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貿易戰開打,為什麼美國悄悄往回撤了一步?

貿易戰開打,為什麼美國悄悄往回撤了一步?

貿易戰已經開打,美國看起來自信滿滿,實際上破綻不少。

如果特朗普真的不計後果,不斷提高經貿對抗,那麼美國國內的利益受損者將不斷湧現,特朗普和共和黨無法視而不見。

表面上,美國打貿易戰底氣十足;事實上,提高經貿對抗,也會損害美國企業利益。

美國貿易戰看似來勢洶洶,實際上已經變得溫和

中美貿易戰再升溫,看似贏面大的美國,恐怕面臨削弱製造業、通貨膨脹的副作用,與全球化背馳的特朗普,反而會讓美國吃個苦頭,跌一跟頭?

中美貿易戰的全面升級,正給全球化帶來空前的解體壓力。不過,全球化所搭建的生產、貿易、金融、信息科技合作紐帶,相當厚實,應該禁得起特朗普這頭蠻牛的橫衝直撞。

表面上,美國承受巨額貿易逆差,所以打起貿易戰底氣十足。中方從美國進口一年不到2000億美元,現在特朗普一口氣對2000億美元進口商品加征關稅,中國拿不出等量的反制措施。

但是,請注意到,特朗普第二輪出手時,加征關稅幅度不是25%,而是10%。

這個溫和幅度,正好說明了在高度相依的全球化時代,採取保護關稅不但損人害己,而且副作用往往超過預期,所以出手不敢太重。

貿易戰對美國的反作用力

首先,中國出口到美國的產品近三分之一,是屬於美國跨國企業子公司之間的貿易。由於中國工業供應鏈比美國完整,有不少美國企業也依賴中國的機械和零組件,加征關稅,也直接削弱美國企業競爭力。

所以,加征關稅不但等同向美國消費者加稅,也形同對在大陸設置製造基地或依賴中國供應鏈的美國企業加稅。目前的關稅幅度,已讓之前的減稅方案之經濟刺激效果大打折扣,再提高就歸零了。

其次,美國也必須考慮通貨膨脹。在10%的貿易戰關稅幅度內,進、出口商還能自行吸收部分成本,只有小比例會轉嫁給消費者。

若是20%或甚至25%的貿易戰關稅幅度,通貨膨脹預期將大幅上升,因為多數依賴中國製造的產品,在短時間內是不可能找到替代來源,其結果是美國股市長達九年的牛市,必定大幅逆轉,導致許多美國家庭感受財富縮水,對於特朗普的中期選舉一定不利。

中國還有後手反制措施,沒有使用

北京除了加征進口關稅外,也有其他的反制措施可用。

現在雙方貿易戰,還僅限於貨品貿易,還沒有波及服務業貿易,在這個領域,美方享有大幅順差。

其次,美商在中國設廠或設分支機構,直接供應大陸市場的這塊經濟利益,也相當可觀,從蘋果手機、通用汽車、金融(花旗銀行)、保險(AIA保險)、會計法律頂級事務所,到全球餐飲連鎖,年利潤超過五百億美元。中國可以採用定點限制措施,對於美資在中國企業開刀,殺雞給猴看。

最後,來自中國大陸的移民、留學生和觀光客,對美國的房地產、旅遊產業,以及高等教育機構的經濟貢獻,非常可觀,這些購買力,只有一部分進入官方服務業貿易統計。例如高等教育,中國可以採取定點限制措施,而歐洲、英國等國可以很好的填補美國高等教育的市場空缺。

如果,特朗普真的不計後果,不斷升高經貿對抗,中國的後手反制措施也會源源不斷的反擊。

美國國內的利益受損者,將不斷湧現,特朗普和共和黨將無法視而不見,11月的中期選舉可以看出效果。

編輯:Lee 格式:小黃牛

魯曉芙,財經作家,旅居歐洲。

中國經濟已經國際化了,不了解歐洲,有時候,你就不了解中國。

歡迎關註:魯曉芙看歐洲

欄目設置:周一到周四為「歐洲政治經濟評論」,周五到周日為「周末雅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