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帶孩子逛超市學問多,這樣教孩子比報「興趣班」有用,別再浪費錢了

帶孩子逛超市學問多,這樣教孩子比報「興趣班」有用,別再浪費錢了

現在的小朋友越來越聰明,比起我們小時候可以說懂的多的多,因為他們比我們見的世面多,比我們接受的新鮮事物多等原因。經常帶孩子去逛超市,可以教會孩子很多知識。


超市逛好了,比上「興趣班」有用

更多家長認為,孩子的教育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從小就要培養孩子愛學習,懂得獨立的好習慣,很多媽媽都給孩子報早教班,上興趣班,就是想讓孩子比別人家的孩子更長見識懂的更多,以後更有出息。

前幾天,跟我同事張姐聊起育兒方面的問題,當談到早教,她說也可以不用給孩子上早教課。張姐家七歲的小姑娘彬彬有禮,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當我們和她交流的時候,她也像個小大人一樣,一字一板的回答我們,讓在我們辦公室里給大家表演個節目,更是一點不怯場。

小姑娘在學校每次期末考試都是班級前三名,人家的女兒是怎麼教育的呢,省去了上早教課的錢,還比其他的小朋友更懂事,張姐是這樣告訴我的。


六個月的寶寶開始對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非常感興趣,喜歡這大千世界的花花綠綠,千奇百怪的事物,可以帶著孩子去超市購物,把寶寶放入購物車裡,當孩子看見琳琅滿目的商品,會覺得十分好奇,你可以拿著西紅柿告訴寶寶,「這叫西紅柿,是紅色的,圓形,光滑的表面」,然後回到家裡,拿著繪本上的西紅柿相對應,加深孩子的印象,其實早教課上也是這樣認識水果和蔬菜的。

一歲的寶寶,對於生活中的日常用品和實物大概都知道一二,我們可以經常拿著繪本,告訴他們什麼是桌子、椅子、橘子、蘋果、衣服、褲子等生活中的各個方面,當我們帶著孩子去超市的時候,可以拿著橘子問他,這個是什麼,那個是什麼,從二維空間,轉換為立體空間,回到家裡,在回顧到繪本上,溫故而知新,這也是一種反覆學習的過程。


一歲半的寶寶,開始能夠簡單的表達一些事物的名稱,和生活中觸覺的感知了,在超市裡,我們可以拿著香蕉和梨子,問他們,哪個是香蕉。並且讓他們拿個大點的香蕉,看他們如何去挑選,在麵條區,幫媽媽取一個寬面,讓他們了解什麼是寬什麼是細,都是對孩子早教的培養。


兩周歲的寶寶,不僅知道事物,而且知道事情的簡單表述和記憶,我們可以和孩子一同在家裡羅列購物清單,告訴他們我們需要買什麼,然後到了超市,問孩子,都要買什麼了,孩子就會回想購物清單的東西,慢慢的越記越多。


三歲的寶寶語言發育能力逐漸完全,能夠簡單的處理一些事情,每次逛完超市,我們可以問他們今天發生了什麼,在超市遇到什麼開心的事情,我們買到什麼好吃的,回憶的過程是讓孩子得到重新記憶的過程,而且可以提高孩子語言的表達能力。

原來帶孩子逛超市也是有學問的,一邊購物一邊學習,還省去了上早教課的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霞姐育兒 的精彩文章:

多圖:衡陽孕媽高危妊娠,緊急剖宮誕下雙胞胎男嬰
家長怎麼做能幫孩子在2歲「叛逆期」成長?過來人是這麼總結的

TAG:霞姐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