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三流的父母做保姆,二流的父母做教練,一流的父母做?

三流的父母做保姆,二流的父母做教練,一流的父母做?

很多父母都都有這樣的疑問,與孩子的相處,自己究竟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管的太松,孩子無法無天;管的太緊,孩子膽小自卑,究竟我們應該做什麼樣的父母?

三流的父母做保姆

其實,嚴格說來,父母對孩子的管教沒有三流二流之分,只是有的父母的管教方式對孩子以後的成長帶來負面影響,我們暫且這麼劃分一下。

三流的父母,具體說來就是那一部分對孩子過於溺愛的父母,具體表現在以下幾點:

1、過分袒護

表現為孩子犯了錯,父母首先想到的是為孩子找各種借口託詞,比如孩子還小,孩子不是故意的等等。有了這樣的「避難所」,孩子很難接受管教,也難以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念。

2、高度關注

一天到晚給予孩子高度的關注,一家人圍著孩子團團轉,孩子是家裡的「小太陽」,上幼兒園怕班裡同學欺負,老師批評;和其他小朋友玩擔心孩子吃虧......這樣的模式下孩子更容易自我中心。

3、遷就縱容

孩子要什麼買什麼,幾乎無條件的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只要孩子一哭馬上心軟,答應孩子的無理要求。這樣的管教方式是縱容,會讓孩子「得寸進尺」,稍有不順便大哭大鬧。

4、包辦一切

有些家長因疼愛孩子或者擔心孩子做不好,就事事為孩子包辦:幫孩子穿衣、吃飯、如廁...甚至連孩子走路都要抱著。最終,孩子只會缺乏獨立和自理能力,沒有責任心。

這樣的父母,其實是誤解了「養育」一詞的含義,把「養育」的形式變成了單純的「養」,當孩子一天天的長大,問題一點點的暴露,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似乎已成定局。

愛子之心,人之常情,關鍵還要看怎樣「愛」,保姆式的父母,不會培養出出色的孩子,因為她們沒有給孩子做好一個長遠的規劃......

二流的父母當教練

二流的父母是指那些對孩子管教的過分嚴格,不惜一切代價逼孩子學習各種技能,對孩子恨鐵不成鋼,天天嚴厲相向的父母。

他們認為,孩子是有可塑性的,這種可塑性就要通過「打罵」來實現。

「孩子不聽話,那是欠揍了!」

「孩子不好好學習,那是欠拾掇了!」

這種家庭的父母,他們大多骨子裡還有上一輩傳統的教育理念,而且,他們大多數也是這樣過來的。這種父母我們暫且叫他「虎媽狼爸。」

他們不允許孩子看電視,不允許孩子在外面玩耍,不允許孩子上網,唯一允許的是,是孩子吃完飯就學習,放了學就上輔導班。

他們有時候覺得,如「棍棒底下出孝子」一樣,棍棒底下也出英才,沒有父母的嚴厲管教,孩子將來很難成才。

在這種環境里長大的孩子,可能在學習這條道路上成績斐然,但是其性格,很容易被扭曲,甚至變得偏激、自卑、膽怯。

一流的父母是良師

一流的父母看中陪伴。

他們不會給孩子過多的課業負擔,他們會花更多的時間去揣摩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真正需要什麼,一次愉快的遊樂場之行,一次繁忙的親子手工製作,都是他們重點策劃的驚喜。

一流的父母從孩子的角度看問題

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父母會蹲下來,設身處地的從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不催孩子,不會因為孩子犯錯便失控,不會因為孩子懵懂便急躁。

一流的父母善於配合老師

很多人都覺得,學校,一個教書育人的地方,只要把孩子送到學校便OK了......

其實,一流的父母不是這麼認為的,他們覺得,教書的是老師,但育人,也要靠父母。因此,他們盡自己最大的能力配合學校的一些工作,真切做好家園共育。

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父母的角色至關重要。讓我們摒棄那些對孩子成長阻礙的擔當,做孩子的陪伴者、引導者、參與者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養育早知道 的精彩文章:

「有兒貧不久,無子富不長」,真相原來是這樣,很多人都不知道!
父親持棍猛踩幼童,家長稱只是「嚇唬」,網友直言內心太陰暗

TAG:養育早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