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羅漢床的故事

羅漢床的故事

國是一個佛教文化盛行的地域,所以有關於佛教的種種故事大家都可以說是耳熟能詳。在佛教中,羅漢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最出名的當屬是十八羅漢。不過大家可否知道有一種床也叫羅漢床呢?相信大家都十分好奇吧,那麼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解開困惑。和大家好好聊聊這羅漢床到底是什麼樣的床,而它又有哪些特點。

中國傳統的四種床具分別為卧榻、羅漢床、架子床和拔步床。其中卧榻和羅漢床除了可以拿來睡眠以外,還能兼有坐卧的功能。古代漢族人民睡覺有大睡和小睡兩種,大睡就是晚上正式的睡眠,小睡指午休等小憩,榻和羅漢床用於小睡,可以用來待客,而架子床和拔步床用於大睡,不能用來待客。我們知道,漢朝以前中國人的起居方式是席地而坐,故生活中心必然圍繞睡卧之地,待客均在主人睡卧周圍。久而久之,形成了國人待客的等級觀。

清朝以前,甚至民國初年,國人待客的最高級別一直在床上或炕上。榻和羅漢床的主要功用反而不是睡卧,而是待客。自唐至五代《韓熙載夜宴圖》以來,通覽歷朝歷代的繪畫作品,頻頻可以見到古人以榻或羅漢床為中心待客的場面。明代以降,特別是在清代,這種禮儀已成定式。因此羅漢床由樸素向華麗發展,逐步強調自身的裝飾,三屏風式羅漢床即為一例。此應酬原為美國的中國古典傢具博物館所藏,三屏風式,攢框裝入七塊黑白大理石,正面圍子略高一些,此床清式特點已明顯,但仍保留了明式的基本特徵。譬如圍子,正面圍子雖裝入三塊大理石,可仍採用通長平式,有別於清式中間高兩頭矮的裝飾風格,而且正面圍子僅略高於兩側的圍子,這在明式羅漢術中很普遍。而清式羅漢床,往往正面呈現山家形圍子,兩側也常用台階形式,形成一定落差。這要求正面圍,尤其中間一塊要高,才能使圍子幾經落差不至於太矮。清代羅漢床,五屏風式、七屏風式漸多,甚至九屏風式也有出現,這就迫使正面圍子加高,高到令人難堪的局面。按這種思路,羅漢床圍子越矮,年代就越古 。

現代人們所能見到的羅漢床,大多是明清羅漢床,這種床的特點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分別是束腰、線腳、腿足和圍子。束腰就是羅漢床上面板邊框和牙條之間的縮進部分,作用是使面板與腿足之間增加一個過渡階段,也大大增加了裝飾藝術空間。明清羅漢床有兩種常見的腿足,一為鼓腿彭牙,二為三彎腿。鼓腿彭牙是一個弧度到底。而三彎腿則是弧線中途又向外彎出,形體敦厚而顯得十分莊重秀麗。線腳就是傢具中部件截斷面邊緣線的造型線式。圍子則是明清羅漢床的裝飾重點,一般有4種表現形式。第一種是各種浮雕吉祥圖案。第二種是攢接手法來表現各種組合圖案。第三種是在圍子上鑲嵌各種大理石,用大理石的天然色澤來裝飾。第四種是就用木材本身的自然紋理來表現高雅質樸。

而羅漢床的裝飾重點多為雕飾,分為浮雕,浮雕是在平面凸起的半立體形象,形象的背面依附在一個平面上;透雕,就是將木材鏤空進行雕刻;圓雕,試紙不帶背景,具有真實三都空間關係,適合從多角度觀賞的雕刻。其次的鑲嵌,則是之用金銀或者大理石等貴重植物釘入木器或者漆器上,形成各式各樣的紋飾或者圖案。

選購羅漢床的時候有一個小技巧可以幫您檢查羅漢床工藝水平,就是檢查羅漢床的組件,看各部件之間是否結合的緊密牢固平滑。尤其是桌面的線腳,這些細節最能反映出工藝是否到位。其次還可以聞一下味道,如果太刺鼻,可能油漆不好。也可以用手輕輕的撫摸一下羅漢床的表面看是否平整光滑,有沒有毛刺。一些劣質的羅漢床常常在細節之處做不到位。

文章來源:百度 搜狐

【藏木文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匠心佳作 的精彩文章:

紅木傢具,為下一代珍藏
紅木的收藏投資價值,哪種紅木值得入手

TAG:匠心佳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