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數據網紅」貴州究竟有多厲害?

「大數據網紅」貴州究竟有多厲害?

如今當我們討論商業機遇與城市時,主角不再總是北上廣深,而多了一些「網紅」城市,比如新一線城市之首杭州,比如掀起「搶人大戰」的武漢、西安,比如因大數據而聞名的貴陽,比如電影大屏幕上頻頻出現的霍爾果斯......

《中歐商業評論》與啟信寶聯合推出新商業城市系列,帶你從另一個角度了解這些「網紅」城市們。第一期我們走近貴陽,探究大數據給這座城市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文 / 齊卿 本刊資深編輯

司歡 本刊編輯

貴州為什麼會大力發展大數據,它的未來又會發展成怎樣,或許是大多數人心存的疑問。在本文中,你將得到如下要點:

貴州的自然資源優勢對數據行業巨頭有吸引力;

政府即時推出政策大力支持大數據產業發展;

當地大數據產業的發展取得了不錯的成效,並培育出了較為成熟的大數據企業,但在整個產業鏈中,依然處於較為低端的水平;

當地大數據企業正在通過在發達城市設置研發中心或投資發達地區的科技企業等方式尋求升級之道;

在本地高校人才較為匱乏的情況下,如何吸引外部人才是貴州需要面臨的重要挑戰之一。

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深圳IT領袖峰會、貴陽大數據博覽會,堪稱我國互聯網領域的「三大盛會」。與風光秀美的烏鎮和珠三角經濟的龍頭深圳相比,地處我國西南腹地,經濟落後的貴州,為什麼能夠抓住大數據的機會,在眾多地區中脫穎而出,成為信息產業一個新的增長極?

本刊研究團隊,運用林毅夫的新結構經濟學的研究框架,分析認為貴州在大數據產業的成功,源自於獨特的自然資源稟賦所帶來的比較優勢,以及因勢利導的政府產業政策。

林毅夫的新結構經濟學認為,產業政策若要取得成功,需要同時具備兩個要素,一是「有效市場」,二是「有為政府」。


貴州的稟賦優勢,可以形成「有效市場」。

貴州經驗的重要一點是,先有市場,後出產業政策。這也是林毅夫在新結構經濟學中多次強調的,「有效市場」是「有為政府」的前提。「有效市場」是指,該市場能夠引導企業家按照要素稟賦的比較優勢來選擇技術和產業。一個區域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可以自然而然地形成產業集群,進而獲得競爭優勢。

因此,如果一個地區的要素稟賦,不能產生具有比較優勢的企業,那麼即使政府大力推進產業政策,也無法促進產業的發展。貴州恰恰是先形成了具有比較優勢的大數據產業,在此基礎上,再通過政府產業政策的推動,形成了今天的繁榮局面。

雖然貴州早在2012年就出台了《關於加快信息產業跨越發展的意見》。但是該文件並未明確將大數據作為發展的重點,而是籠統地提出,「到2015年,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銷售額年均增長70%以上,軟體業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銷售收入占信息產業銷售收入比重超過30%……」

貴州發展大數據的轉機發生在接下來的2013年。2013年7月,富士康在貴安新區投資建設第四代產業園。2013年底,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三大運營商數據中心相繼落戶貴安新區,拉開了貴州作為數據中心的產業序幕。在此之後,騰訊、阿里、華為也陸續在貴陽建立數據中心。

行業巨頭為何青睞貴州?因為貴州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的優勢。

1. 電力資源豐富

數據中心對電力有著巨大的需求,貴州作為西電東送的重點省份之一,火電、水電資源豐富。2015年貴州發電量,約佔全國總發電量的3%。貴州周邊的雲南、四川等地也是電力大省。同時由於貴州經濟落後,社會用電量小,電力富餘量大,無需大規模的電力調度就可以滿足數據中心的使用需求。而東部發達省份,電力早已供不應求,如果再建設電力需求龐大的數據中心,對當地電網是較大的考驗,也會大幅提高用電成本。

GIF

發電量對比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

數據中心的電力消耗主要包括兩大部分,一是數據中心運行的伺服器、網路交換機等設備,大約佔用電量的35%。二是用於保障機房運行的空調冷卻、空氣凈化系統,要消耗數據中心大約40%的電力。

貴州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4℃~16℃,夏季平均氣溫只有22.5℃,相比中國其他地區,氣溫非常涼爽,電力成本的節約非常可觀。其次,貴州空氣質量較好,與東北、內蒙等地相比,潔凈的空氣更有利於保持伺服器等設備的健康運轉,節約空氣凈化成本。

