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齊格菲防線,與馬其諾防線互相對峙,你知道它多少

齊格菲防線,與馬其諾防線互相對峙,你知道它多少

齊格菲防線是納粹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前,在其西部邊境地區構築的對抗法國馬其諾防線的築壘體系。其目的是為了掩護德國西線,並作為向西進攻的屯兵場以及支援進攻的重炮陣地。

特點:與馬其諾防線相比,齊格菲防線的特點是大部分工事較小,結構較簡單,但數量多達11860個,遠超馬其諾防線。該防線使用混凝土931萬噸,是馬其諾防線的2.4倍;使用鋼鐵35萬噸,是馬其諾防線的2.3倍。

缺陷:該防線的缺陷中,很多工事只有混凝土而缺乏用於防禦重型炮彈的裝甲鋼板,這主要是由於德國當時鋼的緊缺造成的。同時,很多戰爭後期的大型火炮無法安裝在較小的炮座上(只能適應戰爭初期的小口徑火炮),無疑進一步削弱了該防線的防禦作用。

該項目由德國著名的建築工程組織——托德機構負責,德國人稱之為「西牆」或「齊格菲陣地」,其他國家多稱之為「齊格菲防線」。構築齊格菲防線的目的是為了掩護德國西線,並作為向西進攻的屯兵場以及支援進攻的重炮陣地。防線工程是1936年德國佔領萊茵蘭之後開始構築的,至1939 年基本建成。防線從德國靠近荷蘭邊境的克萊沃起,沿著與比利時、盧森堡、法國接壤的邊境延伸至瑞士巴塞爾,全長達630千米。防線由障礙地帶、主防禦地帶和後方陣地三部分組成,縱深35~75千米。障礙地帶主要是地雷場、刺鐵絲網、防坦克壕以及著名的「龍牙」(多列角錐形鋼筋混凝土樁砦)系統。

主防禦地帶的最前緣位於障礙地帶後方數十至數百米處,配備鋼筋混凝土和鋼鐵裝甲的機槍、火炮工事以及指揮所、觀察所、人員掩蔽部、車輛洞庫、彈藥庫、物資庫等。後方陣地位於主防禦地帶後方數千米至數十千米處,主要是預備隊人員掩蔽部、預備隊車輛洞庫以及戰備物資庫,在法德交界地段還配屬有170-305mm要塞化遠程重炮群。

(圖片源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彈道無痕亦有痕 的精彩文章:

價格低廉、方便實用、製作簡易、效果明顯,燃燒瓶打坦克很簡單嗎
黃埔精神被稱作是「愛國革命的黃埔精神」,它並沒有離我們遠去

TAG:彈道無痕亦有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