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務正業的浙江龍盛?滴滴、B站和寧德時代「我全都要」!

不務正業的浙江龍盛?滴滴、B站和寧德時代「我全都要」!

近期,染料巨頭浙江龍盛因投資獨角獸引起投資者注意,滴滴出行、B站、葯明康德和寧德時代均有其投資。不過,這些公司股份均為間接持有。此外,浙江龍盛過於注重金融地產投資,導致公司在營收、凈利潤增幅不大的背景下,剛性債務急劇飆升,同時營收周期大增,公司經營能力下降。

7月4日晚間,浙江龍盛發布半年度業績預增公告,上市公司間接持有滴滴出行、寧德時代、葯明康德和嗶哩嗶哩(即B站)股份。這則公告立馬引起投資者注意,2017年是獨角獸火熱的一年,而浙江龍盛居然一下子持有四家獨角獸企業。

7月5日早間,浙江龍盛又發布補充公告,披露了詳細持股數據。或許,上市公司是想借著今年的「獨角獸熱潮」炒作一波。不過,這4家獨角獸全部是通過投資公司間接持股且持股份額較低,退出方法仍然是投資到期、「私募股權份額轉讓」,而不是二級市場直接退出。考慮到私募股權投資的創業標的較多,浙江龍盛難免有蹭熱點,立牌坊之感。

實際上,浙江龍盛近年來過於注重股權投資和房地產投資,其在變向增加公司債務負擔的同時,卻導致主營業務不精不專,營收和凈利潤卻多年沒有明顯增長。

2015年、2016年至2017年,浙江龍盛營收分別為148.54億元、123.56億元和151.01億元,凈利潤為30.62億元、24.82億元和27.32億元,三年間營收凈利潤變化並不大。

營收變化不大,公司經營能力卻在下降,同期上市公司營收周期從284.53天增至770.66天,這意味了公司資金周轉速度顯著下降。此外,公司同期剛性債務卻從84.16億元增至205.44億元,而截至2018年第一季度,剛性債務甚至達到220.50億元。

浙江龍盛資金周轉速度顯著下降,剛性債務飆升,主要源自公司大量資金投入金融地產。說明上市公司似乎是在「不務正業」,客觀上拖累了主業發展。


高估的獨角獸投資?

事實上,浙江龍盛投資的獨角獸企業雖多,所佔份額卻相對較小,且均為間接持股。其中,公司間接持有小桔快智公司(滴滴出行)約0.1%股份,間接持有寧德時代約0.05%股份,間接持有葯明康德約0.08%股份,間接持有嗶哩嗶哩約1.4%股份。

筆者查詢所知,浙江龍盛2015年6月,通過債轉股方式持有Eagle Legend Global Limited的20%股權,從而間接持股持有滴滴出行的759萬股A4輪優先股。公司投資2.06億元,間接持有0.1%的股份,以滴滴出行一輪560億美元估值計算,投資滴滴出行三年,浙江龍盛浮盈約1.65億元,收益率達80.09%。

浙江龍盛通過君聯新海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間接持有寧德時代、葯明康德和葯明生物(港股上市公司)。該合夥企業投資寧德時代1.8億元;投資葯明康德和葯明生物(港股上市公司)2.48億元。

也就是說,浙江龍盛分別間接投資1589.4萬元和2189.84萬元,分別間接持股0.05%和0.08%。截至7月5日收盤,寧德時代、葯明康德和葯明生物市值分別為1494.85億元、937.16億元和912.07億港元(約合人民幣771.24億元)。因此,浙江龍盛投資寧德時代和葯明系兩家上市公司分別浮盈5879.40萬元和1.18億元,收益率分別為369.91%和538.85%。

而嗶哩嗶哩,浙江龍盛則通過三家公司投資,共間接持股1.4%,筆者計算後可得上市公司投資成本約為1.41億元。截至目前,嗶哩嗶哩市值為38.4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55.04億元)。照此計算,上市公司浮盈2.16億元,收益率153.23%。

由此可知,4家獨角獸企業浮盈合計約5.58億元,除了沒有上市的滴滴出行,其他投資收益均翻倍。不過,這應該算作多年累計的收益,上市公司卻通過「財技」,計算到2018年上半年利潤了。

2018年1月1日,浙江龍盛實施新會計準則,部分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從按成本法計量改為按公允價值計量,因而導致凈利潤大幅提升。

