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不是葯神》觀後感

《我不是葯神》觀後感

這是free第21篇文章

最近看了一部好電影忍不住想要給大家分享一下。會有一定的劇透,但這是一部描寫現實社會現象的故事,所以即使你提前知道了部分劇情也依然不會影響你的觀影體驗。

1

《我不是葯神》是由真實故事改編而成,由徐崢主演,寧浩監製,單看這個組合感覺就不會差。劇中徐崢飾演的是一個失敗的中年大叔——勇哥,開了一家賣印度神油的店,過著十分墮落的生活。

一天,鄰居給勇哥介紹一單生意,需要去印度走私一種治療白血病的藥物。

在治療白血病方面,德國發明了一種葯叫格列寧,可以將晚期病人的存活率從30%提高到80%以上。但是格列寧的價格非常昂貴,一瓶葯就高達人民幣4萬元,且一瓶葯只能吃一個月,進口葯不在醫保報銷範圍,普通家庭根本吃不起。

簡單的說就是印度盜版了德國的格列寧,在療效接近的情況下且價格只要500元/瓶,由於印度政府並不打擊這種盜版葯,所以世界各地的窮人都來印度走私藥品。劇中稱印度是窮人的藥房。

2

勇哥抓住這個機遇,將走私回來的葯以5000元/瓶的價格賣給國內的白血病人,並以此大賺了一筆。跟著他一起賣葯的幾個夥伴也都是白血病病人,因為賣葯,他們不但有了收入而且病情也得到了控制。許多病人因為買到了便宜的葯,生活重新燃起了希望。

隨著「假藥」的擴散,終於引起了中國警方的重視,在警察的打擊下,徐崢開始擔心起自己的未來。販賣假藥,5年到15年有期徒刑,情節嚴重可以判無期。

勇哥雖然已經跟妻子離婚,但孩子目前還跟著自己,還有一個需要人照顧的老爹。在重壓下,勇哥決定放棄賣葯。走私藥品的這條地下線被另一個賣假藥的無良商人——張長林接手了。

3

張長林接手後,把葯越買越貴,最後買到2萬元/瓶。許多病人都吃不起葯了,就不再保護他了。警方查到了張長林,張長林開始四處逃竄,「假藥」這條線就此斷了。

曾今與勇哥一起賣葯的老呂,因為吃不到葯,病情逐漸惡化,很快走到了生命的末期。在目睹了朋友的死亡,以及許多白血病人因為沒有葯而受到病痛折磨後,勇哥決定重新開始賣葯。這次他賣500元/瓶,這讓很多病人都十分感動。在警察突擊檢查,抓住了一批服用「假藥」的病人,但是沒有一個人願意說出假藥的來源,其中有一幕,一個老奶奶抓著警察的手求他放過「賣假藥的」,她說如果沒有這500塊錢的葯,她很快就會死,她真的好想活下去。

最終警察秉持著法大於情的原則還是抓住了勇哥,勇哥被判刑5年。

真實的世界遠比電影要複雜。

這部影片給人內心最大的衝擊可能就是為什麼正版葯要賣那麼貴,病人們為了活命只能偷偷摸摸的買盜版葯。尤其是在大家看到老奶奶哭訴的那一段,可能很多人都會懷疑真正的正義去哪了?

電影將製藥廠商推到絕對的對立面,這對於製藥商其實是不公平的。藥物的研發是一項非常漫長的過程,且資金投入巨大,通常都是在幾十億美金的級別,且研發周期一般在十年以上,像劇中的格列寧更是如此。而一款藥物的專利期只有十年,十年後就可以隨意的仿製,所以製藥商想要收回成本只能在這十年里,自然葯的價格就不可能低。

製藥商也需要賺錢,不然誰願意把大把大把的鈔票拿來製藥呢。就比如當我們在買醫藥公司的股票時,我們期望的是它能給我們帶來收益,希望股價漲起來,而不是拿著我們的錢去做慈善。

如果我們再從整個社會的角度來看,只有當製藥商掙到了錢,這個行業才會有更多的公司願意進入,才會吸引更多的人才。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才會有像格列寧這樣的特效藥被研發出來,製藥行業才能不斷的得到發展進步。

勇哥的行為無疑是幫助了很多的窮人,帶給了很多人生活的希望,但是他也破壞了製藥行業的發展和進步。所以勇哥從他的角度做了正確的事,而警察也在他們的角度做了正確的事。

現實生活的無奈就是難以找到絕對地對與錯,勇哥並不是一個完美的人,他在剛開始走私藥品的時候,想的也不是幫助別人,而是賺錢。張長林作為一個反面人物,在最後被警方抓獲後,堅決不供出勇哥,也表現出了他也是一個有底線的人。

我覺得這也是電影的想要表現的真實社會,以及真實的每個人。

電影的最後,格列寧被收入醫保藥品,以後就再也不用買盜版葯了。但現實是只有部分地區的醫保收錄了這種葯,畢竟這麼貴的葯,醫保也很難承擔得起這樣的風險。

PS:最後說一下我個人的感受吧。其實也我想說的也很實在,那就是一定要買商業保險,不能光靠社保。還有就是每年都要體檢,早發現,早治療,這點錢不能省。

free是自由

這裡是個風格多變的地方,哈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free是自由 的精彩文章:

TAG:free是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