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項技術,中國領先西方2000年,可惜被西方申請了專利!

這項技術,中國領先西方2000年,可惜被西方申請了專利!

青銅劍鑄造是一項工藝極其複雜的技術,其鑄造方法有范鑄法和失蠟法,中國古代青銅劍大部分是范鑄法製作的。製作過程中,加入一種化學成分,能讓青銅劍阻銹耐腐,也就是這個細節的處理,古代人領先了西方2000年。

秦劍

1994年在秦始皇兵馬俑二號坑內又發現了一批青銅劍,長度為86公分,劍身上共有8個棱面。考古學家用游標 卡尺測量,發現這8個棱面誤差不足一根頭髮絲,已經出土的19把青銅劍,劍劍如此。這批青銅劍結構緻密,劍身光亮平滑,刃部磨紋細膩,紋理來去無交錯,它們在黃土下沉睡了2200多年,出土時依然光亮如新,鋒利無比。科研人員測試後發現,劍的表面 有一層10微米厚的鉻鹽化合物。這一發現立刻轟動了世界,因為這種「鉻鹽氧化」處理方法,是近代才出現的先進工藝。

秦劍

楚劍

信陽城陽城址18號戰國楚墓的內棺被打開後發現一把古劍,雖然劍鞘沾滿泥土,但當它被小心翼翼地拔開後立刻顯出凜凜寒光,跨越2000多年仍然鋥亮無比,十分鋒利,讓現場考古人員無比震撼

楚劍


鉻鹽氧化保護技術

為啥秦劍和楚劍,在地下埋藏兩千多年,依然鋒利無比,發出耀眼的光芒,這不得不說一項技術。這項技術是一項近代技術,德國在 1937年,美國在1950先後發明,並申請了專利。事實上,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中國人就已掌握了這一先進的工藝。不得不佩服古代人的聰明才慧!製作工藝就是將金屬製件放在滲鉻的介質(如用鹽酸潤濕的鉻鐵粉或含氯化鉻的氣體)中加熱,新生的活性鉻滲入金屬表層,使其表面具有耐蝕性和耐熱性。而2200年前的人是怎麼掌握鉻鹽氧化處理技術的,至今還是一個謎。

古人靠著一雙辛勤雙手,發明了鉻鹽氧化保護技術,領先西方2000年,為此很多人會和我一樣,感到無比震撼和自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考古發現與歷史 的精彩文章:

TAG:考古發現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