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是誰?深通孫、吳兵法,才能不輸諸葛亮,還殺過曹操的兒子!

他是誰?深通孫、吳兵法,才能不輸諸葛亮,還殺過曹操的兒子!

原標題:他是誰?深通孫、吳兵法,才能不輸諸葛亮,還殺過曹操的兒子!


曹操給世人的感覺就是無情的「奸雄」,其實曹操的軍事造詣也是相當的高,但是曹操還有著不同一般的識人智慧和用人膽識,但是在官渡之前前夕,曹操連續兩次兵敗在此人手上,連曹操的兒子、愛將都被殺了,給曹操的軍事信心打擊很重,這個人是誰?有那麼厲害嗎?


這個人就是以前是董卓的部下,董卓被滅以後,幾經輾轉投到了一支游勇張綉門下的賈詡。公元一百九十七年,曹操為了不讓自己的腹部受敵決定南征張綉,這個張綉是個名不經傳的小將,沒什麼名號,佔據的也就一個小小的縣城。但是曹操卻在他的手上接連吃了敗仗,還痛失了自己的長子曹昂,及親仔曹安,愛將典韋。



曹操第一次兵敗於張綉。這一次的兵敗是張繡的假降,曹操揮大軍南下,張綉勢單力薄就投靠了曹操,但曹操因強佔了張綉哥哥張濟的老婆,讓張綉感到恥辱,就跟手下賈詡說了心中的苦悶,賈詡就建議張綉對曹操發動突襲,打的曹操措手不及,在這次突襲中,曹操的愛將典韋為了護主,最終寡不敵眾,血染紅袍。


第二次兵敗張綉,張綉知道曹操遲早回來報仇就聯合了劉表一起對付曹操,曹操第二次率大軍圍攻宛城,賈詡知道,力抗曹操是不可能的,於是就在曹操的後方搞了小動作,在曹操後方傳出袁紹要劫持獻帝,讓曹操顧此失彼,曹操不得不深思自己後方的陣營,於是立馬撤軍,但這次撤軍並不順利,半道上進入了劉表在安眾設下的埋伏,而張綉又在後方緊追曹操,將曹操合圍在安眾陷入了死地。



後來曹操用了2個月的時間挖了一條地道才得以脫身,脫身後已是狼狽不堪,張綉此時準備率軍追擊曹操,賈詡反對,說不要去追,但張綉不聽,一追擊果然遭到了曹操的埋伏,兵敗而回,見了張綉兵敗,賈詡又要張綉調整兵馬立即追擊曹操,張綉不解,但依了賈詡的諫言,一追擊果然大敗曹軍。



事後,張綉問賈詡,我之前去追擊曹操你不同意,為什麼我兵敗了,你又要我去追擊啊?賈詡說:之前曹操退兵肯定會安排精兵斷後路的,你被打敗後,曹軍就會丟掉盔甲輕裝回撤,你再追擊是他們也想不到的,所以能獲勝。曹操回到北方後,也沒有見到袁紹有任何動靜,才知道是被賈詡抓住了自己的軟肋,才回撤兵敗的,幸好自己搞了個地道戰才撿回條命。


之後,袁紹和曹操的戰意越來越濃,袁紹請了一個使者去勸降張綉,張綉深知自己殺了曹操的兒子和愛將,估計難以被曹操接受,就像降了袁紹,夾在袁紹和曹操之前總不是個事,當時賈詡剛好經過,就當面罵袁紹,說袁紹連自己的兄弟都容不下,將來也沒什麼發展,意思就是要投靠曹操,張綉聽了很是驚訝,但是賈詡的話不聽的話就會吃虧,事後他就問賈詡,曹操難道不記仇,會接納他們嗎?賈詡就給張綉分析,第一,曹操是奉天子的詔令,名正言順,師出有名。第二,此時的袁紹表面上強大,我們投靠袁紹,袁紹也不會太重視我們,相反曹操勢力小,我們去投靠,曹操肯定很高興,第三有圖天下大志的人是不會將個人恩怨放在心上的,他要讓天下看到他曹操的寬容。所以投靠曹操是最佳選擇。



就這樣,賈詡歸到了曹操的陣營,他們的一歸順,周邊勢力紛紛效仿,曹操的勢力一下得到了擴充。後來曹操率大軍去攻打關中的馬超、韓遂涼州軍部,但馬超和韓遂非常強大,賈詡就向曹操建言,用離間計讓馬超和韓遂反目,曹軍不費一將就將馬超和韓遂的聯盟瓦解,馬超兵敗,逃亡西邊。


另外賈詡在曹操軍中,出了很多建議,他對天下的形勢分析的很透徹,這種分析對戰略的步驟有很大的輔助作用,曹操之後搞的的赤壁大戰,賈詡就很反對曹操進軍,結果曹操不聽慘敗,後曹丕發動對東吳的戰爭,賈詡也主張先強國再動武,曹丕也不聽結果也慘敗,曹丕稱帝後,賈詡官拜太尉,是朝廷掌管軍事的最高長官。賈詡生平還留有《鈔孫子兵法》一冊,還給《吳子兵法》做了校正,賈詡可謂兵法、謀略、政治的全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麓山夜雨 的精彩文章:

別再說「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韓信走的這4步棋,才是死因關鍵!

TAG:麓山夜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