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霹靂手段與菩薩心腸

霹靂手段與菩薩心腸

兩年半之前,作為一個中醫純小白,因一個意外的機緣跟楊真海老師學習了黃帝內針,從此打開了我的中醫之門。上周又參加了馬琴老師的五行針灸課,雖然並不想做一名醫生,但懵懵懂懂一路走來,慢慢對中醫也有了一些粗淺的了解。

記得楊杜成老師上課時曾經用一個比喻講過中醫和西醫的區別,我覺得非常形象。他說人生病了,就好比一間陰暗潮濕的屋子,裡面長滿了蘑菇。西醫來了,會用藥把蘑菇殺死,如果用藥殺不死的,就用刀把蘑菇割掉。但是如果環境沒有改善的話,屋裡還會繼續長出新的蘑菇。而中醫來了,不理會蘑菇,只是把門窗打開,讓陽光進來,讓空氣流通,因為有了陽光和空氣,蘑菇自己就會萎縮死去。中醫不治病,只改善環境,恢復人體的自愈能力。

我們居住的房子為什麼會長蘑菇?可能是主人長期外出使房子疏於打理;或者是主人雖然在家,但是長期沒有開窗通風,感覺麻木了,沒有注意到屋裡環境的變化,以至於長了蘑菇才發現,這就是所謂的「心不在焉」吧。

《黃帝內經》中說上古之人因為「內無眷慕之累,外無伸宦之形」,生病時只用祝由來移精化氣就可輕鬆治癒。而今世之人,則「憂患緣其內,苦形傷其外」,祝由就不管用了。現代人工作生活壓力大,節奏快,各種娛樂和電子設備的誘惑使精神更加外馳,時常忘了關注自己,等發現身體的異常時常常已經病得很嚴重了。

在學了黃帝內針與五行針灸這兩種針法以後,發現這兩種針法的核心都是調神,其目的都是讓心神歸位、復原。

黃帝內針從症入手,「症」是內針人的耳目,根據法則隨症治之。但是常常被學人忽略的是在治「症」過程中的「導引」才是內針的核心,如果醫生只管扎針,不對病人進行導引,療效則會大打折扣。而導引的目的,就是讓患者的神歸位,楊真海老師常說「針不在針」,就是這個道理吧。

針對這個問題,劉力紅老師在香港的國際針灸論壇上從炎帝火德之瑞講起,講到炎字有兩個火組成,上面的火是君火,下面的火是相火。《黃帝內經》中說:「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主明則下安。主不明則十二官危。」 生命的主導是心,是神明。所以上守神的關鍵是能否把握好君火,能否讓君火起這樣一個主導的作用。內針的導引就是為了開啟君火的作用,讓神回家,去照顧長了蘑菇的屋子。導引是內針與其它針法最大的區別,是內針的精華所在。

而五行針灸的調神則更加徹底。黃帝內針是基於陰陽理論,五行針灸則是基於五行理論,將宇宙間的能量分成五種類型。兩精相博謂之神,人在入胎時天地的能量狀態決定了一個人的主導一行是什麼。五行針灸師需要通過一個人表現出的能量狀態來判斷他的」神「所屬的主導一行,如果神不在家,或者受到蒙蔽,主導一行會失衡,表現出各種身心不健康的狀態。《黃帝內經》中有:「閉戶塞牖,系之病者,數問其情,以從其意,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五行針灸師正是這樣通過與患者做深入私密的溝通,幫助患者找到讓神受傷的事件和情境,找到那個使神不能歸位的開關,以針為媒介,通過對主導一行的扶持,讓神歸位、復原。五行針灸並不是完全不理會症,處理阻滯就是在處理症,但是調神是核心,在調神的基礎上才處理阻滯,而處理阻滯的原則又和黃帝內針中「同氣相求」的法則是相通的。

黃帝內針與五行針灸,一個是從症入手去調神,一個是直接讓神去照顧症,最終都是要啟動患者的自愈能力,讓身心恢復健康。從手段上看,黃帝內針對當下的症的處理更直接,可以迅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癥狀,其在急救上更是有重要意義。而五行針灸則可以深入到患者內心的最深處,給患者最深切的關懷。這兩種針法一個好像霹靂手段,一個好像菩薩心腸,二者都是非常寶貴的、適合普通人學習的針法,能夠為家人朋友的健康保駕護航,實現我們「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身長全。」的願望。

對於醫者而言,這兩種針法就不僅是治病的手段,更是修行的路徑了。要實現「上工守神」,最終醫術的提高已經不是在術的層面,而是心的層面了。在對心神探究的過程上中,必然會走到修行上去。楊真海老師說在治療中,醫者只有達到忘我的狀態才能讓療效達到最佳。華思禮教授說,進了診室的門,我就把自己關在門外了。大醫是相通的,探索醫術的過程,也是對生命實相和圓滿的探索。而我們普通人追求身心健康的過程,也應該是追求生命實相和圓滿的過程。

黃帝內針與五行針灸近期課程

首期黃帝內針基礎班

7月

【合肥湯池】五行針灸基礎課程

7月

【南寧】五行針灸高級臨床帶教課程

7月

【南寧】五行針灸暑期基礎課程通知

8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同有三和教育文化 的精彩文章:

TAG:同有三和教育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