2. 無極端天氣和自然災害,安全性高

如今高科技企業數據的價值,已遠遠地超越資產的價值;企業越來越多的業務通過互聯網來提供,企業數據中心的安全性就愈發重要。比如維基解密,就將其伺服器存放在可以抵禦核威脅的山洞中。貴州不處於地震帶上,發生地震的可能性極低,20世紀以來,我國共發生800餘次6級以上的地震,貴州均未受到影響。

中國地震帶分布圖

貴州平均年降水量在1,100~1,300 mm之間,空氣濕潤,對於伺服器而言,避免了因過於乾燥而產生靜電的不良影響。與此同時同時,貴州又沒有洪水的威脅,遠離自然災害,使貴州成為建立數據中心的良好選擇。

中國洪水頻次分布圖


新結構經濟學認為,經濟欠發達地區僅靠「有效市場」的稟賦優勢,並不能完全支持產業成功。因為在經濟欠發達地區,很多外部性問題,無法靠企業內化解決。比如高速網路、高速鐵路、機場等,這些公共基礎設施,企業即使有能力也不允許投資建設,必須服從國家或地方的總體規劃,因此如果沒有一個堅定、可信賴和有能力的政府,欠發達地區的產業政策很難取得成功。

貴州政府在2014年開始,對大數據的產業支持政策,是吸引互聯網公司在貴州建設數據中心的重要舉措。

2014年2月,貴州省政府明確將大數據列為重點發展產業,出台了《貴州省大數據產業發展應用規劃綱要(2014—2020年)》,貴陽為大數據新區之一。2015年1月,貴陽市針對本地區大數據人力資源缺乏的狀況,下發《關於加快大數據產業人才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加強人才建設。

從貴州各級政府文件,對於大數據的支持舉措來看,我們認為有兩方面的舉措至關重要。

一是對電力價格實施進一步的優惠。

大型數據中心用電價格降至0.35元/千瓦時(大工業企業的電價是0.44元/千瓦時),對耗電量可達數億千瓦時的大型數據中心而言,電價的優惠,可以為數據中心帶來直接的效益提升。

二是大幅提升出省帶寬。

2014年,貴州出省帶寬能力提升至2,100 Gbps,到2017年提升至4,000 Gbps。由於數據中心要服務全國各地終端,出省帶寬至關重要,如果帶寬不足,將嚴重影響終端用戶的體驗。貴州大幅提高帶寬舉措,解決了經濟欠發達地區,部署數據中心最大的瓶頸。

這兩方面的舉措,是企業很難通過內部能力解決的外部性問題。其他諸如人才引進的優惠措施、創業企業的稅收優惠等,更多的是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儘管貴州在努力打造大數據的產業名片,但有質疑認為,貴州大數據產業不過是建了一片數據中心的機房經濟而已。

貴陽是貴州大數據產業的中心,關於貴陽設置數據中心的情況,已經有很多的新聞報道,機房經濟已成為貴陽信息經濟的支柱之一。

我們更關心貴陽是否會止步於機房經濟。我們通過啟信寶的企業信息資料庫查詢發現,貴陽大數據企業在2015年3季度開始高速增長,截至2018年一季度,貴陽的大數據企業總數為1290家。貴陽與同樣打出大數據名片的成都、武漢相比並不遜色,遠遠超過石家莊。

2015年一季度~2018年一季度五大城市大數據企業新增情況

資料來源:啟信寶

我們進一步查閱知名投資公司對貴陽大數據企業的投資情況。結果顯示,從2014年開始,創新工場、IDG、DCM、阿里巴巴都在貴陽投資布局。投資的領域比較偏重大數據醫療、智能交通等領域。

其中,

創新工場投資了貴陽摩米創新工場科技有限公司;

IDG投資了貴陽朗瑪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貴陽夢城互動科技有限公司、貴陽叄玖互聯網醫療有限公司;

DCM投資了貴陽貨車幫科技有限公司;阿里巴巴則直接投資設立了貴州阿里雲計算有限公司。

在這些公司中,「貨車幫」與「運滿滿」合併,成立「滿幫集團」,入選2017年科技部獨角獸榜單。

除知名風險投資公司外,貴陽大數據公司總體融資狀況較好。如下圖所示,獲得投融資的企業中,僅有6%處於天使輪,B輪和C輪的比例達到了30%。新三板上市也比較活躍,達到了29%。有23%的公司實現了在A股上市,這說明貴陽培育出了較為成熟的大數據企業。

貴陽大數據企業融資情況

資料來源:啟信寶

從企業數據註冊數據來看,貴陽的大數據產業的發展,還是取得了不錯的成效。那麼這些企業在大數據產業鏈所處的行業地位如何?

