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李利:統編本七年級語文背誦篇目

李利:統編本七年級語文背誦篇目

本文根據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統編本七年級語文教材編輯而成。主要內容包括七年級上下冊所有需要背誦篇目,供即將升入九年級同學複習使用,也可供新升入七年級同學參考使用。雖經字字對照,難免還有錯漏之處,敬請批評。

七年級上冊

1春

朱自清

閱讀提示:

(1)春天展現美麗的世界,春天帶來嶄新的希望。歷來文人墨客都喜歡描繪春天,讚美春天。你讀過哪些描寫春天的詩文?這些詩文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回憶一下,準備在課堂上與同學們交流。

(2)這是一篇散文,又像一首詩。朗讀課文,張開想像的翅膀,在頭腦中再現文中描繪的春景,感受大自然的蓬勃生機。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

小草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

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裡帶著甜味兒;閉了眼,樹上彷彿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裡,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風裡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兒,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里醞釀。鳥兒將窠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與輕風流水應和著。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嘹亮地響。

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可別惱。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樹葉子卻綠得發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時候,上燈了,一點點黃暈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靜而和平的夜。鄉下去,小路上,石橋邊,有撐起傘慢慢走著的人;還有地里工作的農夫,披著蓑,戴著笠的。他們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靜默著。

天上風箏漸漸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裡鄉下,家家戶戶,老老小小,他們也趕趟兒似的,一個個都出來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擻抖擻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計在於春」,剛起頭兒,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

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他領著我們上前去。

4.古代詩歌四首

讀而思

duersi

(1)中國是詩的國度,中華文明史冊上優秀的詩歌燦若繁星。誦讀古代優秀詩歌,可以讓我們心靈得到滋潤和凈化,情感變得豐富,從而激發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朗讀本課詩歌,想像詩中情景,體會詩人的情感。

(2)學習古詩要反覆誦讀,注意讀准字音,讀出節奏,讀出韻律,感受詩歌的聲韻美。

觀滄海

東漢·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唐·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次北固山下

唐·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天凈沙·秋思

元·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8《世說新語》二則

南朝宋·劉義慶

讀而思

duersi

(1)《世說新語》中記錄了東漢、魏晉時期一些兒童的智慧故事,本科所選的就是其中較為著名的兩則。預習課文時,注意感受古代兒童的聰慧機敏和良好的家庭教養。

(2)藉助注釋,把握課文大意。畫出你不懂的語句,與同學交流,嘗試解決問題。

詠雪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陳太丘與友期行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9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魯迅

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雲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雲霄里去了。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牆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油蛉在這裡低唱,蟋蟀們在這裡彈琴。翻開斷磚來,有時會遇見蜈蚣;還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樑,便會拍的一聲,從後竅噴出一陣煙霧。何首烏藤和木蓮藤纏絡著,木蓮有蓮房一般的果實,何首烏有臃腫的根。有人說,何首烏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於是常常拔它起來,牽連不斷地拔起來,也曾因此弄壞了泥牆,卻從來沒有見過有一塊根像人樣。如果不怕刺,還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遠。

11《論語》十二章

讀而思

duersi

(1)很多同學都知道老子孔子莊子孟子孫子曾子等古代先哲,「子」是他們的名字嗎?你知道「子」的含義嗎?

(2)孔子是儒家學說的創始人,被後人尊稱為「聖人」「至聖先師」。關於孔子,你知道他的哪些故事呢?講一講,與同學分享。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為政》)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子罕》)

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張》)

13 紀念白求恩 毛澤東

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見過一面。後來他給我來過許多信。可是因為忙,僅回過他一封信,還不知他收到沒有。對於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現在大家紀念他,可見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們大家要學習他毫無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從這點出發,就可以變為大有利於人民的人。一個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這點精神,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1939年12月21日)

15誡子書

東漢(蜀)·諸葛亮

閱讀提示:

(1)古人往往在家信中寄語子女弟侄,予以教誨與勸勉,這是中國古代家庭教育的一種方式。課文是諸葛亮寫給兒子的一封家書,殷殷教誨中蘊含著深切的期望。朗讀課文,注意體會這種情感。

(2)參考注釋閱讀課文,畫出你不理解的詩句,先與同學討論交流,看看能否解決。不能解決的,藉助工具書完成。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18狼

清·蒲松齡

讀而思

duersi

(1)先不看注釋,看看能否大致讀懂課文,不懂的字句可以猜一猜,也可暫時略過。然後藉助注釋,再讀一遍,看看不懂的字句是否猜對了。

(2)人與動物之間也有爭鬥。描寫這類關係的作品,有的旨在突出人的力量,有的為了反襯人的渺小,還有的則在人與動物的對比中揭示人性。讀時注意思考,本文的落腳點在什麼地方?

(3)《聊齋志異》中本題下有三則故事,本文選自第二則。

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

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後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並驅如故。

屠大窘,恐前後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於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方欲行,轉視積薪後,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後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20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

讀而思

duersi

(1)無論想想多麼荒誕、離奇,只要適合表達特定的情思,在詩中都是容許的。朗讀這首詩,借著詩人的想像,漫遊詩中所描繪的世界。

(2)你知道牛郎織女的故事嗎?在你的想像中,他們在天上過著怎樣的生活?讀完課文,看看詩人的想像與你的有什麼不同。

遠遠的街燈明了,

好像閃著無數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現了,

好像是點著無數的街燈。

我想那縹緲的空中,

定然有美麗的街市。

街市上陳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沒有的珍奇。

你看,那淺淺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寬廣。

那隔河的牛郎織女,

定能夠騎著牛兒來往。

我想他們此刻,

定然在天街閒遊。

不信,請看那朵流星,

是他們提著燈籠在走。

課外古詩詞誦讀八首

(1)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2)江南逢李龜年

唐·杜甫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3)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唐·岑參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

