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清為啥不懼怕任何人?曾經讓他忌憚的人,為什麼最後害怕他?
清朝末年,內外壓迫之下,老百姓吃不上飯,生活不下去,只好選擇造反。而當時有這樣一群人,在洪秀全的帶領之下,迅速組建了一支農民起義軍太平天國,甚至還想推翻清政府的統治。
而太平天國里,有個叫楊秀清的領導人,時常打著天父下凡的名義,屢次要挾天王洪秀全,屬於天國中實際的領軍人物。
由於洪秀全躲在皇宮之中,楊秀清就沒把他當回事,但他的大哥洪仁發,卻成了楊秀清的肉中刺。
在1851年,洪仁發被天王洪秀全,也就是自己的三弟,封為國兄,受到了信徒的敬仰。
但當時的太平天國形式比較惡劣,經常受到清兵的圍剿,並且三次被清軍打敗。然而,清軍當時將領的意見不統一,於是太平天國很快就衝出了清軍的包圍圈,快速的攻佔了永安洲,洪秀全還在這裡封各領導人物為王,還冊封了許多軍職下去。
雖然洪仁發只有一個稱謂,沒有任何職務,但手握大權的楊秀清,卻很忌憚洪仁發。所以,每次借天父下凡的時候,都會對洪仁發狠狠地說教一回,來以此打擊他的信心。
憋屈的洪仁發,每次看到身為天王的洪秀全,在對待楊秀清很恭敬的時候,洪仁發只好一句話也不說。
在1852年的時候,洪秀全聽從楊秀清的建議,從永安州突圍出去,到廣西省城桂林,隨後在興安、全州,等地去往轉至湖南長沙。
1853年,清政府相繼派出大臣阻擋,都沒能擋住太平軍前進的步伐。
有一次在祭拜的時候,都到了就洪仁發遲到了,楊秀清就覺得是對自己的不敬。洪秀全知道後,就趕緊讓大哥去請罪,要求仗責。楊秀清假裝不想仗責,但在洪仁發的堅持下,才讓手下進行仗責。
1853年,太平軍在天京做了都城後,清政府很快就調兵遣將去攻打天京。太平天國一面加強防守,一面有率部討伐,直到1855年以失敗告終,但也極大限制了清軍北方的勢力。
隨後,楊秀清一直指揮太平軍,想解決天京被圍局面,但都失敗了。
在1856年,四月的時候,太平軍攻破了清軍的江北大營,在五月把江南大營也攻破了。
隨後,天京被圍的壓力才減小,由於楊秀清的出色指揮,受到很多人的稱讚。洪仁發也因此害怕楊秀清,只好低調做事,不敢再做出出格的事情。


※抗日名將張自忠,多次刀劈日軍,最後日軍為何為他舉辦盛大葬禮?
TAG:悟史 |