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騎行西藏:從格爾木到拉薩,1100km

騎行西藏:從格爾木到拉薩,1100km

圖片來自網路

按:本文作者為某交大安泰MBA美女,老早就說要把這篇文章放上來,一拖就到今天。還有很多很好的文章,有機會徵得同學們的同意後再發上來。

看到《論語別裁》第十五篇,感觸頗深。回顧我自己的成長過程,感覺自己真正走向成熟的轉折點,就是明白了「我是誰,我要什麼」,即不需要向外求,而是回到自己的內心,一切反求諸己。

大學畢業後,我工作做了兩年就不想做了。那時總有一種無聊和空虛感,內心空落落的。因為我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擅長什麼。混混沌沌,不知道自己將來想要什麼樣的生活。整個人找不到一個支點。我看別人選什麼我就選擇什麼,社會上什麼熱門,我就幹什麼。雖然工作幹得不錯,可是我沒有幸福感。我也沒有自信,因為我的信心也是建立在別人對我的評價之上。我特別在意同事、老闆、朋友對我的評價,如果他們評價好,我就特別開心,如果他們評價不好,我就很難過。我就像一個空空的皮囊,每天無意識地奔走在人群中,謹小慎微地生活,迫切地尋找著這個社會對我的認同。內心深處好累好累。當我辭掉第一份工作的時候,我做了一個衝動的決定,和男友一起,把所有工資積蓄拿出來,全部買了自行車和裝備。我們倆要騎車去西藏,用車輪丈量高原的土地。起點青海格爾木,終點拉薩,1100公里。在準備騎行的日子裡,我每天都為這個令人熱血沸騰的夢想而激動不已。

哪知道,騎行第 2 天,過了昆崙山口有一個大下坡,我沒有控制好自行車,摔跤了,所幸人沒事。自行車輪圈都癟了,我的車沒法騎了。直接搭車去拉薩?我不甘心。坐在公路邊的石碑上,看著崑崙山脈一夜之間披上了銀裝。想著我所有關於騎行的夢想,我傻傻的掉淚了。我走向草甸,流連在草甸腹地的小溪,那是昆崙山的雪水。眼前連綿不斷的雪山,藍色的天空,雲朵不斷流動變幻幾乎能觸及我的鼻尖,天空中盤旋的老鷹,草甸上奔跑的鼠兔,小溪急速流淌卻沒有一絲水聲。最後我決定一個人攔車回到格爾木修車,男朋友繼續前進,我修好車再趕上他一起騎。就這樣,我做了這個瘋狂的決定。13 天以後我們騎到拉薩。

漫漫長路,相伴的觀眾只有你自己,只有自己給自己喝彩。再好的同伴也會在惡劣的環境中情緒化地發脾氣,也會喪失理智地說著彼此傷害的話。在自己控制節奏的生命里,每一秒,心中的自己和自己說著話兒。把前世來生的事情想了幾百遍,過去什麼事情自己沒有做好,哪個人如何如何,自己以後想怎麼辦,那些不為人知卻又無法排解的凡人的煩惱,在單車上,翻來覆去地想。世界就是自己,演員也是自己。我一度和男朋友吵架各自分道揚鑣,固執的我堅持前行,和路上偶遇的幾個廣州的騎行老頭兒一起。在那樣的環境下,沒有人可以幫助你,必須學會自己面對一切。自己承擔所有的後果。高原反應特別嚴重導致頭痛嘔吐,長長的上坡加上逆風,蹬車怎麼也蹬不動,冰雹降臨的時候就像一陣亂石射擊過來。

這種恐懼、壓力、委屈、不甘,也曾把我的精神摧垮,路上也會哭,也後悔過,哭了後悔了孤獨還沒有趕走。明白自己必須強大,明白不管是否相信自己,都要讓自己再堅強再勇敢一點。孤獨讓人強大。碼錶上,再大的數字,只要是個數字,總有走到頭的一天。每一腳踩下去,我都距離拉薩更近了。就這樣,脆弱一點一點翻開來晾曬以後變成堅強。沒有家財萬貫,沒有榮譽和花環,沒有房子,沒有車子,失落什麼呢?一無所有的時候失去一切也不過是在原地打了個轉。

死心以後就會平靜很多,原來那麼多不快樂那麼多鬱悶,是因為自己一直在追逐,一直沒有得到。別人有什麼我也想要。別人如何我也想如何。慾望泛濫的時候,精神極度空虛甚至會強烈自卑,同時自己越來越不知道,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麼,隨波逐流的痛苦……

這個在青藏公路的風雨冰雹中掙扎的渺小的自己,始終還是一個生命,如果不能毀滅這個生命,那麼就要繼續掙扎著活下去。 大自然無時無刻不在摧毀生命。 在高原草甸上盤旋的老鷹,瞬間就叼走了地上奔跑的兔子;青藏公路上的大貨車,因司機疲勞駕駛翻車,司機當場死亡,副駕重傷,當時我們騎車正好到達,我拿出自備醫藥包,和男友一起,為患者處理了嚴重腿骨骨折,當我拿著剪刀剪開他的破襪子,把腳踝處戳出來的白骨拉回去並緊緊捆綁上一塊木板,我心裡是空靈的,無我的。什麼都沒有去想。只是處理完之後我去小溪里洗手,拚命洗啊洗,近距離直面死亡,這一幕一幕猛烈地撞擊著我的心靈。

如果時光不能倒流回到母體,活著,已經是一種幸福。老死也是這個世界對你的獎賞。你只需要低下高傲的頭顱,做回一個最卑微最真實的自己。一個生命的誕生成長成熟消亡。如果你要快樂地活著,你現在就可以立即很快樂。心臟還在跳動,脈搏還在跳動,夕陽西下的時候,你口袋裡的幾張鈔票還能買上一碗熱騰騰的羊肉餃子溫暖飢餓的腸胃,保持這個消化系統的新陳代謝不會紊亂,在皓月當空、空氣稀薄的高原草甸上暢快地釋放內存。

騎行青藏 13 天,有風雨有彩虹,有美景有高反。我明白過來了:活著,其實就這麼簡單。

這是身體、情感、心靈的旅行。在路上,與日月風雨為伴,把生活水平降低到維持生存的狀態。什麼尊嚴,什麼虛榮,什麼名利,一切都不重要了。還有什麼比這種成長更能讓你變得完善?悟性自在心中,成長自知。每個人要的,不就是這些么?

這路上的 13 天,是我一生的財富,從此以後,我再也不漂浮在空中了,我腳踏實地,享受當下每一刻。我不再關注外界的好惡評價,而是關注自己的內心。我的能量不再依靠外界供給,而是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靠自身內心深處,源源不斷地向外湧出力量。我對別人不再苛求,而是淡定處之。我對自己不再苛求,而是「因上努力、果上隨緣」。我更寬容了,我原諒他人的錯誤。我更釋然了,我也原諒我自己的錯誤。

正如《論語別裁》里所說:反求諸己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呢?那就是「名利之道,要看透。真了解了人生,確定自己走哪條路才是最重要的。一生很平實,很本分,該做什麼就做什麼,不過分地企求。一個真正的君子,都是要求自己,學問也好,一切事業也好,一切成就要靠自己的努力,不要依賴別人,不要因人成事。在內省的修養方面,只問自己應對人如何,而不要求別人對你如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萊修學園 的精彩文章:

TAG:萊修學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