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從賬房到辦公室的進化與異化

從賬房到辦公室的進化與異化

文書工作自古有之,因此從威尼斯到蘇州,賬房作為辦公室的前身大同小異。然而辦公室作為進化版的賬房,則象徵著現代工業文明的到來。因此,那些不贊成東西方大分流的人們,盡可以拿商業文明時的東西方相似規模的財富積累和相似水平的遠程貿易,來作為自己的證據,但辦公室的出現及進化則絕對是西風壓倒東風。

賬房的時代,意味著小作坊主和小農經濟的時代,業務量沒有那麼大,文書處理人員和商行的合伙人同處一室,區別只是桌子大小不同。而且像作坊主和農民一樣,文書處理人員或辦事員基本上也都是身兼多職的多面手。用著名辦公室空間史學家哈里·布雷弗曼的話來講,那時的辦事員是「助理經理,是隨從,是密友,是管理實習生,還是潛在的女婿人選」。

後來英國和美國的工業化催生了越來越多的行政工作,各類賬目等文書工作也成倍增加,賬房或賬房似的辦公室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的需要,隨著賬房向辦公室的嬗變,以及辦公室及辦公人員或白領規模的不斷擴大,一部辦公空間及白領的進化和異化史就此拉開了序幕。

賬房裡小小的世界正是當時世界的寫照:無數個彼此沒什麼關聯的城鎮,大都由一塊塊農田組成,自成一片小天地。但 19 世紀末期鐵路網和電報、電話等遠程通信的出現,擊飛了舊世界的時空概念,也更新了辦公室的定義。鐵路打破了舊有的經貿商人的關係網,而這關係網正是原有小型合伙人關係賴以維持的條件。經貿商人靠的是他們對特定地區和市場的了解,而隨著鐵路的接入,這些原本孤立的地區和市場被打開,這些寡頭商人也就失去了他們的優勢,只有那些全國性的公司才能更好地生存下來。遠程通信的發明,使得辦公室得以同車間和倉庫分開,這就開拓了辦公室員工的工作範圍,或者換句話說,大大增加了他們足不出戶就能處理大量信息的負荷。

隨著公司規模的擴大,原來簡單的辦事員—合伙人兩級中間增加了若干等級,辦事員越來越不可能像他的前輩那樣有機會當「學徒」並有朝一日成為合伙人甚至老闆了。辦事工作的細分意味著大部分員工只會做一類工作,或者記賬,或者管理檔案,或者開票,人們從此鮮少有機會和動力去學習公司的整個業務流程。

管理者級別的增多使得辦公室形態有了新的變化,從而滿足體現辦公空間不同級別的需求。早前賬房裡的氛圍輕鬆和諧,辦事員與公司合伙人只離了兩三米遠。合伙人的優越地位表現出來的,也不過就是使用的桌子質量稍稍好一些。但是隨著高級經理和副總裁數量的激增,權力關係同時具備了明顯級別差異和令人迷惑的相似性這兩個特點。

除了幾百美金的薪水差距,經理和高級經理的區別更體現在辦公空間的改變上。改良後的辦公室格局與原來相比,更加考慮到了對不同級別員工的區別對待。這樣一來,大家之間的差距就比較明顯了,有些人只有自己的辦公桌,而另一些人則有自己的獨立空間;有些人坐的是批量生產的金屬椅,而另一些人則享用具有濃濃巧克力色澤的手工刻桃花心木椅;甚至從地毯的質量和桌腳的木工技藝都能看出級別不同。

那些身處這個龐大而無人情味的體系低端的辦事員,只能從前輩對從前歲月的懷念中,去想像那個曾經親密無間的世界,如今那個世界已經被成百甚至上千的辦公桌割裂和打破。原來只有若干成員的賬房忽然間變身大型辦公室裝進了成百上千的員工,原本近在咫尺的老闆突然之間就隱身於豪華的行政套間。

曾經的小小的經貿商人辦公室剎那間變形成了文書帝國,不僅在人口密度大的城市蔓延,還擴散到了全國的角角落落。辦公室分割成了一個個的部門,部門又按等級分成經理和辦事員。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工作變得越來越專業化,也越來越無趣了。像他們千方百計想擺脫的流水線工作一樣,辦公室白領們發現自己也成了流水線上的一員。

更有甚者,曾經以為自己的工作比車間工人高級的白領們發現,辦公室也難逃泰勒式管理的「魔爪」。一些行政工作專家借鑒泰勒主義,建議辦公室布局複製工廠車間的裝配流水線模式,把工作上聯繫緊密的部門安排在臨近位置。

溝通速度和效率的提高,帶來了新的噩夢:員工工作量的增加似乎永無止境。產品增多了,文書工作(發貨清單、收據、合同、備忘錄以及損益表)也相應增加。這就意味著需要更多的打字機和打字員,於是更多的信息產生,工作量再次升級。

令情形更加惡化的是,那些號稱「節省勞力」設備催生了全新的行業,然後帶來了更多的工作量。如技術理論家麥克盧漢所指出的那樣,正是電話加快了打字機的商業應用。每一天電話里都無數次重複著「把這個寫成備忘錄交給我」這句話,於是打字員變得越來越不可或缺。

美國作家辛克萊·劉易斯則在其描寫辦公室生活的小說里借女主人公的口指出,「拆信和封信機、自動打字機、口述錄音機、氣壓運輸管」等用來節省勞力的設備不斷增多,但女孩們依然努力地、長時間地、絕望地工作著,因此她懷疑這些節省勞力的設備不會給任何人節省勞力,除了老闆。

辦公室平庸的高效還體現在辦公空間本身的複製方式上。標準辦公單元的供給越來越標準化:稍小的辦公室往往用加框的半透明玻璃從走廊隔出來,而稍大的辦公室則被隔成 T 型,以便留出安防速記員和文件櫃的接待區,及其後兩間大小各為 11 平米左右的私人辦公室。

人們追求辦公室統一性的衝動如此強烈,以至於該方案幾乎被美國所有摩天大樓採用。總的來說,設計出「功能性」辦公室並不是為了迎合某個特定公司的需求,而是為了能夠適用於任何一家公司。而辦公樓並非為特定企業量身定做,而是為了經濟利益而建,以便任何組織機構可以毫不費力地搬進或搬出這個辦公空間。

這樣的辦公空間必須是相當適合出租的,美國城市的空中輪廓線,體現的不再是人類的智慧和企業的強大,而不過是告訴人們每平方米對應多少美金而已。在這樣的辦公空間內部,文件櫃似乎又完成了摩天大樓的內化。高高的文件櫃形似摩天大樓,而文件似乎成了辦公室的一種隱喻和替身:摩天大樓里的每一間辦公室,就好似巨大文件櫃里的一格,又好似是象徵意義上的工廠里的一部分,生產構成現代社會日常形態的無數紙片。

一直要到很多年以後,隨著大規模生產的解體與重組,人們才開始有勇氣對集中辦公說不,開始尋求更人性更自然的辦公空間和辦公形式。

推薦:《隔間:辦公室進化史》

一個物品如何成為一個全球化商品,一個物品如何促進全球化,一個物品又是如何實現全球化製造?「萬物簡史」這個欄目將從「物品」出發,去看這些「物品」如何滲透進我們的生活,並改變了我們的世界。

我們做了一個壁紙應用,給你的手機加點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好奇怪下載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ofo 取消芝麻信用免押金,騎行費用也漲價
萬達電影 116 億重組,給投資者帶來了什麼?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