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楊萬里一首詩底蘊深厚,言辭秀麗,讓人越讀越有意味

楊萬里一首詩底蘊深厚,言辭秀麗,讓人越讀越有意味

人生如河,有時洶湧澎湃,有時風平浪靜;人生似戲,有時長袖善舞,有時步履維艱。人生又像一本書,有時讀了開篇就預知結尾,有時雲里霧裡不知所云;人生還像一首歌,有時高亢激昂,有時低回婉轉。

裁剪

蘇軾多次被貶,生活充滿了艱辛,「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王維瀟洒了半輩子,老了卻與世無爭,「一瓢顏回陋巷,五柳先生對門」。辛棄疾暮年生活窘迫,依然談笑風生,「百無是處老形骸,也曾頭上帶花來」;陸遊憂傷時也自我宣洩,「秘傳一字神仙訣,說與君知只是頑。」南宋詩人楊萬里一生坎坷,更是參悟甚透,我們看看他的人生態度。

裁剪

泊平江百花洲 宋代:楊萬里

吳中好處是蘇州,卻為王程得勝游。

半世三江五湖棹,十年四泊百花洲。

岸傍楊柳都相識,眼底雲山苦見留。

莫怨孤舟無定處,此身自是一孤舟。

譯文:江南最美的地方是蘇州,我為王事奔走,卻有幸縱情遨遊。半生中三江五湖都乘船走遍,十年里四次停泊在百花洲。岸邊的楊柳與我都很熟悉,眼前的雲山執意要挽留我。莫要責怪這孤舟漂泊不定,我本來也是一隻孤舟。

裁剪

作者在首聯交待自己與蘇州的因緣,敘事筆法,通俗曉暢,頗有民歌風味。作者彷彿是在慶幸自己因工作之便,而得到游賞吳中佳勝的機會,實際是為下文翻出感慨打下伏筆。

裁剪

頷聯用秀麗、工整之筆概括了自己漂泊羈旅的生活,詩人感慨身世之悲愴,但調子並不沉重,似乎還帶有一點悠然自賞的意味,反映出作者淡然面對的生活態度。這一聯在句法上多用數字成對,表現出詩人的巧思,具有一種輕快流利、抑揚頓挫的美感。

作者入仕以後奔走於全國各地,寫這首詩時,已經半世之多;十來年間,因工作性質到處忙碌,曾四次泊舟於百花洲畔。正是因為見多識廣,才能閱歷豐富,也就更嘗遍了這世上的酸甜苦辣。簡單的數字羅列,沒有任何趣味性,卻凝鍊了作者無數的坎坷與辛酸。

「岸傍楊柳都相識,眼底雲山苦見留」,頸聯承「四泊百花洲」,突出自己對這一帶風物的熟悉。經常往來於這一帶山水,詩人太熟悉岸旁楊柳,也十分依戀眼底雲山,卻故意將景物擬人化,既饒有情致,又不落俗套。詩人運用移情於物的手法,用被感染的事物襯托主觀情緒,更加和諧一體。

裁剪

尾聯是全篇的出彩之處,作者層層深入,先淡寫半生的經歷,再濃墨重彩地描畫百花洲的美景,然後深情表白自己的依戀之情,最後緩緩地收回自己快要噴薄的情感。詩人恬淡地道出「莫怨孤舟無定處,此身自是一孤舟」,看似輕描淡寫,卻是深思熟慮,充分地揭示了作者的深厚底蘊。

身如孤舟,漂泊無定,這是楊萬里的切身感受,又何嘗不是蘇軾和辛棄疾等人的身世寫照。人生就是這樣,本以為自己才華橫溢,可以藐視一切,甚至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裁剪

可是生活就是喜歡開玩笑,命運更經常會扼住你的咽喉,讓你氣喘吁吁之後,終於發現自己其實也是凡夫俗子,禁不住幾次折騰。於是在歷經千辛萬苦之後,終於發現繁華遲早會落幕,大幕拉開,只是一片白茫茫的遼闊水面,一隻孤舟在風雨中寂寞獨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水心語 的精彩文章:

讀完李白的這首詩,知道了詩仙為何穩坐古詩詞頭把金交椅
韋莊兩首經典的菩薩蠻技巧嫻熟,大巧若拙,情濃意深

TAG:雲水心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