大數據產業鏈的主要構成如下圖所示,高端的大數據應用主要集中在應用分析的層面。我們從企業工商註冊信息中,很難明確的區分出企業實際的業務開展情況。但如果一個企業從事大數據應用分析的業務,一定會在其招聘信息中體現出來。

我們從啟信寶資料庫中,搜集涉及大數據較為高端的運維、研發和分析的職位,統計信息截至2017年8月,共有308家大數據企業,發布了6561個招聘職位,其中涉及招聘研發、運維、分析的職位,共325個,僅佔總招聘職位的4.96%。從這個信息推斷,貴陽的大數據產業,雖然不僅僅是機房經濟,但在整個產業鏈中,依然處於較為低端的水平。

大數據產業鏈

資料來源:wind


在國內,由於資本的流動性高於技術的流動性,貴陽大數據產業如今更多的是資本地推動,而技術相對欠缺,那麼企業應如何實現升級?

我們建立一個簡化的經濟模型,如下圖。貴陽的目前的情況是資本的密集程度,高於技術密集度,所以目前它的最優產業結構是在I1點。那麼如果進行產業升級有兩條路徑,一是在本地同時提高資本和技術的投入,達到I3點;二是向外投資,利用外省技術相對密集的資源,達到I2點。顯然,在沒有貿易壁壘的情況下,I2點是更優的選擇。

產業升級模型

我們發現貴陽企業的行為,與我們的預期相一致。企業主要的做法一是在東部發達城市設置分公司、研發中心,利用東部地區的技術資源,升級企業技術。如貴州唯一上榜的獨角獸企業貨車幫,就將技術中心設在北京,金融中心設在上海。

另一種普遍的做法是,投資發達地區的科技企業,獲得先進技術。我們對貴陽大數據企業對外投資情況進行統計,結果發現,雖然大量企業仍然投資在貴陽本地,但已有相當數量的企業選擇投資北京、上海、四川、廣東、江蘇等地的企業。其中北京被投資的企業達到37家,上海有18家,四川有14家,廣東、江蘇各有13家。

GIF

資料來源:啟信寶

在分析貴陽企業對外投資情況時,我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貴陽企業在對外投資時,除了為獲得技術升級投資新創企業外,還投資成熟企業和傳統企業作為風險對沖。在被投資企業中,經營時間在10年以上的,超過了20%。

被投資企業經營年限

資料來源:啟信寶


貴州大數據取得了階段性的成功,也是產業政策的一次成功嘗試,但貴州大數據未來的發展,仍有較多因素需要克服。

最嚴重的可能就是人才的匱乏。大數據人才的來源無外乎兩個渠道,一是本地高校培養,二是外部引進。從本地高校情況來看,根據教育部第四次高校學科評估等級的結果顯示,在計算機學科領域,貴陽與成都、武漢、西安仍有相當大的差距。貴陽的最好成績是貴州大學獲得C+評級,這已經屬於較低的評級。西安3所高校的計算機學科獲得A-的評級;成都和武漢分別有1所高校獲得A級評級。如果從外部引進,貴陽的區位優勢並不明顯,對人才的吸引力短期內可能成效有限。

資料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機房經濟目前仍是貴州大數據產業的支柱,雖然有部分領先企業走在前列,但數據中心仍然是一個巨大的市場。據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2018中國互聯網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1月至11月,互聯網企業累計完成互聯網數據中心業務收入118.0億元,連續第五個月保持正增長,同比增長8.2%;截至11月,互聯網數據中心部署的伺服器數量達到116萬台,同比增長33.6%。

資料來源: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第 41 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 P12

數據中心依然是一個龐大的現金牛市場,也是符合貴州比較優勢的產業,在貴州技術積累未實現突破之前,產業政策不要輕易脫離對數據中心的支持,通過產業集群的規模優勢,來彌補區位不足。不片面追求城市GDP總量的增加,而是提高人均GDP,提高生產率,對於經濟欠發達地區而言,可能是一條更好的城市發展路徑。

主要參考文獻

林毅夫. 解讀中國經濟【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第 41 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EB/OL】

企業大數據戰略合作夥伴

啟信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歐商業評論 的精彩文章:

小程序,風來了?
「淺薄」時代的深度價值

TAG:中歐商業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