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保健品到底有沒有用?中醫說治未病,西醫說膳食補充

保健品到底有沒有用?中醫說治未病,西醫說膳食補充

保健品目前處境比較尷尬,一方面因為營銷手段使然,被網上輿論口誅筆伐;另一方面因為誇大虛假宣傳被相關部門重拳打壓。尤其前段時間《人民日報》一篇《中國所有保健品都是騙人的,沒有例外!》讓整個行業一片喧嘩,所言雖然絕對,但是也道出整個行業繁華背後的腌臢。那麼拋開營銷欺詐,保健品到底有沒有用呢?其實退一步來講,芝麻綠豆、大米小麥對身體都有好處,經過深加工的或者根據一定配方生產的保健品對身體的好處自然不言而喻。

2016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關於保健食品的申報功能為27項:1、增強免疫力;2、輔助降血脂;3、輔助降血糖;4、抗氧化;5、輔助改善記憶;6、緩解視疲勞;7、促進排鉛;8、清咽;9、輔助降血壓;10、改善睡眠;11、促進泌乳;12、緩解體力疲勞;13、提高缺氧耐受力;14、對輻射危害有輔助保護功能;15、減肥;16、改善生長發育;17、增加骨密度;18、改善營養性貧血;19、對化學性肝損傷的輔助保護作用;20、祛痤瘡;21、祛黃褐斑;22、改善皮膚水分;23、改善皮膚油份;24、調節腸道菌群;25、促進消化;26、通便;27、對胃粘膜損傷有輔助保護功能。這27個項目都是對身體有好處的功能,否則根本沒有存在的必要。

上邊說的是擁有國食健字批號的保健品,具有國家認可的功能,還有一些世俗定義上的保健品是以食品形式出現的,比如壓片糖果和固體飲料。當然這些從法律法規的嚴格的意義上來講屬於食品範圍,不能宣傳功能。它主要包括兩種,一種是葯食同源食品,比如黑茶;另外一種是新資源食品,比如市場上盛極一時的瑪卡。這兩種的範圍國家都有非常詳細的品種目錄,所使用的原料不能超出這個範圍。因為名單內容過多,這裡也不提供,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度娘。這裡也只介紹口服類的保健品,還有外用的保健產品也都有相關的批號和規定。

其實傳統中醫歷來都有治未病的葯食養生理念,上藥養命,中藥養性,下藥治病。即使有人不相信中醫,拿現代醫學來講,也分治療醫學、預防醫學和營養醫學。保健品在美國一般被定義為膳食營養補充劑,是一類區別於普通食品和藥品的第三類產品,通過口服補充人體必需的營養素和生物活性物質,達到提高機體健康水平和降低疾病風險的目的。當然國內由於中醫傳統養生理念的歷史和社會環境,保健品的外延比這個可能更寬泛。寬泛有利也有弊,有利的是對大眾健康有更多維護,弊端是不法奸商渾水摸魚。因為過度營銷和虛假宣傳讓保健品這個有益於大眾健康的領域烏煙瘴氣。不過國家也在通過不斷的立法來讓保健品的概念更清晰,更有章可依,有法可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開心健康師 的精彩文章:

C羅一天3000個仰卧起坐?是鍛煉還是傷害
古代房室養生的21位大神級人物,或技壓群雄,或百歲長命

TAG:開心健康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