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薰風慍解引新涼,小暑神清夏日長

薰風慍解引新涼,小暑神清夏日長

小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一個節氣,為未月之「節氣」,太陽黃經達105°,時間在7月7日左右。

2018年小暑時間

2018年7月7日(星期六)11:41:47

戊戌年 五月廿四

《孝經緯》云:「夏至後十五日,斗指午,為小暑。」《說文》曰:「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小也。」

小暑三候分別為:一候溫風至;二候蟋蟀居壁;三候鷹始鷙 。

一候,溫風至。至,極也,溫熱之風至此而極矣。

二候,蟋蟀居壁。一名蛬,一名蜻蛚,即今之促織也。《禮記》註:生土中,此時羽翼稍成,居穴之壁,至七月則遠飛而在野矣,蓋肅殺之氣初生,則在穴感之深,則在野而斗。

三候,鷹始擊。《禮記》作:鷹乃學習。擊,搏擊也。應氏曰:殺氣未肅,鷙猛之鳥始習於擊,迎殺氣也。

小暑物候詳解

夏至之後,一陰雖生,其收攝之力並不強大,陽能的釋放之力依然勝於陰能的收藏之力。陽化氣,陰成形,依然呈負增長的趨勢。故《禮記·月令》云:「是月也,樹木方盛。」

今年小滿至小暑期間,夏行冬令,寒熱交爭劇烈。《禮記·月令》云:「季夏……行冬令,則風寒不時。」

小暑養生

1

小暑坐功圖勢

坐功:每日丑、寅時,兩手踞地,屈壓一足,直伸一足,用力掣三五度,叩齒、吐納、咽液。

治病:腿膝腰髀風濕、肺脹滿、嗌干、喘咳、缺盆中痛、善嚏、臍右小腹脹引腹痛、手攣急、身體重、半身不遂偏風、健忘、哮喘、脫肛、腕無力、喜怒不常。

2

固護心氣,滋養心陰

一年十二月,一日十二辰,十二地支分布其中,其意一也。午至則養心之陰,當有午睡,使上浮的陽氣潛伏。午月夏至一陰生,今雖小暑,然其陰嬌弱,二陰之氣至大暑方至,當護持此陰,使此陰帶凡火下行,讓陽氣潛藏。

夏季炎熱,很多人會選擇通風睡眠的方式。然而,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方法。睡覺時,全身氣息內斂。現代的房子寬敞,但並不斂氣,如果再有通風睡覺的習慣,不僅氣息無法完全內斂,也會耗散心氣。因此,大家睡覺的時候注意關窗哦。

小暑習俗

1

吃藕

民間有小暑吃藕的習俗,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豐富的鈣磷鐵等元素和多種維生素,膳食纖維含量也比較多,具有清熱養血除煩等功效,適合夏天食用。方法是:鮮藕以小火煨爛,切片後加適量蜂蜜,可隨意食用,有安神入睡之功效,可治血虛失眠。

2

曬書畫、衣服

小暑時節,民間還有曬書畫、衣服的習俗。民諺有云:「六月六,人晒衣裳龍曬袍;六月六,家家曬紅綠。」「紅綠」就是指五顏六色的各樣衣服。因為這一天,差不多是在小暑的前夕。所以,家家戶戶多會不約而同選擇這一天「曬伏」,把存放在箱櫃里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陽光的暴晒,以去潮、祛濕、防霉、防蛀。

3

吃芒果

民間諺語說「小暑吃芒果」,小暑前後正是芒果最成熟美味的季節。芒果果實營養價值極高,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因此經常食用芒果,可以起到滋潤肌膚的作用。另外,芒果有益胃、止嘔、止暈的功效,小暑時節食用,具有清腸胃的功效,對於高溫天氣在戶外的暈車、暈船也有一定的止吐作用。熱帶水果切不可貪多。

4

小暑「食新」

小暑的到來,意味著夏季高溫天氣即將開始。為了應對即將到來的炎熱氣候,同時表示對最早一輪穀物收穫的感恩,中國社會在幾千年的時間裡逐漸形成「食新」「祭祀五穀大神」等習俗。「食新」即在小暑過後嘗新米,農民將新割的稻穀碾成米後,做好飯供祀五穀大神和祖先,表示對大自然以及祖先的感恩,然後人人吃嘗新酒等。據說「吃新」乃「吃辛」,是小暑節後第一個辛日。民間有小暑吃黍,大暑吃谷之說。

小暑詩詞

《夏日》

清·喬遠炳

薰風慍解引新涼,小暑神清夏日長。

斷續蟬聲傳遠樹,呢喃燕語倚雕梁。

眠攤薤簟千紋滑,座接花茵一院香。

雪藕冰桃情自適,無煩珍重碧筒嘗。

《冷泉亭》

南宋·林稹

一泓清可沁詩脾,冷暖年來只自知。

流出西湖載歌舞,回頭不似在山時。

《納涼》

宋·秦觀

攜杖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

潺潺的水兒流呀流不停

串串的輕響也數不清

繁華的時節涌山泉

湧出一季清新

潺潺的水兒流呀流不停

串串的輕響也數不清

拋下了煩憂聽山泉

聆賞一季溫馨

……

心靈的清泉湧現,生命的律動安然。靜靜地觀想,那叮咚的山泉。山泉湧現,能滌除一切塵染,如蓮之不濁,如玉之溫婉。

GIF

允中父母學堂精編整理

轉載請註明出處

圖片來源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允中父母學堂 的精彩文章:

TAG:允中父母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