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朝「聖旨」的第一句話,只有2個字,大部分人都見過

唐朝「聖旨」的第一句話,只有2個字,大部分人都見過

原標題:唐朝「聖旨」的第一句話,只有2個字,大部分人都見過


「聖旨」這個稱呼,常在一些古裝劇里可以看到。確切的說,這個稱呼只有在宋朝以後,才正式出現。不過,為了方便理解,就在開頭暫時使用了一下。


在唐朝的時候,皇帝下達的命令,一般被稱為「敕旨」。也被稱為詔書、詔令、制詔。唐朝的敕旨,一般分為兩類,一種叫制書,專門處理重要事務。另一種叫敕書,處理得是各種日常的政務。


制書在唐朝初年的時候,原本被稱為「詔書」。後來武則天稱帝,為了跟避諱她的名字武曌(zhào),就把詔書改為制書。當然,功能還是一樣的。因為制書處理的都是重要的政務,所以,它的分類會更詳細。唐朝的「制書」,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冊書,立皇后,太子,以及分封諸王時使用。這類冊書,都是寫在竹簡上的。


第二類是制書,在任免高官、更改制度、赦免戰俘等重要事務上使用。第三類是」慰勞制書「,就是皇帝用來表揚別人的。後兩種制書,一般都用絹黃紙寫成。


不僅分類詳細,制書的運作流程,也更為複雜。唐朝制度以三省六部製為主。制書的流程,也要跟隨這個制度運轉。一般來說,如果皇帝要處理某件重要大事,需要讓中書省草擬一份公文,交給門下省,門下省審核通過後,傳回中書省,由中書省遞交皇帝,皇帝通過後,發給門下省。門下省保存原件,抄送一份交給尚書省處理實際事務。整個過程需要來回審核、存檔』抄送、記錄,極為複雜。因為是中書省寫後送給門下省,所以,唐朝制書都是以」門下「兩個字開頭的。



相比於制書的複雜,敕書就簡單多了。一般是官員上公文,皇帝批複。在批複的末尾,寫上」敕「字。敕書雖然簡單,但效用極大。甚至可以替代法律。因為在過去中國,皇權是大於法權的。而制書雖然可以處理重大事務,但較為空洞。許多事情,都是按既定程序辦事。相比之下,敕書里處理的政務,都是各樣繁雜的事務。



不過,不管是制書,還是敕書,唐朝敕旨的內容,都非常講究。裡面會用到各種各樣的典故。「譬茲梁棟,有若鹽梅。」這句話是李淵的《授裴寂司空詔》里的內容。前半句是誇讚裴寂是個棟樑之才,後半句出自《尚書》:「若作和羹,爾惟鹽梅。」意思就是古代的調味品中,鹽是可以提供鹹味,梅可以提供酸味。這兩個東西都是非常重要的調味品。也是等於說明,裴寂對於國家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人才。


再來看一個唐高宗時期的詔書。」遂以武氏賜朕,事同政君「。這是唐高宗李治想把武則天納入後宮,為了掩蓋大家的議論,發布的一道詔書。裡面的」事同政君「,就是指漢宣帝的時候,曾經把自己的宮女賞賜給太子。也就是說,李治是想告訴大家,武則天是李世民賞賜的。


除了典故,唐朝的敕旨的格式也很嚴格。除了有講究音律,對偶、用典、辭藻的駢體文,也會使用散文。內容不僅公文的嚴謹,更具有文學性。真是一絲一毫,也要講究盛唐風采。

對歷史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微信公眾號:腦洞外星人,一個研究地球歷史的外星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腦洞外星人 的精彩文章:

中國唯一一個沒有皇后干政的朝代,皇后地位低,經常被廢
同樣設立節度使,北宋為什麼不像晚唐那樣藩鎮割裂?

TAG:腦洞外星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