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同理心的威力有多大?

同理心的威力有多大?

薩提亞·納德拉說重新發現微軟的靈魂,最重要的一個詞是」同理心「。

薩提亞·納德拉的同理心是從自己的家庭中獲得的。他的兒子早產,並患有先天疾病,終身困在輪椅上,這也讓他的妻子放棄工作照顧兒子。後來他的一個女兒也因疾病必須到加拿大的溫哥華治療,而往返於西雅圖和溫哥華耗去了他們夫妻倆大量精力。他們心裡的壓力或者承受的那種負荷是超出常人的。所以這讓他們變的異乎尋常的敏感,異乎尋常的能夠知道不被別人理解是一種何種痛苦。但是他從這些事中獲得了與眾不同的同理心,他總會從別人的角度想問題。

東西方文化里的「同理心」

中國的聖人孔子生活在公元前551年到公元前479年。曾有弟子問他:「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孔子回答說,道德生活的關鍵之處在於「恕」。這裡所說的「恕」,與我們現在所說的「同理心」具有異曲同工之妙。

孔子用「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簡單而深刻的箴言描述了同理心。孔子認為,如果一個人能站在他人立場設身處地思考問題,那麼他就走上了「仁」的道路,而這恰恰是同理心意識的精髓所在。直到2300多年之後,西方話語體系中才出現了「empathy」這個詞語,西方的認知心理學家和發育生物學家才開始了解「同理心」這種生理和心理現象。」

同理心的前身是同情心。「同情心」一詞是在歐洲啟蒙運動時期開始得到普及的。出生於蘇格蘭的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在1759年寫了一本關於道德情操的著作。雖然他的市場理論更加為人熟知,但他在研究人類情感問題上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當時,在斯密、休謨等哲學家和文學家看來,同情意味著對他人的困境感到哀傷。

同理心與同情心在情感上具有相似之處,但也存在明顯的差異。英文中的「同理心」(empathy)一詞起源於德文Einfühlung,由德國美學家羅伯特·菲舍爾於1872年所創造,最初用於美學領域。籠統地說,同理心就是人在觀察和了解一個客體(可以是人或藝術品等)時,把自己的生命和情感投射到這個客體之中,並為這個客體所感染,理解和欣賞其美感,使人感到和對象交融合一的現象。

德國哲學家、歷史學家威廉·狄爾泰借用了這個美學術語,用來描述一個人進入他人內心世界,並了解他人情感和思想的心理過程。

美國構造心理學的代表人物鐵欽納在1909年首次將德語辭彙Einfühlung翻譯成了一個新的英語辭彙,即empathy。鐵欽納曾在歐洲師從被譽為「現代心理學之父」的德國心理學家威廉·馮特。如同許多年輕的心理學家一樣,鐵欽納的學術旨趣也主要集中在當時非常流行的關鍵概念——「內省」上。

所謂內省,指的是一個人經常反思內心的感受、慾望、情緒及思想,以了解自我意識和自我身份認同感的形成過程。英文「empathy」中的「pathy」就是指我們進入了另一個人的情感狀態,感同身受地去理解他人的內心世界。

英文「empathy」一詞出現之後,很快便出現了其他變體,包括其形容詞empathic(同理心的、有同理心的)和動詞empathize(擁有同理心、表達同理心)。「同理心」這一心理學術語很快在維也納、倫敦、紐約等大都市流行起來。與同情心的消極被動不同,同理心是比較主動的參與過程,即一個人願意主動去站在他人的立場上理解他人的經歷,分享他人的情感與體驗。

你應該擁有同理心

我們在工作中經常與遇到各種難處理的人際關係,許多時候問題真不是出在對方身上,自己缺乏同理心,無法換位思考,站在對方的角度來看待問題的能力才是導致關係僵化的根源。

遇事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把自己融入到更大的背景和角色里,這是能否入戲的基礎,能夠更敏感的觀察到細微的變化,那就一定能夠站在更高的來思考和解決當前所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無論是做決策應對還是部署,都能夠從更好的層級解決好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睡不著覺的時候怎麼辦?
你和網紅只差一個濾鏡的距離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