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一座停車樓有五個風格迥異的外立面,這是怎麼做到的?

一座停車樓有五個風格迥異的外立面,這是怎麼做到的?

一座停車樓有五個風格迥異的外立面,這是怎麼做到的?

通過創意活動來激活城市區域,早已不是新鮮事。但真正策略得當的並不多。邁阿密設計區算是真正將創新藝術、設計和建築融合得很好的一個社區案例。

它不僅將曾經經濟活動較停滯的舊城地區,還借力邁阿密巴塞爾藝術展這樣的公共活動,培養了大批本土藝術愛好者。在這裡,你幾乎隨處可見各種整修後的倉庫創意空間、畫廊。

2015年,設計園區的開發者 Craig Robins,委託建築師和策展人 Terence Riley 創造一個博物館停車樓的概念。最近,這個名為「博物館停車樓(Museum Garage)」的項目進展到了第三期,7 層樓的綜合體將包括地面層零售空間和 800 個停車位。

一座停車樓有五個風格迥異的外立面,這是怎麼做到的?

除了 Terence Riley 自己的建築公司 K/R(Keenen/Riley),他還找來了紐約公司 WORKac,柏林公司 J. Mayer. H.,西班牙公司 Clavel Arquitectos 和生活在日本的法國藝術家 Nicolas Buffe 五個創作團隊,合力設計停車樓的外立面,並給整個項目取了一個抽象的名字——「精緻的屍體(Exquisite Corpse)」。

一座停車樓有五個風格迥異的外立面,這是怎麼做到的?

這個名字來源於一個即興遊戲。1925 年,法國的一群詩人和藝術家玩遊戲,一個參加遊戲的人在紙上寫下一個短語,將紙折起來,遮蓋住這個短語,然後把紙傳給下一位參加遊戲的人。第一輪過後,有了這樣一句詩:"精緻的屍體將要喝新葡萄酒"(The exquisite corpse shall drink the new wine),從此遊戲就以該句的主語命名了。有人譴責這是個無聊的遊戲,也有人稱讚其意義,闡釋了「群體個性之中的無意識現實」。

一座停車樓有五個風格迥異的外立面,這是怎麼做到的?

在 Terence Riley 的策划下,參與的每個建築師最終被分配了一個區域和空間來建造和自由支配,創造完全獨立的設計,不用考慮合作建築師的想法,試圖呈現建築界的「精緻的屍體」。

一座停車樓有五個風格迥異的外立面,這是怎麼做到的?

在設計園區第 1 大道和第 41 街的拐角處,事故紐約公司 WORKac 的作品與柏林的 J.MAYER.H 的作品。

WORKac 立面像是一個螞蟻農場。在一場以螞蟻種群為靈感的人類活動展示中,小型公共空間,比如花園、可以借閱的圖書館、藝術空間和遊樂場,它們之間的聯繫空間在一個穿孔的金屬屏幕後面出現又消失,這個屏幕提供了視覺對比、陰影和保護。

一座停車樓有五個風格迥異的外立面,這是怎麼做到的?

J.MAYER.H. 設計的立面名為 XOX(Hugs and Kisses),看起來像是一個巨大的聯鎖拼圖,在轉角處與 Workac 的立面形式交織。紅藍交織的條紋,讓人想起汽車設計的空氣動力學形式,似乎漂浮在下面的人行道上。小體量覆蓋在金屬幕牆之下顯而易見,在夜間又被嵌入光線激活。

一座停車樓有五個風格迥異的外立面,這是怎麼做到的?

Nicolas Buffe 的作品緊挨著 41 街立面,是停車場的出入口。整個設計以深色穿孔金屬為背景,加上由激光切割金屬和纖維樹脂塑料生成的 2D、3D 元素。沿街的立面有 4 個 7 米高的 3D 少女像, 站立在停車場拱形的入口和出口邊。和少女像一樣,上部的元素也反映了 Buffe 童年對電子遊戲和日本卡通的喜愛。

一座停車樓有五個風格迥異的外立面,這是怎麼做到的?

Clavel Arquitectos 的作品是「城市堵塞」,象徵著邁阿密設計區城市生活的再生,設計師使用 45 個忽視地心引力的用金屬和銀製成的車身包裹裡面,彷彿陷入超現實的垂直交通堵塞。

一座停車樓有五個風格迥異的外立面,這是怎麼做到的?

在 41 街最西面,是由 K/R 設計的「路障」。這個設計受到邁阿密汽車景觀的啟發,尤其是無處不在的橙色和黑白條紋的交通障礙。在這個項目中,這些人造路障會向右翻轉,形成一個色彩明亮的屏幕。立面有 15 個用鏡面不鏽鋼製成的「窗」,混凝土植物從人行道上冒出來。

一座停車樓有五個風格迥異的外立面,這是怎麼做到的?

圖片來源:Dezeen

我們做了一個壁紙應用,給你的手機加點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下載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畫家劉小東辦了第一次大型綜合回顧展,時間跨度長達 35 年
啤酒品牌健力士在美國設新的酒廠,還提供觀光服務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