《證券日報》記者指出,輸家沒有直接損失並不能證明不屬於賭博。賭博行為以行為人主觀上是否有營利為依據,要看行為人蔘賭的意願。從目前西方社會中經濟的定義來看,賭博是指「對一個事件與不確定的結果,下注錢或具物質價值的東西,其主要目的是贏取更多的金錢或物質價值」。而代幣作為虛擬貨幣,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和法幣兌換,因而可以認為是虛擬財產,具有物質價值,如果被凍結也可能會帶來相應法幣上的損失。所以不能說輸家沒有直接損失就不是賭博。

無論是博彩還是市場預測,都具有賭博的性質,而博彩和市場預測的區別之一在於:大家參與市場預測時,往往參與的是自己最不願發生的結果;而參與博彩的時候,是去參與最希望發生的結果。在上述押注的行為中,下注者顯然是基於贏的希望,因為具有博彩的意圖。

此外,肖颯介紹稱,我國對於「設局」的莊家或組織者給予嚴厲的法律打擊,即刑法第303條第二款的開設賭場罪。在我國,開設賭場的法律後果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1997年版的刑法條文要求開設賭場必須有「營利目的」,現在的條文已經沒有這一要求。也就是說,在互聯網上不賺錢,給人攢局賭博的也是犯罪行為。

「目前很多號稱是預測類區塊鏈項目,但其實就是賭博,境外也有很多類似的博彩項目。預測題目也不限於競技類,如『特朗普和希拉里誰會當選?』等,然後利用其發行的代幣進行押注。無論是用法幣還是代幣,並不能改變博彩的本質。」北大光華管理學院金融系主任劉曉蕾指出,預測市場的行為比比皆是,無論是政府部門還是商業研究團隊都有進行,其預測模型是與實體經濟相結合的。但打著預測的旗號進行賭博行為,則不需要任何真實的預測或計算。

劉曉蕾認為,對於區塊鏈「去中心化」能夠減少人為操控、保證博彩數據的真實性等優勢,實際上能夠產生一定效果,的確解決了博彩公司暗箱操作、交易成本高等問題。但即使如此,目前我國仍然沒有放開博彩業,在項目平台上推出「預測話題」並邀請持幣人參與押注,押中結果者平分池內收益,這與網路賭博並無二致。

此外,劉曉蕾還表示,區塊鏈技術本身與預測精準度無關。能夠讓更多的人參與到市場預測上來確實可能提高預測精度,但這並不一定需要使用區塊鏈的技術。

區塊鏈預測市場的無序發展

事實上,以上這一類模式為國內「區塊鏈+預測」模式的一個縮影。這些「區塊鏈+預測」項目上馬的背後,其大背景是「區塊鏈+預測」市場的奔放無序發展。

今年以來,一家專註區塊鏈投資的基金OK Blockchain Capital,在對「區塊鏈」之於「預測」市場的意義進行了闡釋時指出:區塊鏈預測競猜基於上鏈和智能合約模式帶來的「不可篡改、去中心化」特性,可以建立更加透明的標準化預測競猜規則,解決隨機數字不透明、開獎規則不透明、資金運作不透明等問題,降低因平台跑路或莊家優勢等帶來的資金損失。另一方面,區塊鏈因為智能合約的存在,極大地降低了運營和風控成本。

2014年,以太坊出現首個「預測市場」應用Augur;2017年,同樣基於以太坊的預測項目Gnosis代幣在開售後15分鐘內一搶而空,彼時估值高達3億美元。

據OK Blockchain Capital統計,截至2018年6月份,全球「區塊鏈+預測競猜類」存量項目已達27個,市值逾18億美元(市值由以上交易所的預測競猜類項目流通市值相加所得)。此外,2018年新完成眾籌的預測競猜類項目總數已超過60個。

但是,類似「區塊鏈+預測」的項目由於其天生的「賭博」性質,普遍在全球受到嚴格的監管,甚至頻繁被叫停。

事實上,如上述該報告所言,區塊鏈技術能夠對「預測競猜」行業起到顛覆性的作用。然而,在將「預測競猜」替換為「博彩」或「賭博」之後,上述內容仍然完全成立。同時,上述報告亦坦言,合規問題也是決定此領域項目發展的關鍵性條件。

轉載自:證券日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前沿科技 的精彩文章:

華為去東莞、小米去武漢,科技巨頭為何遷出一線城市?
小米的底褲,不是蘋果,而是亞馬遜這種全球最兇猛模式?

TAG:看前沿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