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盤點四支抗日戰爭中戰鬥力比較強的地方部隊,抗日戰場屢建奇功

盤點四支抗日戰爭中戰鬥力比較強的地方部隊,抗日戰場屢建奇功

文/王國棟

1937年7月7日,民國政府向日本政府宣戰,抗日戰爭正式打響。在長達八年的正面交鋒中,中國政府湧現出很多英勇作戰的英雄部隊,其中不乏一些地方部隊。下面,小編就給大家盤點一下幾支戰鬥了最強的地方部隊(註:以軍為單位)。

一、西北軍宋哲元的二十九軍

宋哲元是西北軍閥馮玉祥的老部下,位列五虎上將之首。馮玉祥在與蔣介石的權利爭奪戰中失敗,部下大部分投靠蔣介石,剩下的都被宋哲元整編,此即民國革命軍第二十九軍。第二十九軍因為人數眾多(全軍十萬餘人),武器裝備極度缺乏,因此人手一把大砍刀。

抗日戰爭中,二十九軍與日軍浴血奮戰,以敢於近身肉搏而聞名天下,立功無數,被日軍稱為「大刀部隊」。後來戰死的33集團軍司令張自忠將軍,就出自宋哲元的二十九軍,時任二十九軍38師師長。

宋哲元於1940年病逝,二十九軍發展成第33集團軍,司令員張自忠。張自忠陣亡後,由馮治安接任,參加了徐州會戰、棗宜會戰、常德會戰,給予日軍沉重打擊。

抗日戰爭結束後,二十九軍分裂為數支部隊,相繼在解放戰爭中被殲滅。

二、桂系李宗仁第七軍

桂系第七軍是李宗仁發家的老底子,第一任軍長就是李宗仁。當年曾以2萬人擊敗陸榮廷的6萬人,取得廣西的統治地位。

抗日戰爭爆發後,原第七軍軍長廖磊升任第21集團軍總司令,第七軍軍長一職由周祖晃接任,下載三個師總計3萬人馬。

淞滬會戰,第七軍與日軍在吳興、南潯一帶激戰。桂軍血戰半月不退,第172師副師長夏國璋陣亡。

徐州會戰,第七軍掩護國軍60萬大軍撤退,一度攻克日軍佔領之江浦,讓南京的日軍震驚不已。顧李宗仁指揮60萬大軍退出徐州,日軍都沒有發覺。

黃廣會戰(黃梅廣濟),桂軍主力第七軍在軍長張淦的率領下(周祖晃調走他用),和日軍第六師團死磕硬碰,給日軍以大量殺傷,後日軍釋放毒氣,被迫撤退。第七軍由此獲得「鋼七軍」的美譽。

該軍相繼參加了隨棗會戰、1939年冬季攻勢、棗宜會戰、豫南會戰、第2次長沙會戰、常德會戰和豫西、鄂北會戰。是地方部隊中參戰最多最頻繁的部隊,同時也是立功最多的地方部隊。先後有四任軍長升任集團軍司令。

1949年12月,第七軍在廣西戰役中被解放軍消滅。

三、東北軍于學忠的51軍

在張學軍的30萬東北子弟兵中,戰鬥力最強的就是于學忠的51軍。張少帥被囚禁以後,東北軍四分五裂,唯一保持戰鬥力的就是51軍。

遠在東北時期,于學忠就因為常常與日軍針鋒相對而名聞天下。日軍多次派人暗殺于學忠均未成功,「九一八」事變時,于學忠的51軍駐紮天津,防止日軍登陸偷襲,錯過了和日軍交戰的機會,引為一生憾事。

抗日戰爭前面爆發後,于學忠任第三集團軍副司令兼51軍軍長,率部參加了淮河戰役、台兒庄戰役及武漢保衛戰,屢立戰功,給日軍以沉重打擊。由於51軍的強悍戰鬥力,各戰區都將51軍視為主力,其部甚至能正面對抗日軍第一主力第五師團,足可媲美中央軍。

抗日戰爭勝利後,于學忠被剝奪兵權,51軍被改編。渡江戰役被解放軍殲滅。

四、青海馬繼援的82軍

馬繼援是青海軍閥馬步芳的長子,其執掌的82軍是馬步芳起家的老底子,以騎兵為主,全軍三萬餘人。紅軍西征時,擊敗紅軍的主要就是馬繼援的82軍。這支部隊裝備並不算精良,但是機動性強,人手一把馬刀,來去如風,是步兵的剋星。

日軍佔領河南後,第82軍曾短暫和日軍交手,日軍沒有和這些回族騎兵對戰的經驗,吃了大虧,稱「回回士兵不好惹」。因為82軍主要任務是防守青海,日軍主要從東南進攻中國,顧再沒有和日軍對戰的機會。

1949年8月,西北解放軍發動蘭州戰役,82軍在解放軍的強大攻勢下全軍覆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控 的精彩文章:

讓大清朝痛心疾首的一戰,八旗精銳死了一萬多人,對方陣亡12人

TAG:文史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