根據上半年業績預告顯示,公司凈利潤約22.29億元到24.32億元,扣非後降至17.65億元到19.65億元。因此,非經常性損益約在4.64億元到4.67億元。

實際上,過去3年浙江龍盛非經常性損益占利潤比例一直很高,2015至2017年,公司非經常性損益合計約25.63億元,佔到同期歸母凈利潤的35.67%。

只不過,之前公司利潤很大程度上是出售金融資產所得,2018年以來,更通過更換計量方法來獲得報表利潤。根據2017年年報顯示,期末按公允價值計算量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僅為3.33億元,當期減少6.73億元,影響利潤4.50億元。此項變動說明,公司通過出售資產的方式來增加利潤。

私募股權投資份額並不是直接持有二級市場股票,變現難度頗大。短期變更計量方法,固然可以增加利潤,卻無法為公司帶來現金流。可以說,「獨角獸」投資更多的是噱頭。


環保壓力懸頂

實際上,浙江龍盛扣非後凈利潤增長也十分可觀,同比增長80%到100%。公司主要從事分散染料、中間體等業務生產與銷售,部分中小企業因環保問題停產、限產,中間體、染料產品價格上升,導致上市公司扣非後凈利潤大幅增長。

2016年以來,公司主要競爭對手楚源、億得等均曾因環保問題停產。2018年4月以來,眾多染料巨頭如吉華集團、江蘇亞邦、閏土股份等染料厂部分子公司宣告停產,導致染料中間體供給緊張,活性染料多個品種報價有所上漲。

染料行業本就是高污染高耗能企業,其他公司遭遇環保問題,這並不意味著浙江龍盛就能獨善其身。可以說,環保一直是懸在上市公司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浙江龍盛2010年收購世界染料龍頭德司達,從而迅速崛起。不過,德司達被收購後,便立馬出了環保問題。

2017年1月,揚州中級人民法院對外通報,2011年至2014年期間,德司達南京共向運河偷排廢酸2698.1噸。法院終審判決,南京德司達公司構成污染環境罪,被罰2000萬。

此事又引起,江蘇省環保聯合會的注意。2017年7月,南京中院宣判德司達南京賠償環境修復費用2428.29萬元。

根據媒體報道,德司達南京成立於2004年,先後有兩任德籍總經理。2010年以前,公司生產時產生的廢酸都是先中和處理,PH值達到要求後,再將廢水送至勝科污水處理廠處置,但這樣處置花費昂貴,每噸的處置費用需要約3000元。

身為德企認真進行環保處理,中資收購後卻立馬變質了,箇中原因值得令人深思。

除了子公司德司達外,浙江龍盛也出過環保問題。2015年,浙江龍盛通過直接將調節池的污水排入園區污水管網的方式,規避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監控,然而僅遭罰款10萬元。


不務正業,資金鏈緊張?

或許,浙江龍盛「不務正業」,大量持有金融資產和投資房地產,已經導致上市公司短期資金緊張。

數據顯示,近年來浙江龍盛現金流狀況並不好。2017年,上市公司經營性現金流凈額為-2.59億元,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為-6.23億元。截至2018年1季度,現金流狀況繼續惡化,經營性現金流凈額降至-5.37億元,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降至-9.47億元。

公司現金流狀況惡化,債務問題也不樂觀。截至2017年年末,上市公司流動比率為244.44%,但由於公司存貨金額較大,2017 年末公司速動比率僅有78.13%,資產實際流動性一般。同期公司現金比率為51.24%,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仍較難覆蓋其短期債務。

值得注意的是,浙江龍盛最近又遭遇訴訟難題。根據7月4日訴訟進展公告顯示,新加坡高院判決浙江龍盛收購Kiri公司所持有的德司達公司37.57%股權。

由2017年年報可知,德司達當年營收68.67億元,營業成本45.25億元,因而營業利潤22.42億元,扣除25%企業所得稅,凈利潤約為16.81億元。若按10倍市盈率計算,德司達價值168.10億元,則37.57%的股權約為63.16億元。

考慮到Kiri公司因浙江龍盛在德司達公司的事務中一直採取壓迫的態度,才採取訴訟方式。可能並不接受股權收購的方式,若需現金收購,63.16億元對浙江龍盛或將是個考驗。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上半年上市公司業績表現良好,卻不停有高管減持。4月18日公告顯示,公司副董事長阮興祥減持400萬股,佔總股本的0.12%。5月15日公告,公司董事羅斌減持275萬股,董事會秘書姚建芳減持288萬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老虎財經 的精彩文章:

華誼兄弟會遭遇塔西佗陷阱嗎
連黃奇帆都來唱空「毒角獸」了

TAG:環球老虎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