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代冷兵器之王,價格昂貴,馬槊到底有多難得

古代冷兵器之王,價格昂貴,馬槊到底有多難得

古代戰場上的兵器主要弓弩和長槍,長槍易學難精,是一輩子的功夫,好馬配好鞍,厲害的武將手裡當然要有一件好的兵器,在槍中馬槊就是最好的。槍是百兵之王,槊是槍中之王。

槊在古代的兵器中算是重兵器,是長槍的加重加長加強形態,一般人是玩不轉的,槊的產生是因為騎兵的發展迅速,而騎兵的主要的作戰形態就是衝鋒,衝鋒太考驗雙方的護甲和兵器了,在這種環境下馬槊就誕生了。

馬槊跟長槍的構造形態差不多,都是兩部分,分為槍頭和槍桿,朔的槍頭部分比一般的長槍要長,有五十到六十公分,相比一般的槍可是對使用者的要求也更高了。當然威力也是更大。

馬槊的出現就是為了對付越來越厲害的重騎兵的,它的的朔頭部分有明顯的棱,那就是為了破甲而專門做的,比較好的朔的槍頭也是特製的,它有多棱,像以前的八面漢劍一樣,八面劍是因為當時的工藝不達標而加強做的,而馬槊是工藝達標了為了有更好的殺傷力和破甲能力做的。

第二部分就是馬槊的精髓部分了,那就是馬槊的槍桿部分,是特製的,不像一般的長槍一樣只是一節木杆,有力氣很大的武將會用鐵打的杆子,只是鐵的韌性太差,又要很好的耍起來需要很大的力氣,那樣就會出現力竭的現象,在戰場上沒有力氣了不是很尷尬嘛。

而我們熟知的白蠟杆子有太軟了,有的甚至可以彎曲一圈而不斷,這可是太軟了,可是這馬槊可是為了重騎兵衝鋒用的,太柔軟了如何刺破對方防禦呢?白蠟桿只適合民間,不怎麼適用於戰場。

不賣關子了,其實馬槊的杆子是複核的材料,它以木頭杆子為主體,外面再用藤條的皮,竹片,線等粘合而成,然後再用油泡,用葛布纏一層塗一層膠,幹了再重複裹一層,最後用刀劈砍會發出劈砍鐵器才會有的聲音,這就成了。這一桿馬槊的製作時間長達好幾年,而且成功率不高,如此看來這兵器的珍貴程度了。

馬槊的製作如此的複雜,工藝如此的講究,一般的士兵是沒有機會使用的,它是專門為重騎兵製作的,這個兵種在我國的地位一直是佔據榜首,而能夠使用它的人也不是一般的人,一般都是將門子弟。

我國古代用馬槊出名的有不少,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尉遲敬德,李世民還稱讚他,你橫槊在我身邊,就是有百萬敵寇,也不能對我怎麼樣,可見對他的武力是非常認同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學歷史漲知識 的精彩文章:

TAG:學歷史漲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