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90後的經濟獨立,是爹媽給的

90後的經濟獨立,是爹媽給的

你要的經濟獨立,不過是個笑話

5歲:對一個孩子來說,調皮搗蛋基本是標配,就算表面乖乖的,內心也絕對閑不住,或多或少都會做一些傻傻的事情。

10歲:生活中學習中與父母發生衝突,大部分孩子或許忍讓,覺得畢竟是父母,但逆反的小種子已被深深埋下。

15歲:坐在班級的教室里,望著窗外發獃,突然覺得自己彷彿像一隻被關在籠子里的小鳥,想要自由,期盼著何時才能離開這呆了10多年的故鄉,出去闖蕩。

18歲:高考就是人生的第一次跳板,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成績代表了接下來你該去哪裡談戀愛,打遊戲。錄取通知到手的那一刻你一定是開心的,因為覺得自己終於「獨立」了。

20歲:終於得到了夢寐以求的生活,自己收拾床鋪,照顧自己的衣食住行,雖然拿著每月父母給的救濟金,但還是覺得自己「獨立」了。但慢慢的你會發現,錢不夠花。然後你才知道,所謂的「獨立」是自欺欺人的,於是你又學到了一個新的詞「經濟獨立」,覺得只有這樣,才能夠擁有自己的人生,擁抱自由。接下來你開始期盼工作,開始兼職,步入社會。

GIF

23歲:畢業了,正式參加工作,賺的錢也多了起來,可以不靠父母每月的接濟生活,達到了你認為的「經濟獨立」,你很開心,覺得很有成就感,全職兼職一起來,賺錢速度越來越快,有一定存款之後,開始計劃自己的一次小小的旅行,或者是與朋友的一次大餐。

26歲:談了個女朋友,日常開銷多了一些,還要在某些節日送禮物,買包,買衣服,除了旅遊,聚餐,又多了逛街這一項任務,錢又不夠花了,但發現自己的身體不像幾年前那麼結實,下班以後的精力不足以讓你像幾年前一樣接好幾份兼職,於是你開始學習投資理財。大概到了這個階段,才達到了所謂的「經濟獨立」

但,這一切都要建立在一個問題上,那就是不生病,沒意外。否則打電話的時候又要加上一句:「媽,給我打點錢吧,我生病了」。

雖然法律規定,成年之後,父母對孩子沒有強制性的撫養責任,但中國的家庭結構就是這樣,無論你是否成年,是否有家庭,只要你是他們的孩子,大多數父母都會無條件盡最大努力的幫助你,所以追求了這麼多年的「經濟獨立」其實就是個笑話。

反觀國外,孩子一旦成年,那真的叫放養,就算有了什麼意外或者大病,國外父母是絕對不會賣房子,賣車子去幫助孩子,不是因為不愛,而是他們的孩子會給自己買保險。

GIF

最早的一批90後現在還沒到30歲,大部分人還沒有給自己買保險,不會想到萬一自己生病或者意外應該如何解決,因為潛意識裡會想到,

實在不行就回家,回家還有爹和媽。

爹媽只能護你一時,幫不了你一輩子,買保險等同於控制風險,連風險都不會把控的90後,如何談到「經濟獨立」呢?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壹萬保資訊 的精彩文章:

TAG:壹萬保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