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

(4)夜上受降城聞笛

唐·李益

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

(5)秋詞

唐·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6)夜雨寄北

唐·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7)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宋·陸遊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

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8)潼關

清·譚嗣同

終古高雲簇此城,

秋風吹散馬蹄聲。

河流大野猶嫌束,

山入潼關不解平。

七年級下學期

4孫權勸學

宋·司馬光

閱讀提示:

(1)你知道「吳下阿蒙」和「刮目相待」的意思嗎?這兩個成語就出自本文。參考注釋,大致讀懂課文,了解文章所講的故事。

(2)朗讀課文,注意讀出文中人物說話的語氣。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8 木蘭詩

閱讀提示:

(1)木蘭從軍的故事千百年來廣為傳誦,多次被改編為戲曲、電影等藝術形式。這個故事的源頭,就是北朝民歌《木蘭詩》。藉助注釋,閱讀課文,熟悉這首民歌講述的故事。

(2)這首民歌既展現木蘭的英雄氣概,也表現他的女兒情懷。學習時注意從這兩方面把握木蘭這一人物形象。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2賣油翁

宋·歐陽修

閱讀提示:

(1)先不看注釋讀一遍課文,看看你能讀懂多少,把不懂的語句畫出來。

(2)參考注釋重讀課文,畫出文中描寫人物行為、動作的詞語,體會文言文特有的簡潔風格。

陳康肅公善射,當世無雙 ,公亦以此自矜。嘗射於家圃,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

康肅問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無他,但手熟爾。」康肅忿然曰:「爾安敢輕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蘆置於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濕。因曰:「我亦無他,惟手熟爾。」康肅笑而遣之。

16短文兩篇

讀而思

duersi

(1)「銘」和「說」都是文言文的一種文體。查找資料,說出幾篇屬於這兩種問題的文言作品。

(2)認真閱讀課文,參考注釋或工具書,試著自己解決疑難問題。

陋室銘

唐·劉禹錫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愛蓮說

宋·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19外國詩二首

閱讀提示:

(1)《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以勸說的口吻、和緩的語氣鼓勵人們相信生活,相信未來。這首詩自問世後被廣為傳送,其中的詩句還成為許多人的座右銘。《未選擇的路》借自然界的路表達對人生之路的思考,尤其是對「未選擇的路」的感慨,讀來耐人尋味。

(2)兩首詩寫的都是對人生的思考,前者直抒胸臆,沒有什麼具體形象,後者則用了許多具體的形象(比如樹林、路、荒草、落葉等)來闡釋哲理。這兩種寫法,你喜歡哪一種?在這兩首詩中選擇你喜歡的一首背誦。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俄·普希金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不要悲傷,不要心急!

憂鬱的日子裡須要鎮靜:

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

心兒永遠嚮往著未來;

現在卻常是憂鬱: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將會過去;

而那過去了的,就會成為親切的懷戀。

未選擇的路

美·弗羅斯特

黃色的樹林里分出兩條路,

可惜我不能同時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佇立,

我向著一條路極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叢林深處。

但我卻選了另外一條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顯得更誘人,更美麗;

雖然在這條小路上,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跡。

那天清晨落葉滿地,

兩條路都未經腳印污染。

啊,留下一條路等改日再見!

但我知道路徑延綿無盡頭,

恐怕我難以再回返。

也許多少年後在某個地方,

我將輕聲嘆息將往事回顧:

一片樹林里分出兩條路——

而我選擇了人跡更少的一條,

從此決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20古代詩歌五首

閱讀提示:

(1)圍繞古詩查找資料,了解詩人生平及詩歌的創作背景。

(2)有感情的誦讀古詩,注意節奏和韻律,體會詩人表達的情感。

登幽州台歌

唐·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盪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登飛來峰

宋·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游山西村

宋·陸遊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己亥雜詩(其五)

清·龔自珍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24河中石獸

清·紀昀

閱讀提示:

(1)紀昀的《閱微草堂筆記》主要講述各種狐鬼怪談、奇聞異事,其中有不少都包含作者的寄託和感慨。閱讀課文,看看作者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2)參考注釋,留意某些詞古今不同的意義。

滄州南一寺臨河干,山門圮於河,二石獸並沉焉。閱十餘歲,僧募金重修,求二石獸於水中,竟不可得。以為順流下矣,棹數小舟,曳鐵鈀,尋十餘里無跡。

一講學家設帳寺中,聞之笑曰:「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豈能為暴漲攜之去?乃石性堅重,沙性鬆浮,湮於沙上,漸沉漸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顛乎?」眾服為確論。

一老河兵聞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當求之於上流。蓋石性堅重,沙性鬆浮,水不能沖石,其反激之力,必於石下迎水處嚙沙為坎穴,漸激漸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擲坎穴中。如是再嚙,石又再轉。轉轉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顛;求之地中,不更顛乎?」如其言,果得於數里外。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理臆斷歟?

課外古詩詞誦讀八首

(1)竹里館

唐·王維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2)春夜洛城聞笛

唐·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3)逢入京使

唐·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4)晚春

唐·韓愈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5)泊秦淮

唐·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6)賈生

唐·李商隱

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7)過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宋·楊萬里

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錯喜歡。

政入萬山圍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攔。

(8)約客

宋·趙師秀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倚卧蘭台 的精彩文章:

TAG:倚卧蘭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